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晓燕 《成才之路》2023,(13):125-128
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新教材的投入使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开始逐渐落实。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需对新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以及习题训练等方面入手深度发掘新教材的优势和价值,以显著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进行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文章从高中生物课程新教材解析入手,分析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资源整合原则,指出高中生物课程新教材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及过程。  相似文献   

2.
韩景宝 《教师》2010,(17):54-54
一、教材功能: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化学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化学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和使命感。化学新教材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的革新是适应新教材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教案应具有时代性,形式要不拘一格。教案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特点。教案要常写常新,使学生合作探究,锻炼其自主能力,为学生的积极发展提供广阔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要求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经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自己对新课程有了更深的体会。我认为新教材最主要的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由、多项交流和探究行为方向转变。二是突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新教材把化学知识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把化学知识尽可能的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去,从而更好地体现了学习化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谢英 《培训与研究》2005,22(4):99-100
素质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以新教材推动教学改革,发掘新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内涵,围绕课改进行实践。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是教学变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氡视学生全面索质的和谐发展,重视学生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素质教育着眼培养受教育者实际应付生活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须将培养学生在现代生活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即用英语进行口、笔语交际的能力,作为根本宗旨。现行的中学英语新大纲和新教材充分体现丁教育部确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新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新大纲和新教材的贯彻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具有新的课程意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用好、用足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这是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新老师,新同学,新教材,我们处处感到自己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阶段,心情既兴奋又感到有点紧张。”山东省今秋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首先体验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的新感受。一位担任高一新生课程的教师告诉记者,新学年最直观的是教材的变化,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普遍是欢迎的。但是,实际上对新一届学生会产生更大影响的是,从他们开始,成绩的评价将引入“学分”标准。  相似文献   

9.
根据省教育厅的部署,西宁市作为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从2002年秋季使用新课程标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不只是换换课本,而是涉及到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更加强调学生的生动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地理新教材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心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学政冶课是中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近几年,随着各地初中政治课教材的改革,一本本新教材呈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新教材一方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道德要求、法律和价值观念作了调整,符合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与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和传统教材相比,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在两个方面的改革是引人注目的。其一,为了实现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素材,让学生“读一读”“做一做”“试一试”,使我们感到,新教材不仅是本课程,也是体验课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了学校,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新教材在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较老教材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新教材通过其题材选择、结构编排等充分体现了最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同时又提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去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很好地引领我们走进新课程。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里,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各科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各套以新标准为依据编制的新教材于9月份开始在全国各实验区试用,标志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在实践层面拉开了序幕。教材是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载体。本文试以人教版部分新教材为例,谈谈对新课程、新教材创新之处的初步认识。由于篇幅所限,重点探讨前五个方面。一、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拿到人教版新教材,第一个明显的直观印象是新教材的印装极为精美。首先从封面设计看,许多…  相似文献   

15.
新教材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载体和课程资源,对教育部颁发的《物理课程标准》做了较为准确的解读,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新教材以人为本,特别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体现出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而且注重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就新教材特点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这套生物新教材的实质。下面就此谈几点教学体会。一、新教材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逐渐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研究新教材的特点,发现新教材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它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教学资源消化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国家课程新教材的研制开发与实验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着重阐释新教材以学生发展为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编写理念 ;基础性与先进性并重 ,层次性与开放性结合的内容体系以及协调统一和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的优势与特色 ,试图为新教材的实验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犹如滚滚春潮,正在全国上下涌动,她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生活。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落实,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对课程改革,面对新教材,我们怎样很好地实施新课程,彻底改变学生厌学政治课的倾向,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李琼婵 《广东教育》2006,(12):49-49
课程改革中,教材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允许多个版本的教材共存,有利于百家争鸣,提高教材的质量。以湘教版为例,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一切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新教材不太强调知识点的全面性,与旧教材相比,教材结构系统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