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有两个最为复杂的概念。一是"文化",因为文化是多元的,多视点审视、界定"文化",难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即"人",因为人类是文化的、社会的高级动物,"文化"是"人的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一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呼唤文化学的建设,经济全球化的形势需要文化学的面对。  相似文献   

2.
肖坦 《职业圈》2014,(2):6-7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可以被解释为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始终处以领先地位的“核心专长”。这种核心专长,我以为不是“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能够担当的,历史证明,是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着人类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软实力只有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才有根,才给力。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就是把企业文化视为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手段,从而误导了管理者。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态是文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包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主要考察在人、社会、自然之间互相关系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有的学者把文化生态称作“文化土壤”。小说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诸因素对整个文化,或者对小说的生态的决定不是直接的,不像对人本身那样随时身感神受,中间有若干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主要是“人”,即人在自然、社会制约下所创造的固有的历史文化和当时的思想意识、哲学精神、审美兴趣、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中国古代在六朝时兴起的“说话”艺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元平话小说,地域范围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但不能说黄河及其自然生态是“说话”、“平话”生成的直接决定因素,而是在黄河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之上所形成的大陆民族文化、农业社会文化和宗法制度文化等。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拟定以下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的生态。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之一。其中,宗教文化对于洞察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 更有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文化传统现象中,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悠久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与人类文化在同时期形成,也是人类文化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在某些特定时期或特殊的文化领域里,宗教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直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例如,宗教文化对古代音乐艺术、建筑美术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外许多建筑艺术的典范,是在宗教的殿堂里  相似文献   

5.
史燕 《职业圈》2011,(17):96-96
一、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正如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和斯但纳在《人类行为:科学发现成果》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激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足的需求而告终。因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6.
翻开人类语言史,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是:文化。文化,这个无网之网是世界与人生的巨大包容体。然而,对于文化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个文化之网,以及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形态等,一直是人类探讨的重大课题之一。面对汗牛充栋的文化研究资料,再来苦思出一个文化的精确定义,或许有其价值,但未必是文化深入研究的最佳通道。与此相通的是,我们难道不可以问一句:什么不是文化呢?是的,文化概念的界定往往表现为一种文化观念,而观念的价值形态的不确定性则往往是文化研究歧义所在的根本。 难道文化研究已无路可走?比较文化的兴起似乎给文化研究打了一针强心剂——在中国,在西方世界,以异域文化为参照的思想系统正在显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文化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作为一种前提,加之文化范围的无所不包,使此类比较文化产生了更多的歧义,墨子的“一人一义,十人十义”可作为对这种纷乱状态的最好诠释。面对文化研究如此的“多义性”,我们是否能找到牵系文化乃至比较文化的至关重要的“神经”呢?  相似文献   

7.
马平 《生态文化》2013,(5):42-44
人们在鞭挞不人道、不道德的恶人恶行之时,往往斥之为“禽兽不如”,称之为“简直就是牲口”。笔者以为如此比喻有辱动物,因为面对曾经是人类朋友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以及人类饲养的牲畜和家禽——人类应该自愧弗如,无地自容。远古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靠猎捕兽类、鸟类、鱼类,  相似文献   

8.
任敏 《文化学刊》2023,(4):81-84
贝都因人是闪族人的一支,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特有的文化属性傲立于亚洲和北非的沙漠之中。在贝都因人生活、生产活动及征服运动中,骆驼与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骆驼与马是贝都因人文化重要的承载者,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文明交往的文化符号。同时,骆驼与马共同构成了贝都因文化的历史缩影。象征人类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考察人类社会、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视角。基于此,本文旨在以象征人类学的视角探究历史上贝都因人与骆驼、马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考察游牧民社会文化的重要一隅,同时为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寻求“回归物本,人文生态”的价值意识与人类共识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物态文化是大学人在校园内建设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园林绿化和人文景观,文化活动场所及传媒设施,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等等。大学物态文化建设是大学人有目的的行为,它源于大学人的文化自觉,出于对大学内涵和意义的深刻认识。高校博物馆既是人类文化文明发展的轨迹和学科专业知识的载体,又是大学物态文化建设的主要标识。以博物馆为依托建构大学物态文化群为大学物态文化建设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谭震 《对外大传播》2006,(12):10-12
在首届跨文化传播论坛中,来宾和听众主要是传播业者或文化学者.陈奇伟作为跨国企业的潮头人物在整个论坛中十分引入注目。论坛后,记者采访了他。这个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最高长官”以他的敏锐和温和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说:“文化需要作为产品来经营。” 他说:“我认为中国文化就是中国13亿人的行为。” 他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让女儿学习中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神话不作“广义”和“狭义”之分,神话的范围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决定的,即它只是人类“童年”时期产生的一种原始性的、真诚的幻想形式的文化结晶;马克思关于它们是“不自觉的艺术加工”的论断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田齐 《职业圈》2014,(17):35-35
“廉洁”指不损公肥私,不贪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  相似文献   

13.
引言文化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性的。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有关文化的定义目前已达200多种。文化定义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  相似文献   

14.
《乐记》不仅肯定了人类拥有的宇宙精神,而且还把宇宙精神转化为人类精神,把满足和谐社会的需要,视为乐的最高价值取向,对文艺提出了应有的更高要求,并由此出发,阐释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对禽兽的审美能力给予了直接的否定,认为“惟君子为能知乐”等,倡导礼乐文化对“口腹耳目之欲”的超越。在人类社会进化史上,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永远体现着人类的文化化或文明化的主题,而这一主题的本质内涵,恰恰在于人性对动物性的超越。《乐记》倡导人对于动物性的超越,用礼乐文化来修身养性,“以道制欲”也就成了重要的人生乃至社会主题,以促进人类理性和感性的统一,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外宣图书有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中国人的故事。因为,人物的命运和经历能触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海外受众能够从中挖掘社会的更广泛的信息。所以,给“老外”讲中国人的故事这一活题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乐黛云在《文史哲》2008年第3期《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中撰文指出:中国人长久以来,强盛时以“大国心态”傲视他族文化;贫弱时,或自卑投降或演变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因此,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自觉首先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因为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认识一种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和种子。但是,一种文化只有种子还不行,它还需要发展,需要开花结果。传统失去了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定位和意义1.文化的释解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观、信念、理想、追求是息息相关的。我以为:文化从抽象的讲就是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一般字典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发展到今天从文化的范围来讲,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曾较早的阐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18.
文化力作为人化力量的集中体现,它的作用是随着人类的实践发展和社会发展而变化的,特别是文化力的核心要素——人在生产实践中是不断变化的。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在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变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这使得文化力始终随着人类的实践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支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经济生活也不例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中国经济主体的被动性国民经济主体应该说是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类自身生存状况,主要靠人本身。然而,儒家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命”成了人之外而又主宰人的主体。人的经济活动被认为是不屑一顾,不知天命。孔子说,富裕如果是可以追求的,那么为人赶车他也不在乎;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我行我素,任其自然吧。言外之意,富贵在天,并非人为。  相似文献   

20.
闲聊苍蝇     
苍蝇是人类的大敌。别看苍蝇长得小,因为它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有人的地方就有苍蝇的存在,没人的地方也有苍蝇的存在,同人类生存在同一环境中。是携带病原体最多并能传染给人类的害虫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就有苍蝇的份儿。所以,苍蝇被列入“四害”之一,而且好像还是位于首席。所谓的“四害”(除了麻雀后来被“叛”,不在“四害之列),其实主要都是针对人类而言。而这几害又都是些虽小祸害大的小昆虫、小动物,像什么苍蝇、蚊子之类,最大个儿的是老鼠,也大不到哪儿去。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一是都“小”;二是都不厌其烦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