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什么是“词汇”?词,就是词语,汇,就是总汇、总和,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是指一种语言的词语总和,“鲁迅的词汇”“《雷雨》的词汇”是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把”字句研究张洪超,李庆新“把”(“将”)字句产生于近代汉语的前发展阶段。发展到明代,“把”字句的使用已接近现代汉语的“把”字句。《红楼梦》是十八世纪即近代晚期语言的代表,使用“把”字句凡1886例。①从这些用例中,既可以看出近代汉语“把...  相似文献   

3.
贵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颇多.训释这些疑难词,有益于训诂学、词汇学的研究与词典的编纂,同时也有利于贵州契约文书在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献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拣盖”“借日”“转日”“加日”“存日”“骗害”“代书人”“授笔”“请代笔”“度用”“远永”“远远”十二例贵州契约文书中的词语在《汉语大词典》 《近代汉语词典》 《近代汉语大词典》 《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未见收录,因而训释这些词语,对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方言词语注书释词,这是传统训诂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语言学已经发展到了九十年代的今天,这种方法究竟还有多少实用价值,这是语言工作者们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李行健、[日]折敷濑兴两位先生在《现代汉语方言词语的研究与近代汉语词语的考释》一文中指出:“对近代汉语词语的考释历来习惯于用排比例句,分析、归纳词义的方法对疑难词语作出解释。其间往往忽略了用今语(现代汉语方言词语)以证古语,以致对宋元以来的白话著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发展史上,清代处于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尤其是中晚期,在剧烈的社会变化和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影响下,汉语中产生了大量新词语、新词义,及外来词的输入、旧词的隐退、同义词的形成等等词语过渡的复杂现象,这些在清代笔记中有突出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使用频率很低,而且只作为语素出现在词语里。但是“引”在河南长葛方言中却运用丰富,大多是从近代汉语继承而来,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代汉语中的一些俗语词,常常无旧注和专书可供查考,这些词语往往保存在活的方言里。笔者现将所注意到的家乡方言词语和近代汉语相关语料做一简单比对,探讨其在近代汉语俗语词考释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元明口语词属近代汉语范畴.近代汉语的时限,一般认为是从唐五代到明末清初.这一阶段含有大量口语的著作所反映出的语言特色,与先秦两汉的语言有较大差异,与现代汉语也不同.但是,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和语法现象却已在近代汉语中初见端倪,那时常用的一些词语(特别是口语词)至今仍大量保留在汉语方言中,现列举九条一般大型辞书失收或释义、举例不够详备者.加经排比阐释.目的在于以活的方言材料来印证这些宋元明语词的意义.这里所说的方言主要是笔者所熟悉的黔南话.巴得 巴不得—盼望,期待,动词.  相似文献   

9.
成都话中的语气助词“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是成都话中重要的语气助词,近代汉语中也有一个语气助词“在”,二之间有 可分割的联系。应在研究中把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言言紧紧联系起来,追溯现代汉语语言现象的源流,这种溯源性研究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占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2月29日发布《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这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A系列名义发布的第一个“软性”规范。该词表的研制工作历时10年,所收词语经过2.5亿字海量语料的检测。所收词语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华词典》等的词条以及厦门大学新词语语料库等进行比对,并查验了所收词语在谷歌、百度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0.语言是渐变的,语言的发展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的方式来完成的.由古代汉语发展成为现代汉语,中间必有一个新旧交替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称为近代汉语阶段.明末白话小说“三言二拍”,是以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语言属近代汉语范畴.它与现代汉语已相当接近,但还是可以看出,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若干差异,这种差异为研究古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过渡性的语言资料.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表示“用鼻子去嗅”义用“闻”,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嗅”。从人们语用心理因素和语言系统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闻”和“嗅”用法演变、替换的内在动因目的是为研究词语的演变、替换提供活体观测。  相似文献   

13.
李欣 《文教资料》2013,(21):15-17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修辞的“巧妙配合”着眼于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本文分析了词语修辞与语言美的关系,结合汉语实例,论述语言修辞的“巧妙配合”.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是共性和个性的组合体。语言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因为这些时代性的变化,加之各地方言的影响,现代汉语的词语才充满了个性。这些个性与我们语法通则中所体现出的共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推动并且发展。本文以一期《小说月报》为例,并参照黄伯荣和廖旭东版所著《现代汉语》(增订三版),着重讨论分析语言的个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连大学学报》2019,(2):65-71
贵州契约文书数量众多,词汇丰富。如"栽手""栽主""佃主""当主""借主""断主""补主""塚""棺""墱""坉"等11例词语或其新意义在《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未见收录。训释这些词语,对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是近代汉语的初期,<唐五代语言词典>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唐五代时期语言面貌的断代词典.共收词语4500多条,以唐五代出现和使用的口语词、方言词为主,也酌收一些唐五代的名物词和其他方面的词语.但是,有些实际上早在汉译佛经中就可以找到它的源头.以<唐五代语言词典>所收部分词语为例,对<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与汉译佛经有关的16个词语进行比较,对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作简单的梳理,以求对近代汉语词语研究提供语料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语的产生及规范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母词语是汉语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外来语,目前,它在汉语中的使用呈现飙升的趋势,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使用形式混乱的现象,如不规范使用,势必影响科技信息的理解、交流和汉语汉字的信息化发展。汉语中出现的字母词语可以统称为“汉语字母词”,字母词语的产生和传播渠道也多种多样,我们应当以宽容的态度看待这种语言现象,在“明确、普遍、必要、简洁”的原则下规范地使用字母词语。  相似文献   

18.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始于词语考释.近十余年来,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种类繁多,大致可概括为断代词语通释、专书语言词典、专类语言词典和断代语言词典等.考察这些词语训释专书,可以从宏观上展示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细心的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继续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门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代汉语”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汉语”及其特点马孝义一、“当代汉语”的提出按照历史二分法,汉语可以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它包括古代的文言,也包括古代的白话;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它应包括从“五四”时期到当今所使用的汉语。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考查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有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现代汉语的字形、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恰当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等能力。下面分别对各小题作一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