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杂志创刊在一九三○年,那时我是个初中三年级学生。我对《中学生》的印象很深。它创刊时,我就是它的读者。五十多年前它的创刊号封面,我还记得。我很早就在《中学生》上投稿。那时《中学生》上有《读者之页》的栏目,我在那个栏目里投过稿,写的什么题目,用的什么名字,记不起来了。《中学生》是我的老师。我从《中学生》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有文化的知识,又有生活的  相似文献   

2.
1952年3月,开明书店和青年出版社由出版总署撮合,开始商量合并。开明书店当时有三种刊物,一种是《进步青年》,读者对象是高中和高中以上学生,一种是《开明少年》,读者对象是初中学生,还有一种是《语文学习》。先是在上海解放之前,开明在北京创办了《进步青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北京的《进步青年》和原来的《中学生》合并,用《进步青年》作  相似文献   

3.
三联书店出版杨振宁夫妇合作文集《曙光集》本刊讯(记者韩阳)1月6日,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举办的"《曙光集》新书发布会"上,作为该书作者和编译者的杨振宁和翁帆,成为会上最引人注  相似文献   

4.
我的编辑生涯是从《中学生》杂志开始的。抗战胜利后,我刚进杂志社,主持编辑工作的傅彬然先生就谆谆教导我说:“要时时刻刻想到读者,想到杂志是办给中学生看的,发表的文章要符合中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要。”三句话讲的都是读者对象。我当时以为这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上中学时,我就爱看《中学生》杂志,自信对中学生读者还是有所了解的。经过一段实践之后,才逐渐体会傅先生这几句话中的深意。任何一个杂志都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杂  相似文献   

5.
叶氏父子写的广告对我并不陌生。因为它们介绍的大多是开明书店的出版物,又大多刊登在《中学生》、《开明少年》等刊物上。而我,曾经在开明书店推广科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参加了《中学生》的编辑工作,和广告打交道的机会较多。尽管如此,今天编完《叶氏父子图书广告集》(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仍能感受到作为第一读者的喜悦。这可能由于它们原先散见各种书刊的封底、封三、插页和版面的补白中,就象见缝插针种的十边地,不易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如今合在一起读,感受自然大不相同。就拿叶老和作者的关系来说,过去只知道他为许多作家编书、出书,包括亲自校对  相似文献   

6.
去年,上海文汇报和甘肃日报开辟了很受读者欢迎的专版,分别叫《文荟》、《文摘》,一月之中出版2——4期,内容是从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章杂志上选择摘抄的有特色的文章。读者从中获益不浅,认为它是传授百科知识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套中学生大型百科丛书——《中学生文库》规划会议于9月21日至25日在浙江省千岛湖“作家楼”举行。国内五十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吕叔湘、罗竹风、刘佛年、谷超豪、卢鹤绂、徐盼秋、许杰、嵇汝运、李希凡和中学特级教师沈蘅仲、顾巧英等出席了会议。《中学生文库》是国家出版局确定的重点选题项目,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出书八十六种,计划在建国四十周年时完成第一辑四百种的出书任务。在这次规划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编撰这样一套多层次、多门类、辅导  相似文献   

8.
巢峰 《出版科学》2002,(3):17-20
《辞海》初版于1936年,解放前未曾修订,1958年上海成立专门机构,对《辞海》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于1965年出版了《辞海》(未定稿),以后又陆续进行了三次修订,出版了《辞海》1979年版、1989年版和1999年版。由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辞海》的四次修订,每次都给《辞海》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它不断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1922年9月13日,随着《向导》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报刊史上第一份中央机关报.这份每周三出版的周报,一经出版就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群众斗争为己任.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通信》《读者之声》《什么话》等专栏.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出版史料》杂志在上海创刊,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资料性、研究性的专业刊物,持续十年,至1993年7月停刊,共出版三十二期,发掘和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受到出版界和文化界的关注与肯定。进入21世纪,《出版史料》新刊在北京出版以后,有读者反映,原先上海《出版史料》杂志,由于印数很少,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了。因此,本刊特刊出其总目录。该目录由周文熙在虞坤林、金黎明编制的《〈出版史料〉(1982年12月~1993年7月)总目录》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成,可供读者查考检索,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史料整理研究情况的折射。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西藏的战争》、《宋词排行榜》、《杨振宁传》、《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百科丛书》、《漫画中国历史》……1月9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举办的"双推计划"新书推介暨2011年度优秀图书表彰大会上,28种2012年重点新书吸引了众多关注。大会上,《古炉》、《1911》等10种图书获"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1年度优秀畅销书奖"《,推拿》(插图本)、《囚徒天子光绪皇帝》、《现代中国的历程》等20种图书  相似文献   

12.
能否把握当代青年的脉搏是决定一张青年报纸是不是能够成为青年之友,青年知音的关键。以全市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上海《青年报》第二版《校园内外》针对当前中学生兴趣广泛,爱动脑筋,敢于创新等特点,及时地反映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社于0920年9月在上海成立,为党的早期出版发行机构之一。社址在上海法大马路大自鸣钟对面(见该社1920年11月出版的《到自由之路》一书版权页)。新青年社除出版《新青年》杂志外,还编译出版了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同时还出版《劳动界》、《伙友》等通俗工人刊物。它宣传了党在革命迅速开展时期中的路线和策略,贯彻了统一战线的方针,并大力  相似文献   

14.
9月15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杨振宁传》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该书自1922年杨振宁先生出生起一直写到2010年,记录了他的家世背景、学术生涯、科学成就、社会活动以及其私人生活,是迄今为止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杨振宁传记。杨振宁对这本传记亲自审校认可,并提供了百余幅配图。  相似文献   

15.
9月15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杨振宁传》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该书自1922年杨振宁先生出生起一直写到2010年,记录了他的家世背景、学术生涯、科学成就、社会活动以及其私人生活,是迄今为止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杨振宁传记。杨振宁对这本传记亲自审校认可,并提供了百余幅配图。  相似文献   

16.
上海黑社会的产生和衰亡几乎与上海近代史相始终 ,而且它的发育和规模在中国黑社会史上是无以伦比的。因此 ,要深入研究上海近代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 ,就不能不花功夫探讨上海黑社会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在上海这块宝地上 ,黑社会与帮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概念上讲两者自然不完全吻合 ,但重合的部分仍然不少。 1916年《时事新报》开辟了“上海黑幕”专栏 ,率先在大众传播媒体上曝光了上海黑社会 ,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接着由生可编写的《青红帮黑幕》于1919年在上海出版 ,简要介绍了江浙地区特别是上海一带青帮和长江下游洪帮的情况 …  相似文献   

17.
《华尔街日报》是创刊于1889年的美国财经专业类大报,由美国道·琼斯公司出版。该报政治上拥护共和党,以企业界人士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刊登金融和贸易新闻为主,在纽约、芝加哥等十几个城市出版。1976年,该报与香港《南华早报》、《日本经济新闻》、新加坡《海峡时报》、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等4家合股,在香港出版了《亚洲华尔街日报》。 所谓《华尔街日报》式新闻,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上常  相似文献   

18.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版36册图书,经过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我区5家出版社、印刷发行单位的共同努力,历时一年,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与全区各族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见面了。50多年前,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应运而生并一版再版,  相似文献   

19.
值此《上海档案》杂志出版百期之际,谨向上海市档案局和《上海档案》杂志的编者、作者和忠实的读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上海档案》杂志作为市档案局主办的档案业务指导刊物,从1985年1月创刊以来,至今出版整整100期了,这是值得纪念的。而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回顾一下它走过的历程,从中总结一些经验,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今后的工作上去,把《上海档案》杂志办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这个纪念会议是十分有意义的。正像刚才许多同志发言和市档案局局长以及新闻出版局的负责同志所说的那样,《上海档案》杂志创办十多年来,作为市档案局向社会宣传档案与档案事业,介绍上海档案工作的新成果、新经验、新信息的重要窗口,真实地反映了新时期上海档案事业开拓奋进的历史进程。应该说,《上海档案》杂志和上海档案工作一样,为上海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何谓读者工作,它和读者服务工作究竟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还是同一关系的概念?近几年来在我国图书馆专业教材上出现了很不一致的说法。1982年3月出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万良春编著的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教材《读者服务工作》说“所谓读者服务工作,就是图书馆围绕满足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图书馆所进行的各项直接接触读者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工作。”1982年12月出版、中南区省级图书馆业务研究讨论会《图书馆专业进修教材》编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