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性是指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价值特征。按照福科的意思,现代性是指与现实关联的时代特征,区别与传统。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性是指一种在文化传统中内在生成的但又背叛传统的独特价值、意识特征或精神形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发展始终与大学文化相伴随、共存亡。文化兴,则大学兴;文化衰,则大学衰。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兴衰往往系于大学精神的存废。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是凝聚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心血汗水的文化结晶,是大学存在发展的共同价值基础,是造就栋梁之才的精神沃土,是大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当前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即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根据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分析了四川理工学院的办学历程,提出了该学院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当前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即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根据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分析了四川理工学院的办学历程,提出了该学院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师范精神是师范教育的精魂。东汉洛阳太学的治学理念和行为准则中蕴含着"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精明行修、经师人师同求"的师范精神,这一精神伴着洛阳师范学院的成长,形成了优良的师范传统,坚定了学校师生忠贞不渝的师范信念;以"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师范品格作为校训,彰显了专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展示了意蕴深厚的师范文化;师范精神的凝练、师范信念的确立和师范文化的发展,对现代师范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书院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精神是书院教育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和凝炼而成的优良传统的结晶.是书院办学风格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书院教育传统的灵魂和精髓.书院精神不是凝固的.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书院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通过历代教育家和学者,依据时代的要求,反复认识和实践,不断传承和创新实现的.梳理书院精神传承和创新的历程,对于加深对书院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寻求智慧和启迪,应该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国学校历史教育一直以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激发爱国精神为基本目标,传统文化的讲授则偏于"智性"一端,对其最具特色的人伦道德阐发却多持批评态度,很少发掘其中的正面教育意义。这一倾向,多少弱化了其自身的社会功能,也是导致历史教育与现代生活日渐疏离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历史上志士仁人坚守人性道德和智慧之美的感人场景,包含着不少做人的基本道理,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中,尤易触发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思索,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和发挥其在这方面的正面功能,应是加强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值得历史教育工作者认真思索和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8.
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割不断的精神血脉。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特征是人民性,本质品格是与时俱进。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临沂大学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国梦的教育高度融合,成为高校育人的创新举措,托起了一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大学运行和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新是大学生命的源泉,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文化传承是大学发展的智慧来源,是文化创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大学的文化功能大学不仅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更是国家民族精神的培养园地,肩负着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在精神、文化上都应走到社会最前端.为什么这么说?这要追溯到办大学的初衷.办大学的第一个初衷就是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知识、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需要延续,需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办大学的第二个初衷即是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不管是精神文化,还是技术知识,都需要不断地加以改造、改进,不断提高.在大学里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也正是紧紧围绕这两点来实施的:首先是传承.让学生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的国家是怎么成立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体系的由来及远景.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创新.为了向着发展目标前进,我们需要更多、更先进、更科学的知识文化,需要融合新时代的文化精神,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培养民族自信心和国民向心凝聚力量最深厚的土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至少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创新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才能实现其提高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目的。这是因为: 第一,文化的发展具有很…  相似文献   

13.
李敏骞 《甘肃教育》2021,(3):190-191
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从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有机统一入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统一于一体。努力扭转重说教灌输,轻学生主体作用发挥,重“普世价值”,轻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提升,重知识智力增长,轻人格全面发展的现象,全方位推动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积极的生命意识、真善美的人生理想、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可以医治目前大学生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集体意识淡漠、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严重等阻碍大学精神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建设大学精神,一方面可以避免大学精神向消极、错误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继承、净化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其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散文化、诗化小说正是在"像"与"不像"之间,以一种相当独特的文体形式,试图突破中国传统小说创作体式中所存在的"套"或"型",加以尝试和创新.这一相当独特的小说谱系在一定程度上承继了中国古典小说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与杂糅性,较为自觉地承传了中国传统美学之精华:意境的感受、营造和表现.在对人生的审美追求上,中国现代散文化、诗化小说的构成及内蕴与中国哲学和民间文化密不可分.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小说建构、在视野选取方面将传统中西方小说中重要的因素:"时间"与"空间"凝固化、静观化是中国现代散文化、诗化小说较为突出的文体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6.
办学特色反映了学校的比较优势,蕴涵着学校的办学理念,表现为校长对学校文化的传承。真正优质的学校一定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办学风格、鲜明的育人特色的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长郡的办学特色,打造长郡的教育品牌,我们在2009年申报了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朴实沉毅:百年长郡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作为“特色高中研究专项”批准立项(课题编号:GHA093041)。  相似文献   

17.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1):I0022-I0022
作为21世纪的炎黄子孙,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华文化传统,而且要发展创新,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宏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05年,庞丽娟教授主持杭州世界华人幼儿教育研讨会,国家教委号召我们“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发展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有一种偏颇的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漠视个性,滞塞创新的,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解和误读。人的个性特质与创新精神往往紧相关联。没有个性,构不成大千世界;缺乏创新,形不成历史卷帙。中国传统文化以《周易》为源头,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奠定了崇尚个性,追求创新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由先秦诸子所直接继承并在后世的传承中不断张扬,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薪火恒传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来,关于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我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资源凝聚、价值导向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彰显与强化.本文旨在多维度思考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内涵,透视二者的内在联系,从高等教育实际出发,展望现代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的构建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大学新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国内十余名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并就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辑部特将发言辑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