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因什么而什么之类的说法已经很多,比如“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课堂因开放而丰富”“课堂因激情而生动”“课堂因自然而美丽”……精彩、丰富、生动、美丽等,都是好的课堂的一种表现,但我以为,好的课堂还应该有另一种形态,那就是宁静。而且,这应该是主状态、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课堂因什么而什么之类的说法已经很多,比如“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课堂因开放而丰富”、“课堂因激情而生动”、“课堂因自然而美丽”,……精彩、丰富、生动、美丽等,都是好的课堂的一种表现,但我以为,好的课堂还应该有另一种形状,那就是宁静。宁静,就是安宁和平静,就是沉下心来,自个儿静悄悄地学,静悄悄地思。课堂不是会堂,不是商场,不是集市,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很多时间需要倾听和思考,很多时候需要判断、推理、比较、分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里的“静”当然不只是指环境的宁静,主要是指心的宁静,但心的宁静与环境的宁静有着密切的关系。“学须静也”,只有静,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多些,广些,没有宁静不可。综观当前的中小学课堂,笔者深切地感觉到:热闹有余而宁静不足;表面活跃而深沉不够。有的课,初初一听,形式丰富,情趣盎然,动感强烈,可事后细细一想,学习得到了什么呢?几乎什么也没有,既没有知识的积累,也没能力的锻炼,更没有情感上的体验,像吃了一些好看而不充饥的膨化食品。曾经听一位教师上《春天的发现》的作文指导课...  相似文献   

3.
有智慧的教师能够从看似“节外生枝”的事件中“化险为夷”,使课堂因生成而呈现别样精彩。所以,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它不期而至,是一朵朵盛开的思维之花、智慧之花。怎样让生成之花在思想品德课堂绽放呢?  相似文献   

4.
叶澜教授曾做过这样的精辟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我们在上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开放的活动情景,尊重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课堂才会因生成而变得精彩.  相似文献   

5.
板书是课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当教师对教学内容经过自己的理解、溶化、归纳、整理之后,除了生动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教学情感,还必须设计出一手合理、工整、美丽的板书,制作出一份“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精美“佳肴”奉献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杨春兰 《文教资料》2010,(30):71-72
生态和谐的语言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打造一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因充满人文情怀而生动,因师生对话和探究而精彩,因求“真”求“实”而醇香。  相似文献   

7.
叶婷 《现代语文》2014,(4):99-100
生动课堂是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读·写·思”等学习方式完成目标的过程。它因学生的活动而得名,因“生动”而生动。生动课堂的操作程式及效果特点,已有别文加以阐述,这里只就语文生动课堂的三个层面加以论述,是为“生动课堂的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8.
“错误”也是一种美丽,它是学生们思维的火花,是课堂生成的载体,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发挥错误的价值,将使科学教学因“错误”而精彩。如何让“错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本文将从理解错误、寻找错因、利用错误等方面结合具体实践谈谈相关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能否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唤起生命的激情是决定课堂讨论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更是对教师业务功底的实践检验.教师可以优美的歌声,拨动讨论的情弦;以幽默的故事,激活讨论的思维;以语言的魅力,煽起讨论的火焰;以精彩的辩论,彰显讨论的智慧;以生活的感受,丰富讨论的情感.让我们的生命,因激情而美丽,让我们的课堂讨论,因激情更精彩.  相似文献   

10.
朱信宇 《考试周刊》2012,(60):33-33
课堂上,教师要有预设。但我们发现那些精彩的闪光点却往往是非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如果我们敏捷地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这些“动态生成资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学定教,就能让“动态生成”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为课堂“锦上添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课堂就像一方充满神奇与变幻的舞台,随时都有惊喜和收获。只要我们及时捕捉到“非预设生成”的火花,让它绽放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因抓住“灵光一现”而更加精彩,将会因抓住“动态生成资源”而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11.
2004,有一种东西把我们连在一起:郑逸农老师对非指示性教学的实验,周益民老师的“无法预约的精彩”;石馨老师用经典接续民族精神的血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让我们的心灵碰撞在一起,让我们的思想掀起更美丽的浪花。亲爱的读者朋友,2005,作为“教学”板块的编辑,我们期待着与你携手共同行进的日子,我们的一切准备都与教学、课堂生活、专业成长息息相关。请继续“走进新课程”,它将以敏锐的眼光关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以丰富的精彩案例和专业点评,为广大教师实践新课程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服务。它将依然保持深刻和生动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变化过程,课堂上出现的“节外生枝”,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审时度势,智慧引领,必定会收获意外的精彩和别样的美丽.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读课题,读完后我鼓励学生说:“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读完课题后有什么疑问吗?”  相似文献   

13.
房敏 《小学生》2010,(1):49-50
“VCM互动课堂”给我的感触是耳目一新的。而“VCM英语互动课堂”它让教师以更感性更直接的方式授课,更轻松的利用主题资源进行英语教学,使丰富的主题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同时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教学当中,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理想的课堂需要超越预设的教学规程,需要把握真实丰富的现场生成。精彩离不开预设,然而更多的精彩却在预设之外,生成是不可预约的美丽。从预设到生成,让美丽与精彩共存。那么,在思品课堂中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舞呢?现就从教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董军 《考试周刊》2012,(17):40-40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着各种“意外”的变化,如果教育者能面对这些“意想不到”而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那些不可预见的偶然将会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将活力无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巢芳燕 《成才之路》2012,(36):86-87
一、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心的预设 想要呈现精彩的课堂。必须要进行精致而又丰富的预设。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要让这些准备能在课堂进行中进行及时调整、随机变化,方能让预设在课堂中转变,生成真实生动的课堂,实现高效生成在课堂中关丽绽放。  相似文献   

17.
课堂"还权"于学生意味着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让学生的学习因自主而高效,学生因合作而阳光,课堂因展示而精彩、因互动而生动。  相似文献   

18.
金鑫 《辅导员》2009,(9):31-32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毋庸置疑,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那么,如何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19.
徐卉 《海南教育》2014,(18):8-9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当代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倩影”也日益频现。多媒体的出现,给教育注入了新的“养料”,就语文课堂来说,一改往日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单“一”课堂,转而变成了充满灵活性的生动乐趣课堂。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扎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更已和语文教学融合,成为了一个新的整体,也将教育和信息技术拧成了一体。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课也因多媒体的出现而精彩。  相似文献   

20.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像未知方向推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每天都是新的,课堂上所出现的“背道而驰”、“节外生枝”。往往会带给我们意外的精彩、别样的美丽。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意外中所蕴涵的有价值的信息、错误中所包含的创新因素,从而服务课堂,丰富课堂、充实课堂。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笔者的教学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