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与古典兵学发展脉络,从"文明初曙""高峰惊世""大漠雄风""煌煌兵学""落霞晚照"五个阶段论述了战争的出现、兵学产生、《孙子兵法》问世、兵学与政治、古典兵学理论兴盛与衰落、中西兵学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国古典兵学的近代转型与当代发展等问题,从而勾勒出我国古典兵学流变的大略,推动古典兵学走上中西融合、古今对话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融合了古代丰富多彩的兵学思想内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小说创作来看,其警示统治者的思想倾向决定了兵学思想的融和,从创作方法来看,其改编的手法促进了兵学思想的融和。此外,写作手法、社会背景、兵学发展戊就等也影响了小说与兵学思想的融和。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深入探讨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对“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及奇正、虚实、主客、攻守等兵学范畴作了富有新意的阐释,在继承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了孙子兵学思想,并且探索了一条结合战例研究兵学理论的新路径,开史论结合研究兵学之先河,对后世兵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兵学思想体系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22,(3):25-38
明代既是我国传统兵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也是我国传统兵学的总结期,由于战争的频繁、科技进步、文人论兵等因素的推动,兵学理论也在某些方面发生着急速变化,将帅理论就是如此。较之前代,明代将帅理论内容更为丰富,涉及论将、选将、举将、任将、练将、御将等方方面面,既有对之前将帅理论的总结,也有符合时代的新内容。如鉴于明代战场将帅乏人的状况,突出了用将过程中的“量才器使”,以及选拔标准和选拔途径的多样性;受儒家思想和文人论兵的影响,对将领“忠”“贤”“仁”等品质更为看重;增加了练将的内容,戚继光不仅提出了练将问题,还回答了为什么练、怎样练和练什么的问题,为合格将帅的养成提供了借鉴,极大丰富了传统兵学将帅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滨州学院学报》2020,(3):15-19
我国是一个兵学思想发源较早而又著述宏富的国度,齐国具有悠久的兵学传统,汉代军事家韩信深受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影响和熏陶。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卓越军事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楚汉战争胜利后,韩信主持序次兵法,对先秦兵法遗著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校定,使《孙子兵法》等一大批先秦兵学典籍得以较完整的面貌存之于世,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代以"崇文抑武"为重要治国方略。这一方略一方面强化了孙子兵学"文"的方面,促进了孙子兵学文献的繁荣和发展,而且使《孙子兵法》的"慎战"、"备战"、"将道"以及形、势、虚实等军事思想与儒家统治思想相对接,上升为指导国家军事斗争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孙子兵学作为"武"的特质,其诡诈机变之术,带有强烈实践性特征的作战指导原则却遭到排斥,使之难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获得创新和发展。这就使孙子兵学出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裂。这种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以后孙子兵学的发展走向,也成为中国传统兵学文化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学作为具有开放性和极强生命力的思想体系,是与前人及同时代诸子百家思想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的卓越智慧。孙子兵学在人类发展史上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孙子兵学被拓展运用于政治领域,发展为中国传统的治国智慧;孙子兵学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等领域;孙子兵学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构建了一个精美恢弘的兵学体系。唐代李筌认为《孙子》十三篇的排列顺序即表明它本身有着完整的体系,南宋张预、郑友贤也认识到了《孙子》兵学体系的存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山鹿素行从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角度概括了《孙子》的全部内容,并进而分析了其兵学体系。20世纪40年代以后,萧天石、郭化若等用现代军事学的观点来框定《孙子》兵学体系,吴如嵩、刘庆、赵海军等从范畴出发探索《孙子》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吴起在继承前人兵学理论、总结当时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其兵学思想,并形成了许多新的见解。在战争观方面,吴起对战争的起因、战争的性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在治军问题上,他强调教战训练,主张信赏明罚,重视选拔良将;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他强调审敌虚实,因形用权。其兵学思想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兵学理论,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管锥编》中40余则兵学命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钱钟书兵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其基本方法,着重阐发了其体现出的历史背景、文化义蕴和哲学智慧等鲜明特点,指出钱钟书兵学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兵学著作。书中蕴涵了丰富的兵学文化思想。着重讨论了《孙子兵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价值以及在兵学文化意识方面的若干内容,诸如竞争意识、支配意识、应变意识、时效意识等。  相似文献   

12.
作为秦汉时期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兵学著作,《黄石公三略》既是一部思想特色鲜明、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的兵学经典,又是一部关于治国经邦的大战略著作,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黄石公三略》一书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战争观和“六合同”“天下宁”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守柔”的道兵家特色.《黄石公三略》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成功地将儒、兵、墨、阴阳等家的思想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完整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孙子兵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孙子位居兵学"亚圣"地位,《孙子兵法》实际上被视为兵书之首,传承广泛,影响深远。唐人注解《孙子兵法》达到高峰,注本丰富,有注释,有阐发,多有创见。唐代孙子兵学私学色彩明显,出现家兵学现象,还融合儒家、道家等思想,萌生道兵家流派。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充分而完备地反映了孙子关于战争和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慎战观、制胜论、全胜战略、作战指导思想和治军思想等。它是先秦兵家学派的经典力作,也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兵学发展的根基和核心。其在军事理论上的辉煌成就,与其在哲学思想上充满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密不可分,也离不开作者运用和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技巧。孙子兵学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而且对人类社会诸多具有矛盾、对抗性质的活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一方面,孙子兵学在非军事领域的应用是其理性主义、用兵之道和战术原则等的外延,因各领域特点不同,借鉴孙子兵学的内容和程度也有所不同,不能做无区别、无界限的移植。另一方面,由于时代条件变化,孙子兵学与各非军事领域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这也成为孙子兵学与时俱进、不断焕发生机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滨州学院学报》2019,(5):18-24
中国兵学在近代经历了从中心逐步退隐的过程,但仍有部分的支流表现出了自省和奋进的态势。以奇正思想在哲学和实践两个方向上的发展轨迹为基础,对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关于奇正思想的认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反省中国兵学体系的不足,吸收西方军事理论的精华,从而创造出衔接中西兵学的缓冲平台,让兵学重新回归战场。这对兵学是深化,是一种反动,也是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战争实践中充分运用了古兵法,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了兵学之魂(兵学主要精神)的再造。其中,理念和信仰是兵学之魂的导向和牵引,谋略和智慧是兵学之魂的主体体现,而理性与哲理则是兵学之魂的深厚根基。这三者融而为一,共同形成了集中体现兵学主要精神的深层次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孙子兵法.计篇》的思想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孙子兵学的语言学共时性是解开孙子兵学奥秘的钥匙。对战争要素的把握和运用是孙子兵学的本质,研究对象是要素之间的关系;排序求优是孙子兵学的策略选取方法;组合求胜是孙子兵学的战略思维模式;排序求优、组合求胜是孙子兵学的逻辑结构,也是古代兵学的战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在融合传统拳术、传统兵学、传统哲学、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技击思想体系,特别是《孙子兵法》对太极拳技击行为影响巨大。从兵学视角对太极拳技击中的"形"与"势"两大核心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太极拳技击之"形"包括上善若水、避实击虚、巧计动敌三个方面,"势"包括气势、形势、虚势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两大技击核心思想的分析,可以将更多的兵学研究成果更好地融入拳法技击中,不断丰富太极拳技击体系,也可为中华武学与中华兵学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滨州师专学报》2012,(5):I0001-I0001
2011年我刊选定以“孙子兵学文化源流”为主题组织出版了“孙子研究”特刊,共刊出论文25篇,对孙子兵学的文化源头及历史流播做了简要的梳理。特刊出版后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录,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看到,孙子兵学文化源流的爬梳考镜是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中国的兵学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纵观兵学发展史,整体思维方式对兵学早熟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