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锯子是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的,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时光倒回到春秋战国时期。一天,鲁班被野草叶子割伤了手指,他发现这种野草的叶子上有很多小齿,切割能力很强。他因此获得灵感,发明了可以切割木头的锯子。锯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器械了。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 使幼儿知道锯子的名称、来历、特征,认识几种常见的锯子,渗透时代发展意识。教学过程: 桌子上放着许多野草和锯条(用布盖着)。一、知道锯子名称出示一根小木头,让孩子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把这根木头变成两截。出示一把锯子,告诉幼儿这是锯子,然后用锯子把木头锯成两截。二、介绍锯子的来历、特征让孩子们知道锯子锯东西又快又省力。用设问:“你们知道锯子是谁发明的?他是怎样发明的?”引出下面故事: 古时候,我国有一个挺有本事的木匠,他的名字叫鲁班,小朋友们都叫他鲁班爷爷。那时候,人们要砍树或者把一根木头分割开来,只能用斧头劈,要用很大的力气,化很多的时间。有一天,天刚刚亮,鲁  相似文献   

3.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秋时代鲁国的公输班(后人称鲁班,被认为是木匠业的祖师)一次去林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这桩倒霉事却使他发明了锯子.教师:请同学们思考,鲁班是受到什么启发发明锯子的?学生1:因为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所以他想齿形的锯子也能割破手.(此时其他同学纷纷表示不赞同)学生2:鲁班被割破手的时候还没有锯子.应该是齿形的茅草能割破手,那么能割断木头的工具也可能是齿形的.(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4.
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研究表明,揭示事物的本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如我国古代发明家鲁班,因为手被带齿的小草刺破而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发现了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雅典有一个人名叫代达罗斯。他非常聪明.是个发明家。他在雅典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鲁班。他发明了锯子、陶工旋虑、指南针.还有其他许多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传说,鲁班为发明伐树的工具而长期苦思冥想,一天,他登山伐树,突然被路旁的一种带刺的野草划破了衣着和皮肤,他仔细观察了野草,发现它的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由此得到启迪和联想,通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发明了木工必备的工具——锯子。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对数...  相似文献   

7.
传说,鲁班为发明伐树的工具而长期苦思冥想.有一天,他登山伐树,突然被路旁的茅草划破了手指,他摘下茅草一看,原来茅草的边缘布满了尖锐的小齿,由此他发明了锯子.这只是传说,是否真有其事,无从考证,然而借助于形象化的图形,确可以得到一些命题的简单证法.  相似文献   

8.
传说,鲁班一次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野草划破手。他仔细观察,发现野草叶子的边沿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鲁班深受启发,便在铁片上做出许多小齿,发明了锯子。鲁班这种思考问题的办法叫做模拟法,也  相似文献   

9.
邢海根 《物理教师》2002,23(2):25-26
站在时代和未来的高度审视当今教育 ,我们感到物理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后的优势 .我们要大力开展STS教育 ,特别是加强小制作、小实验、小创新、小发明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提出问题 ,建立动机 ;展开想象 ,讨论探索任何一个发明创造 ,都是因为某种需要、要解决某种问题、达到某种目的等 .例如鲁班由于用斧子伐树的速度太慢 ,在提高伐树速度的动力要求下 ,从而发明锯子 ;爱迪生为了解决人类照明 ,使电能转化为光能得到实用 ,从而发明了灯泡 .在STS教育中 ,开展制作活动 ,我们不仅要采用模仿法 ,…  相似文献   

10.
原型启发与解题失误相传鲁班被丝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子,贝尔从耳朵的生理结构中得到启示解决了发明电话过程中的受话器问题。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时,亦往往需要找出与问题相似的事物为“原型”,启发新的问题的顺利解决。例如,学完植物的蒸腾作用后,笔者曾要求...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连接生疏问题与熟知问题的桥梁,能达到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鲁班由一种边缘有许多锋利小齿的野草能划破衣服和皮肤而联想发明了锯子。飞机、潜艇的发明,就是从鸟的飞翔、鱼的沉浮,触类旁通而获得的。这说明在很多场合下,联想...  相似文献   

12.
4.运用“类比”化归已知的策略。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类比更是认识新事物、发观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人类从锯齿草割破手指中受到启发生产出锯子;从研究鱼类在水中自由沉浮而制造出潜水艇;从鸟类的空中自由飞翔而发明了飞机;从模拟人脑的结构和功能,将电子计算机发展成电脑……所有这些,都是人类运用类比的思维策略进行发明创造的成功典范,将此思维策略运用到解题实践中就是类比的解题策略。 所谓类比,是依据两个(类)数学对象的类似性(这种  相似文献   

13.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春秋时代鲁国的公输班(后人称鲁班,被认为是木匠业的祖师)一次去林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这桩倒霉事却使他发明了锯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初三物理在介绍固体热膨胀的性质时,通常用“固体热膨胀演示仪”让学生观察铜棒受热时长度增加的现象。由于固体受热膨胀时长度的增加量很微小,因此,这种演示仪采用了“杠杆放大”的手段,把固体受热膨胀时长度的增加变换成一种角度的增加。在一些刊物上介绍的“光杠杆放大”演示仪。这种设计原理也是在如何“放大”铜棒长度的增加量问题上想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听马莹说,她想亲眼看看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欢欢立刻跳起来说:"这很容易,我们现在就去。"乐乐却指着蛋糕说:"我们还是先把它吃掉,要不,浪费了多可惜。这可是W教授亲自做的加料蛋糕。"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不应像蜗牛,背着老祖宗留下的包袱,步履艰难,而应像温度计,面对新世纪,适应环境的变化,充满活力; 不应像木偶,没有灵魂,任人摆布,而应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应像圆规,满足于前进一步,即在原地转圈,而应像竹子,节越多奋斗的目标越高; 不应像啄木鸟找食,全凭一张嘴,而应像碓头砸磨扇,实打实; 不应像锯子,伶牙利齿,专做离间之事,而应像黄牛,勤劳而正直,这才是完整的写照; 不应像小孩打哇哇,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而应像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不应像蜗牛,背着老祖宗留下的包袱,步履艰难,而应像温度计,面对新世纪,适应环境的变化,充满活力; 不应像木偶,没有灵魂,任人摆布,而应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应像圆规,满足于前进一步,即在原地转圈,而应像竹子,节越多奋斗的目标越高; 不应像啄木鸟找食,全凭一张嘴,而应像碓头砸磨扇,实打实; 不应像锯子,伶牙利齿,专做离间之事,而应像黄牛,勤劳而正直,这才是完整的写照; 不应像小孩打哇哇,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而应像  相似文献   

18.
“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重要技巧,运用这种技巧,常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得到巧妙的证法。这种证法的巧妙,常使人惊羡,从而吸引入去探索它的思维结构。“放缩法”的思维结构是:在探索证明不等式思路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联想——想象——试探——评价”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将某个(些)数(式)放大、缩小;或者增加、删去某个(些)数(式),达到促使“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的目的。就其转化的类型(或放缩的功能),略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下班回家,远远就听见家里传出欢快的笑声。我快速走到门口,急切地推开门,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喜事。眼前的情景着实让人吓了一跳:年幼的儿子手中正拿着锋利的手锯!母亲的本能反应让我迅速冲了过去,夺下了儿子手中的锯子。  相似文献   

20.
人类科学发展史充分证明,许多震惊世界的科学发明都源于偶然。如瓦特看到沸水上跳动的壶盖而发明蒸汽机、鲁班被丝茅草划破手而发明锯子等。许多时候,偶然昭示着某种新事物的开端,比如本期要提到的打字机、石蕊试纸、电影以及压力锅,都是因为偶然而被发明的。同学们,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偶然,张开求知的眼睛,运用勤于思考的大脑,不因"蛛丝"小而忽略不计,也不因"马迹"浅而不加深究。这样,我们就能从偶然之中找到必然,在无意之间挖出宝藏,进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