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露 《新闻通讯》2014,(11):66-67
是记者都要采访,但,是记者不一定都"会"采访,这个"会"不是技术,而是态度。态度制约着采访的深度,而采访深度则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真实度。但用"事实说话"知易行难。因为我们以为的事实,有时或许只是局部的事实,要全面掌握事实的真相要用眼用耳用脚,更要用脑去思辨。去年6月的一次编前会上,江南时报驻徐州记者站上报了一篇《徐州贾汪强迫农民吃"地保"》的稿件,所谓"地保"就是当地政府将所征农民土地的补偿款不再一次性给付,而是转化成补助金和养老金,根据不同年龄段逐年逐月发放,达到养老年龄的可终生享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利用媒体来向世界推广中国国家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从媒体推广的角度,探讨了全球性媒体事件、文化宣传片、国内外大型政治事件等方式和策略,对推广中国国家形象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我们应顺应媒体发展的趋向,打造更加客观和成熟的国家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3.
国际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丽 《青年记者》2007,(14):19-20
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是一国公众获知外部世界资讯的主要通道,本文通过对国际主流媒体中近年来关于中国环境的报道的归纳,分析中国环境的国际形象,国际环境报道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以及如何重塑中国国家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4.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因"被误读"或"被污名化"的自身理解,其通过国际公关构建国家形象的自主意识逐渐提升,本文旨在梳理该进程并加以案例考察,同时试图指出此间可能存在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7.
媒体从业人员形象,不仅事关所在媒体形象,而且关乎新闻报道和新闻行业的公信力,论者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挞斥和剖析了种种不端行为,对树立媒体从业人员良好形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却相对发展缓慢。因此,对外宣传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对外文化传播工作中,书、刊、报纸等纸质媒体是最基本的传播手段之一。由于互联网、无线局域网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及智能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纸质媒体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本文以纸质媒体为例,通过分析传统外宣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借助新媒体扩大对外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期间首次提出,与欧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几乎同时,李克强总理在南宁参观中国——东盟博览会展馆时提出,中国将同东盟铺就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此后,"丝绸之路"就成为一个媒体曝光率很高的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及这一关键词,表明了中央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结  相似文献   

10.
在广义的议程设置中构建"真实"的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构建了拟态环境,真实环境与拟态环境存在严格区别.另外,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将其局限于大众媒介、公众事件和公众范围内.本文通过对这些传统理论进行思考提出了是传播而非仅仅是大众传播构建了"拟态环境",议程设置对于"拟态环境"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个人层面而言,在议程设置构建的是真实的"拟态环境"等三个层面的结论,扩展了原有的理论范畴,并且简述了这一新结论对现实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拉关系在政府宏观领域方面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效果,但在微观领域拉美普通群众中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拉美人民普遍对中国形象"陌生化",长期以来,"刻板印象"并没有随着双边关系的发展而得到改变,因此,制定更加有效的传播策略,国家主流媒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英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笔者曾于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学习一年,其间对英国新闻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给予了足够的关注。然而,想通过英国媒体了解中国,情况往往令人失望,因为英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不仅数量少,而且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落后、腐败...  相似文献   

13.
十年间,我有幸参与了《中国营口》等一些电视外宣形象片的创作,从最初的简单加工到后来的复杂制作,品尝到了电视片创作的艰辛与快乐,也从中感悟到电视发展的印记,得到了更多的收获。电视外宣形象片一直以来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典型意义上的传统专题片,但又兼具形象广告的推介色彩,同时它还负载了一定的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媒体是党、政府与人民的耳目喉舌,我国的媒体自然地被赋予了一种政治宣传功能.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感正在一步步缩小.政府领导人是政府最直接的代表,政府领导人的形象对于获得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丽 《新闻前哨》2007,(6):12-1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是连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动态涵盖系统。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追求社会发展的活力、激发文明进步的动力、开掘社会的创造力和社会协调力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动用的社会资源是广大的。媒体既是社会资源之一,同时还是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工具。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正确认知与把握自己角色的规范、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借助这难得的历史契机,发展和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6.
黄蔚 《新闻窗》2013,(2):20-21
媒介形象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属性和社会化拓展,在参与区域形象构建,打造软实力的进程中日益凸显其特殊作用。形象塑造你不表达就会被表达国家形象片总导演高小龙曾感慨: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如果你不去表达自己,就必然被别人所表达。对一个地区来说也是如此,而这样的被表达可能是扭曲的,可能是片面的,甚至完全违背事实。贵州过去被片面解读和误读,因此如今解读贵州重塑形象,不仅要讲真实的故事,而且要用崭新的语言讲贵州故事。  相似文献   

17.
陈贽  杨晴川 《传媒》2021,(23):16-18
作为党的外宣事业主力军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46年的新华社国际部持续发挥规模庞大的海外分社采集网络优势,充分利用遍布全球的数千名记者和当地雇员队伍,每天通过中文、英文、法文、西文、俄文、阿拉伯文等多语种发稿线路,以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全媒体形态,向世界提供24小时全天候新闻信息服务.除了第一时间向海内外发布重大国际和地区新闻以及深度分析、评论和解读,国际部500多名编辑记者还同时运维着"国际观察"和"新华国际时评"两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脸书平台主账号、"新华国际"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近年来,国际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创新对外传播,在构建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方面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不断进取,为加快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5·31”讲话发表后,主流外宣媒体努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新华社、CGTN、《中国日报》、人民网在美国“民主峰会”的英文报道中,通过主动设置七大叙事框架——“定义性质”“事件背景”“历史语境”“召开动机”“事件过程”“事件评价”“中国倡议”,借用隐喻表达,以生动、鲜明、尖锐、直言不讳的中国特色叙事,为争取国际话语权做出了示范,打破了中国在国际舆论场“无语、失语、无果”的弱势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以色列各种媒体中对中国的相关报道,介绍和分析中国以及中国民众在以色列媒介中的正面或负面形象,并剖析导致这些形象的原因,同时对加强和改善中国对外宣传和公关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媒体狂欢的多视角观察——中国媒体娱乐化趋势冷观热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点2006年的中国媒体,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变化,娱乐化趋势速度明显加快。“超女”仍然继续,“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等新的电视选秀节目风起云涌;除此之外,网络、报纸等其他媒体也显现出更为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