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姜夔,诗法江西黄庭坚,其词也颇受黄庭坚诗学的影响。擅于字炼句琢,并以清劲瘦硬的江西笔法改造词体,同时追求自然高妙,从而形成了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诗学渊源、对宋诗的态度两方面探讨了范当世的诗学理论主张后认为:范当世的诗学主张渊源于桐城派诗论,同时又与当时盛极一时的宋诗派诗论有密切的关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范兰世在桐城派和同光体诗派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潘伯鹰是 20 世纪卓有成就的一流诗人,他选注的《黄庭坚诗选》是建国后数十年间一部独具特色的黄诗选本,其导言和注释之中,暗含着和体现了选注者的诸多诗学观点。潘伯鹰论诗首重“真实”,强调诗歌视角的人民性,十分通脱地看待用典和出新,对于新、旧之辨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同时将诗歌的章法、句法和笔法视为一个整体,并能从创作的角度对之进行技法层面的诠释。这些诗学观不仅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黄、潘二人的诗作皆有裨益,更能给予后世的学诗者和古典文学研究者以不同程度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元末明初著名色目诗人丁鹤年自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遭遇亡国离家之痛.他的诗歌写忧国忧民之思,写亡国离家之恨,创造了很高的成就,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论文试从借景抒情、诗歌用典、晚期吸收民谣营养几个方面来探讨丁鹤年诗歌的艺术特色,并从其诗歌及诗评简窥其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5.
《常州师专学报》2002,20(5):40-43,34
本文对瞿秋白和鲁迅的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实践作了全面比较;对他俩诗作的思想艺术评价以及数量、体式、写作时间等均作了细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宋代史绳祖的《学斋占毕》虽非诗话专著,但多有论诗,有其独到之处。梳理、研究《学斋占毕》的诗学主张,发掘其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村遗稿》是后人整理金涓的《青村集》《湖西集》所题。从《青村遗稿》记载的诗歌及他人对金涓评价的序文可以发现,金涓的人生更纯粹,生活气息更浓郁,有推崇风雅之观的艺术追求,有表露清和之貌的诗学观点,有强调心性之本的理论主张。就《青村遗稿》中金涓诗学主张分析及思想追溯,既是其诗歌创作的概括,也是其师道精神的佐证。从而构建了自己的诗学体系,为元末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8.
西昆派及其领袖杨亿素来被认为模拟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风格,西昆诗风乃晚唐诗风之延续。而实际上杨亿虽以李商隐为师法对象,但已渐渐走出唐诗的范围,初步展现出宋代诗家的特质,是唐诗向宋诗的转型。而江西诗派及其掌门人黄庭坚又受到杨亿诗学思想的影响,并且有了进一步的脱化转变,最终实现了由不成熟的宋诗向成熟的宋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中国古代诗话的繁荣时期,诗人、学者多喜论诗,论述观点多见于诗话专著和笔记中,宋初学人创作诗话"以资闲谈",后期国家衰败,学人论诗聊以自慰。南宋末年俞文豹的《吹剑录》并非诗话专著,且俞文豹在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的地位也不高,所以《吹剑录》并不被学界所重视。本文拟以《吹剑录》为研究对象,探究并梳理其诗学主张,发掘其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诗派,又名“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新诗流派,具有现代主义的倾向,自觉遵循“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而穆旦是中国新诗派中流派风格最浓烈且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歌充分体现了中国新诗派的特点。文章力图通过对穆旦的诗歌分析来透视中国新诗派的诗学主张和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1.
反俗与用典在诗学领域似乎是一种矛盾的文学现象,然而黄庭坚却能很好地把握“笔有化工”、“更高一筹”。本文从诗境、诗语、诗韵看黄诗之反俗,于构思、诗意、辞句、修辞穷具用典,观照诗人如何将反俗与用典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葡萄园》是台湾重要的诗刊,已经创刊近半个世纪。20世纪80年代以后,《葡萄园》是搭建两岸诗歌之桥的先行者。《葡萄园》提出的"健康,明朗,中国"的诗学主张,不仅对于台湾诗坛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大陆诗坛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元遗山的诗学观,集中见于《论诗三十首》。一方面呈现出对苏轼、王若虚的继承,另一方面又以其不存南北畛域、讲"真"重"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前人的超越。他的诗学观也因此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黄庭坚学习杜甫,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继承在于句法,创新在于风格。比较明代复古诗人学习格调的理论与实践,黄的学习是得当的,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是齐鲁大地孕育出的最杰出的女儿,她不仅在中国古代众多女作家中处于最突出的地位,即使在基本由男性作家构成的显性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地位稳定.不可忽视的亮点.她的诗词可与苏轼.辛弃疾比美,可与李白、杜甫等前代风格大师比肩。  相似文献   

16.
叶燮《原诗》所含诗学思想与明代公安派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对他们的继承和革新。首先,公安派主张"性灵说",而叶燮则进一步认为诗歌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产物,提出了诗歌创作的理、事、情三要素;其次,公安派提出了文学通变观,而叶燮则提出以"正变"为核心的诗歌发展观,突破了其一味主变的思维模式;最后,公安派提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思想,叶燮进一步指出诗人要有"胸襟",以及"才、胆、力、识"四要素。  相似文献   

17.
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家最多、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从兴起到终结有200余年的历史,以古文创作和古文理论名世,但该派成员也不乏善持诗论者,他们以古文理论入诗学,形成了一个独有的流  相似文献   

18.
谈鲍照身世及其作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鲍照的出身和其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学术界至今尚存分歧。本文认为,鲍照出身于庶族之 家,其贫贱程度与一般的寒庶之家并无差别;他的诗歌具有广阔的现实性,抨击门阀制度,揭露社会黑暗,表现 爱国统一思想,是其诗歌的基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史料和调查的碑文,蓝氏裔孙的口碑等,对史学界曾有争议的蓝朝鼎的身世和在起义军中的地位,起义原因等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宋元之际的时世境遇中,方回以悲慨的笔调记录世情、抒写心怀;同时,对历史之治乱兴衰、世道之清浊安危进行审视和反思,表达他关于建设合理有序、清明安宁之人伦社会的现实诉求。基于这样一种心态和价值旨趣,方回的诗学思考与批评实践往往超越诗法、诗艺的藩篱而以文化政治、世态人情为其重要的关怀对象,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识和伦理色彩。相应地,把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和对“时”、“事”、“人”的考索相结合,力图还原历史的客观情势、呈现个体的心灵现实,也就成为方回诗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