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武术教育的历史发展,对我国武术教育现状和发展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结论:师生的武术活动是改变当下武术教育尴尬境地、推进武术教育发展、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使命的需要。文章为武术教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武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存在理论教材老化,技术教学主要以武术套路为主;武术课堂教学学时不足;场地器材设施不足;武术专业师资匮乏;武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武术基本功较差等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并进一步探讨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今后发展的新模式,从而为更好地推动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改革的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9,(2):51-53
跆拳道与武术是具有同属东方文化的传统运动项目,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跆拳道已将自身民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相比之下,武术教育的进展却举步维艰。文章通过对跆拳道和武术教育的差异比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更好地推动武术在少儿体育教育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武术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目标混乱的原因以及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目标出路,提出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目标应有的发展方向,并指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武术界与影视界面临着共同的遭遇,那就是滚滚"韩潮"的巨大冲击,目前影视界已经从低迷走向成功,而武术却还没有。文章以使武术走出困境、把武术打造成培育民族精神实践载体为研究目的,首先论证了影视界从低迷走向辉煌的内在原因——紧扣民族文化和精神(以电视剧《闯关东》为例展开分析),然后指出:武术教育只有以影视界的成功为榜样,立足于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改革,才能够走出困境。武术的传统中正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而学校武术之所以逐渐颓废,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这种精神。目前中国的青少年正需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引领,所以武术要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载体,必须进行改革。文章最后从专业院校的武术教育体系改革、教育部的宏观政策调控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对武术教育任务的执行等方面,分析了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武术要发展,教育是关键。高校教育作为教育机构的终端,应是重中之重。文章围绕高校武术的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并从转变观念、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灌输武术理念、强化民族精神;领导重视,革新武术教学的硬件设施;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手一起抓;丰富校园武术活动形式;建立校园传统武术传承模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武术教育在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38所农村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研究,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武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八荣八耻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课堂教学不单是纯粹的技术传承,而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想、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把武德教育同"八荣八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武术的育人功能,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武术教育中所蕴含的八荣八耻精神,阐述武术课中武德教育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武艺传授的道德化,把技艺教练与八荣八耻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教育与弘扬民族精神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在武术教育过程中,应该从武术历史、武德、武术技术等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武术的健身、教育等功能对幼儿教育及其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幼儿武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法运用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教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