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知识》1998年5期《“胈”正解》一文说:《五蠹》中“股无胈,胫不生毛”的“胈”,课文注释为“大腿上的肉”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解释应是“大腿上的细毛”,泛指人身上的细毛。因为旧《辞海》作“股上小毛也”解,《汉语大词典》也释为“人身上的细毛”。以上对“胈”的解释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未必。因为古人对“胈”的解释原本就不一致,注音也不尽相同。如《广韵》解为“股上小毛也”,而《韵会》则解为“肤毳皮”。还有的解为“白肉也”,如《史记·司马相如传》:“躬胝无胈”注:“胈,白肉也。”其读音,《广  相似文献   

2.
《语文知识》1998年5期《“胈”正解》一文说,高三册课本将《五蠹》中的“股无股”的“肱”注释为“大腿上的肉”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是“大腿上的细毛”,泛指人身上的细毛。因为旧《辞海》作“股上小毛也”,《汉语大词典》也释为“人身上的细毛”。此外,还有《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12期《课文质疑五则》和同刊1996年12期《<五蠹>注释指瑕》等文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五蠹》中有“股无 ,胫不生毛”之句 ,其中“”的字义 ,不同的工具书以及教材对它的注解皆不相同。请看 :① 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为“腿上的毛” ;②《辞海》为“白肉” ;③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五蠹》注释为“大腿上的肉” ;④第三册《语文教学参考书》为“大腿上的毛” ;⑤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身上的细毛” ;⑥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为“大腿上的肌肉”……将以上注释集中起来分析 ,不难发现“”的字义主要分两类 :一类与“肉”有关 ;一类与“毛”有关。与“肉”有关的义项基本源于唐成…  相似文献   

4.
(禹)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这句话,本来是极言禹虽然为大王,但劳苦依然,以致于股(大腿)、胫(小腿)上都长不出汗毛。胈,课本注释为“大腿上的肉”,这个解释似乎有理,而当笔者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相似文献   

5.
拙作《太平天国的国号有几个?其演变原因是什么?》刊于《历史教学》1993年第1期。后唐志澄先生写《太平天国曾用过“太平兴国”的国号吗》提出异议,读后得到启示,写了这篇文章,以请教于唐先生及各位专家学者。 太平天国文书《天兄圣旨》记载,己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850年2月10日),韦昌辉说:“回朝见太平王。”这时洪秀全在平山已称“太平王”。庚戌年(1850年)二月二十七日,肖朝贵在平山拜上帝会总机关假托天兄下凡,渝潭添顺说:“太平事是定,但要紧口,  相似文献   

6.
“胈”正解     
高三册(必修)《五蠹》中“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一句,课文对“胈”的注释是“大腿上的肉”。笔者认为这一解释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解释应是  相似文献   

7.
札记二则     
周邦彦作《绮寮怨》词,下片云:“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周氏所谓“江陵旧事”者何?杨琼又何许人也?《疆村丛书》本《片玉集》陈元龙注曰:“杨琼事未详。”唐圭璋先生早年所著《宋词三百首笺注》于陈注之下补注曰:“白居易诗:‘就中犹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谢公。’”据此,杨琼似指某歌妓。然而唐先生的补注至此而止,  相似文献   

8.
曾看到一位老师板书“悬梁刺股”一词时,错把“股”写成了“骨”,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这位老师微微一楞,故作轻松地说“怎么错了呢?不是刺到了骨头吗?”学生叫了起来:“不是刺到骨头,而是刺到大腿。股,大腿。”教师微笑着改了过来,继续教学。教师怎么对待书写错误?是马上改正,还是引导一番?这位教师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帮着挑错,既很好地解决了“错误”问题,又使学生对这个词的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一定会在脑海里深深地印上了“悬梁刺股”这个词的写法。这位教师巧妙地化解了“错误”,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捧看《几何》书的同学,可能曾经想过或者正在想着:“几何”是什么,为什么叫“几何”? “几何”是研究图形的数学,“几何”二字在汉语中就是“多少”的意思.在我国古代数学书中,所列出的数学问题的最后,几乎都有“问×××几何”,例如,《九章算术》第16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答:6步)又如,《孙子算  相似文献   

10.
闲话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每篇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其中起股到束股四部分是议论的主体,每部分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亦称“时文”、“制艺”等。八股文的考题主要摘自《四书》,所论内容也要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允许自由发挥,因此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但直到1901年废除八股文,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文体,采用时间长达数百年,影响之深远,恐怕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那么,如何看待八股文呢?  相似文献   

11.
读元词札记     
一、张玉孃及其词浙江女词人张玉孃, 《浙江通志》、《松阳县志》等说她是宋代人。《四库全书总目》等则说她是元代人。唐圭璋先生四十年代在《文艺月刊》第六卷第四期上曾发表过一篇论文《宋代女词人张玉孃》?罄丛谒匦略霾垢谋嗪蟪霭娴摹度未省分腥疵挥惺照庞駤? 而是将张玉孃收入 1979年出版的《全金元词》的“元词”中。可见唐先生先前认为张玉孃是宋代人, 后来才确定张玉孃是元代人的涫? 在张玉孃《兰雪集》中有一首《王将军墓》诗, 诗的序说: “宋王将军, 名远宜,松阳人。宋亡, 与元兵战于望松岭, 死之, 遂葬于此。”由此…  相似文献   

12.
徐复观先生乃唐君毅先生之挚友,两人相交超过30年。唐先生逝世后,徐先生在不同文字中对唐先生都有所描绘,对唐先生的学问及行事做人方面的表现,均推崇备至。徐先生并谦虚地承认唐先生在学问上对他多所启迪。然而,徐先生"好而知其恶",指出唐先生投稿至《民主评论》的文稿也许太长了一点,文字也艰涩了一点,深盼唐先生能写些轻松、浅白的文章,以方便接引后学。  相似文献   

13.
在殷代的甲骨卜辞中,有些“唯”字出现于句首或句中,它的意义不实在。还有一个“惠”字也常出现于句首或句中,其含义也比较空虚。关于这种“唯”与“惠”字,前人说法很多,唐兰先生认为这种“唯”与“惠”字都是语气词(唐兰《天壤阁甲骨文考释》三○至三四)。唐先生这种说法,已经被语言学界所承认。  相似文献   

14.
勾股容圆     
“你知道勾股容圆吗?”一位初中生回答说:“不知道.但我喜欢勾股定理.”“你能证明勾股定理吗?”他想了想,怪不好意思地说:“不会.不过,这是老师的事.”……还基于其他原因,迫使我写《勾股容圆》这篇短文.  相似文献   

15.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琐忆》中的这一句话,常常是教学中教师不肯轻易放过的一处。它是把握“第一次谈话”内容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抓住了,切进去,前前后后的内容都拎得起来,整个内容就活了。“意料之中”的是什么?“意料之外”的是什么?《教学参考书》这样说;“‘意料之中’,指鲁迅一句快捷的‘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使作者的误会加深,以为要‘挨他几下了’;‘意料之外’是鲁迅不仅没尅他,反而对他亲切得象一家人一样。欲扬故抑,大起大落,使鲁迅‘平易近人’的形象更加突出。”《教参》注意到了文章表达上的抑扬之笔,只是解释显得勉强。把“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生硬地分成“抑”与“扬”这对立的两个方面,这近于机械。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这一解释的牵强之处。文章紧承着是这样一些话:“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这里,意思与上句接得很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雪》词的发表 ,与唐圭璋先生遭受“中央大学”解聘一事 ,从表面上看 ,这是互不搭界的两件事。其实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 ,后者是前者引发出来的 ,而且成为唐先生埋藏心中的隐秘 ,直到晚年才吐露出内情。1 988年 ,年迈体衰的唐先生准备写一份遗嘱 ,并委托我为执行人之一。为此唐先生多次和我谈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生平往事 ,其中就有被“中央大学”解聘的内情。他非常清晰地回忆当时的种种情景 ,仿佛又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1 945年 8月 ,毛泽东主席偕同周恩来等从延安到重庆 ,与国民党政府蒋介石进行和平…  相似文献   

17.
翻开历史的垃圾,留下老投降派的肮脏印记;《俺们的春天》隐藏什么秘密?一股股令人恶呕的臭气!什么“昨夜的温存”,什么“朦胧”的睡意;道貌岸然的“左派”、“理论家”;当年的艺术趣味竟如此低级!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外兴起一股将《易经》与现代自然科学挂钩的热潮,究竟《易经》与现代自然科学有无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看待当前的“科学易学”热潮,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新儒家中,牟宗三先生看中船山的历史哲学,认为蕺山是宋明理学的殿军,故牟先生对于船山学总是忽略之;徐复观先生的精神则放在先秦及两汉;相对于此,唐君毅先生对于船山学很能有其相应的理解,故唐先生的船山学值得探讨。唐先生并不强调宋明理学的分系,认为张子与船山为气论一派,而不同程朱陆王。唐先生的船山学,重视船山的天道论与人性论,船山特重人成,故吾人亦谈唐先生对于人道论的阐发。此文中,唐先生并未引船山原文,主要就其心中的船山印象作一发挥,然大致可以看出,主要是以《张子正蒙注》为背景所作的论述。《张子正蒙注》谈变化气质、气质之性,船山亦有文字诠释之,而唐先生能分别出张子与船山所重注之性之不同。依此吾人把唐先生此文作一分析与探讨,以见唐先生所侧重的船山学之面向。  相似文献   

20.
寻找一本书     
曾经听过一场名为“寻找一本书”的讲座,主讲人是位从美国留学归来、小有名气的青年学者、教授,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教授一上台,就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都阅读过很多的书,有谁能在读过的书中,挑出一本你认为对自己一生都有用有价值的书,告诉我书名吗?”一本对“一生都有用有价值的书”?看起来十分“简单”的一个问题,可是,我还未曾思考过。那么多的书,是哪一本呢?我陷入了沉思。是《伊索寓言》吗?或者《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抑或《西游记》、《水浒传》、《隋唐演义》的连环画中的某一本?这些书,的确陪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