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生物多样性到基因的“世纪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颖川 《学会》2001,(5):6-8,11
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 ,也是濒危动植物种类相当多的国家。虽然已经采取了许多挽救生态环境的措施 ,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生态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国家之一。当前 ,基因工程的兴起 ,引发了一场基因的“世纪之战” ,加剧了对生物资源的争夺。有“基因黄金国”之称的中国 ,自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国际基因巨头纷纷登陆中国 ,在中国这一“巨大的基因资源库”展开了一场基因争夺战  相似文献   

2.
耶方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逻辑思想极富创造性和预见性,是20世纪诸多逻辑理论的思想渊源;二是他的逻辑著作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清末民初,西方逻辑第二次传入中国,耶方斯的逻辑著作是该时期传入最为完整和系统的西方逻辑著作,也是最早传入现代逻辑内容的西方逻辑著作。从传播内容和途径上促进了西方逻辑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完整性,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逻辑研究、逻辑教育和中国本土哲学的发展,是西方逻辑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卡尔·冯·林奈是瑞典生物学家、近代动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创立了动植物命名法则"双名法",提出生物分类的阶层性,并按物种多少和亲缘远近依次分类,著有《自然系统》《植物属志》《植物种志》等著作。他的肖像被印在100瑞典克朗纸币的正面,林奈学会为纪念他而设立,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被保存在学会,美国芝加哥大学内还有他的全身雕像。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内陆高原湿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本文从学科类角度分析了我国内陆高原湿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郑兴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2):38-39,41
金融业因其具有特殊性质,是我国受监管最严厉的行业,这说明强化金融监管已成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当务之急。金融监管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之一。西方国家在长期的监管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技术。通过比较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就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助于我们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物能源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普遍选择,也是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巴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生物能源生产国之一,了解其整个生物能源产业的演化过程对于更好地借鉴其经验教训尤为重要。文章详细研究了巴西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并系统分析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政策变迁。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的冲突,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的理论,这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中国史观也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视角。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变革的过程,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是在这种冲击下的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麋鹿,大熊猫,扬子鳄都是特产于我国的珍稀动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它们为来华西方生物收集者所发现,并谋取标本和活体送回欧美,这些动物以其特有的科学和美学价值迅速引起西方学术界的注意,该文对西方人近代在华搜猎这些动物的情形及有关的早期研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课堂展现给我们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中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的责任。本文阐述了森林生物多样性、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遭破坏情况及保护措施,呼吁全人类热爱生物,保护生物。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空间观测与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全球变化正在对人类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是受全球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影响全球变化过程的重要国家之一,而且也具有世界上比较典型和独一无二的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区,如高海拔地区、干旱蛳半干旱区、绵  相似文献   

11.
王筱 《华夏星火》2013,(4):18-19
年初刊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强调要提升生物育种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主要农林动植物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这一规划的出台势必将推动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 生物育种时不我待 2月28日,"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是为响应国务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的发布,推动我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和产业化进程而举办的.论坛主席许智宏院士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了发展生物技术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当前我国面对的时代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SPS措施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植物卫生检疫(SPS)措施是世界各国为了维护国民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以及保护动植物的安全,对进口产品制定的一系列强制性标准的措施。但是,由于采用的检疫方法在不同国家的差异,抑或其他技术的原因,SPS措施可能会影响特定商品输出到某些国家,从而引起可能的贸易壁垒和国际贸易纠纷。这时候,SPS就成了一种非关税壁垒。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应对其他成员国实施SPS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采取有效对策扩大农  相似文献   

13.
保育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综合,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濒危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由于自然与人为等原因,植物种质的消失日趋严重.因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刻不容缓,而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代西风东渐,在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的同时,人们的婚恋观、择偶观与两性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近代社会兴起的重要婚介方式之一,征婚广告最直接地反映了这一变化。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刊物之一,《大公报》刊载的征婚广告自1902年以来便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刊登数量不断增多。同时人们对新式婚姻、男女平等的追求成为近代《大公报》征婚广告呈现的主流思想。自古以来,婚姻乃是人们生命中的大事,也是关系国家政治的大事。所谓“合二姓之好”“对祖宗负责”。  相似文献   

15.
近代历史建筑遭受了许多战火的波及,变得残缺不全,因此有些近代历史建筑损毁的程度甚至比某些古代历史建筑还严重一些,我们国家是非常注重历史传承的,因此一直以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复和维护这些近代历史建筑,国家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延续传承,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铭记住历史的教训,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9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计算的,所谓的近代历史建筑自然也应该从那个时候开始算起,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清楚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的入侵让他们肆意地破坏我们国家的一切财产,当然也包括建筑,我们的修复工作同样彰显了我国如今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生物海盗现象造成我国遗传资源流失严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仅要保护遗传资源利用者所获得的技术成果,而且也应保护遗传资源提供国的相关权益。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应建立知情同意、惠益分享和信息披露制度维护我国对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  相似文献   

17.
北京宽耳蝠     
毕役 《百科知识》2009,(17):31-31
最近,我国各地生物名片的评选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这些生物名片上的动植物形态各异,有的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则是人们尚不十分了解的珍稀物种。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进入到21世纪,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流日益频繁,且规模也日益扩大,程度日益加深.外交事业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外交的得当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各国的生死存亡.而外交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外交机构的合理与国家政策.本文就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作一简要概述,使读者了解到近代中国外交事业的艰苦曲折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人追求民主是以群体即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为起点和归宿的.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没有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就谈不上争取所谓的"人民的权力".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决定着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又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它只能是一个由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去探索去奋斗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从魏源到孙中山,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和追求是在谋求自强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西方侵略者的炮火震撼下开始的,因而,带有非常强烈的"救亡"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主要国家纳米科技发展前瞻/部署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调研和分析了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发布的35份纳米科技战略计划和报告。首先,从投资力度、科研人员、研发重心、平台建设、教育等角度分析了各国发展纳米科技发展前瞻或部署的共性。其次,鉴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分析了各国前瞻/部署的总体方向和实现目标的异同,主要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欧盟、澳大利亚及中国在纳米科技战略部署上的特色和侧重。最后,通过对纳米科技发展前瞻/部署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将获取的35份报告中涉及的研究方向按照生物、环境、能源、器件与制造、测量、仪器设备、标准与安全等7个领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国较为重视纳米生物领域的研究,此领域在各国的纳米科技战略计划中多有涉及,而纳米标准与安全的相关研究战略则在较少国家的纳米战略计划中被提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