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竞技武术套路长拳演练与音乐融合,是套路结构的一种升华,通过音乐的音韵演绎武术的神韵,充分表达武术内在的含义。音乐在套路长拳演练结构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使长拳在演练过程中显得丰满、更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长拳在选配音乐方面提出了选择音乐的基本条件与建议。文章从关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竞技武术套路长拳中的形式美、意境美和技击关,并从服饰和音乐等方面对竞技武术套路长拳的美学创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音乐在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力,增强武术表演的艺术欣赏性,提高武术套路整体审美观,提高演练者与观赏者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力。在武术套路编排中运用音乐时应注意根据拳种类型的特点选用音乐,根据武术运动员的技术风格特点选用音乐,音乐的节奏要与动作的节奏一致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竞技武术套路配乐是我国武术比赛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预示着今后武术套路比赛与表演的走向。音乐的选择、音乐与动作节奏的和谐统一将是决定武术比赛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武术套路的训练中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风格特点、不同运动项目来选择不同的音乐,使套路演练的表现力能达到音韵和神韵的完美结合,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武术课堂教学进行了阐述,就如何提高课堂武术套路教学的魅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武术套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事项或建议:应注重基本功教学和兴趣的培养,演示领做为主,注重直观教学;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讲解动作攻防特点,突出不同拳种的技击风格;利用小组比赛;讲解动作攻防特点,突出不同拳种的技击风格;应用音乐的感染力等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和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志雷 《体育师友》2010,33(5):60-62
分析技击和武术套路的关系,包括技击在武术套路中的表现方式,技击赋予武术套路的功能,以及技击与武术套路演练、教学、创编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武术应以技击为主要特点。而现在的武术运动对技击的意义不够重视,武术训练只是套路的训练,武术比赛主要以套路演练为主。武术套路与实战脱节是最严重的问题。中国武术要走向世界,必须注重武术的对抗比赛。  相似文献   

7.
套路演练的表现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各类武术套路比赛,我们发现运动员表现力水平的不同对其运动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翻阅各类武术教材却很难找到关于表现力的论述。那么,表现力是否存在于武术套路运动中呢? 武术界自古就有一种片面的“惟技击论”。认为武术产生于技击,因而武术即搏斗技术,并由此斥追求演练效果的武术套路为“花拳绣腿”,失去了武术之本源。正因为“惟技击论”以“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作为排斥武术套路追求演练效果的理论依据,因而使人们回避对表现力的研究和实践,束缚了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时代对武术套路的需求特点,论述了攻防技击性在武术套路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武术套路的攻防技击性,并且使之与艺术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使武术套路得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凡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9-219,221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影响无数套路演练风格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武术套路运动的演练风格是对中国武术传统项目的最佳展现,是武术套路运动员个性的表现。武术套路运动员正是通过独特的风格特性而将异彩纷呈的武术套路表现的淋漓尽致。重视对武术套路风格的把握是“现代武术套路”培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套路是演练者与观赏者之间的武术审美之旅,但长期以来武术技击本质论限制了对套路审美特征的认识与探索.研究认为:武术与舞蹈同源是武术套路艺术之根;武术套路不是便于记忆的技击术,也不是技击初学之门,而是运用技击元素的艺术创作;动作名称的想象以及“对手”的不在场,体现出武术套路已从技击走向审美;形似、不似、不似之似构成了武术套路审美的3个境界;武术套路超越技击的现实性、功利性、工具性,进而达到一种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1.
武术团体操是武术作为民族传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武术团体操的编排要迎合主题,反映民族化特色。在内容创编上,要从实际出发,由参加对象、武术类别、图案、道具、场景、音乐等而确定:武术团体操的排练应从动作规格、攻防技击性、整体演练风格入手,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的武术学习和实践,对现代武术的表演艺术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武术表演中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武术运动自身具有可欣赏的艺术价值、武术表演中的服装和器械可增加其艺术性以及表演中音乐的运用提高了其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与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和原则,认为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不能脱离武术的本质特征,保持武术的本质特征是武术继承的关键;武术的功能是武术赖以发展的源泉,武术套路创编的原则应根据武术的功能来确定。  相似文献   

14.
峨嵋武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传统底蕴深厚。作为与少林、武当并肩齐步的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的峨嵋武术,其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而禁锢其发展的顽疾有三:(1)缺乏市场意识,思想解放不够;(2)缺乏市场组织,规模经营不够;(3)缺乏团队意识,整体联动不够.使峨嵋武术走出困境,发扬光大的对策建议:(1)加强武术行业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3)建立峨嵋武术发展专项基金;(4)武术产业与其他服务业有机结合;(5)进一步优化传统,大胆改革,适应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国际化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辉 《体育学刊》2006,13(3):58-60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1)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2)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3)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4)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必须注重武术内容的整体传播.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武术纷繁复杂的内容.体系影响了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没有进行“品牌传播”.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武术旱日实现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于淑华 《冰雪运动》2010,32(1):25-29
现代冰上舞蹈的创编中,融入各国文化与民族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在冰上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对于提高我国冰上舞蹈的比赛成绩、促进世界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中华传统武术与民族舞蹈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提出冰上舞蹈运动员在设计与表演中应从内容的来源、节奏的表现、舞蹈的编排、风格的展现等方面借鉴传统武术与民族舞蹈的元素,利于其用精彩的技术动作,深情地演绎出故事情景与音乐感受,使音乐表达与节奏的配合谐调、优美,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征服观众与裁判。  相似文献   

18.
李俊卿  郭兰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73-574,590
中国武术蕴涵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圆为美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普遍遵循的原则.通过研究表明圆是武术的哲学理论基础;圆在武术动作中广泛地存在和应用,提出圆美艺术现象是武术动作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动作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峨眉武术是中国著名的地域性武术流派之一.历史上的峨眉武术曾受到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各种文史记载和武术典籍中寻找在峨眉山武术发展中的少林武术的影子,证明历史上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对峨眉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峨眉武术也正是通过学习和吸收少林武术,并在巴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田野考察法,从体育人类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客家武术文化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客家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及文化传统,武术与舞狮、宗教信仰等民俗文艺的结合,使客家武术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客家武术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