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春杰 《声屏世界》2013,(10):86-87
在2013年上半年卫视频道整体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东方卫视逆势上扬,以"栏目、电视剧、新闻"三驾马车为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广告主打造一个强力的广告传播平台,上半年东方卫视完美展现了一线卫视的大家风范。抢占省级卫视一线阵营2013年上半年卫视竞争越发激烈,东方卫视在广告经营和频道收视上力争上游,向大众证明频道发展创新的实力和决心。根据美兰德调查显示,东方卫视覆盖全国9.28亿观众,建造了庞大的全国传播渠道通路,在全国卫视有线网覆盖位居省级卫视第一。基于这种强大的传播通路支持,东方卫视的收视一直处于高速上涨,继2012年全年黄金时段收视位居第四后,  相似文献   

2.
传媒数字     
《现代视听》2012,(9):2-3
全国有线电视数字用户突破1亿"TV地标(2012)"中国电视媒体覆盖传播力调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有线电视数字用户已突破1亿,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达62%。安徽卫视被评为"TV地标(2012)"电视媒体覆盖传播力第一名。江苏、浙江、深圳、北京卫视分列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二至五名。天津、重庆、甘肃卫视获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最具成长性频道,云南卫视获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最具地域特色频道,山东齐鲁频道获最具覆盖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罗朝辉 《视听界》2010,(1):82-85
2004年底,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北京卡酷动画卫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湖南金鹰卡通卫视上星播出,这三个频道因此成为省级上星少儿类频道的开路先锋。时过5年,这三个频道代表的省级少儿类卫视阵营发展状况如何,在收视上有何特点,在全国众多的上星频道中是否赢得了一席之地?本文将通过这三个频道2009年1-8月在35城市的收视表现作解答。  相似文献   

4.
张丹  温洪泉 《声屏世界》2005,(10):48-49
2004年.随着一些省级卫视频道品牌发展的初见成效,再加上数字电视平台的建立,电视资源集约化整合,电视观众分众化趋势的来临,各大省级卫视纷纷改版,迈出了深层次频道变革的步伐。而重庆卫视在这次改版浪潮中.以定位为“中国公信特色频道”为突破口,从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凭借其优秀的自办栏目和科学的编排及其独特的定位成就了重庆卫视覆盖排名全国第六、西部第一的辉煌。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2004年5月后,重庆卫视西部地区收视持续增长,多项指标西部排名第一;2004年6月后.重庆卫视涨势迅猛,全国夜间收视一度跃居省级卫视第四;重庆卫视在26个中心城市入户率超过60%,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人户率与本地频道相当。  相似文献   

5.
省级卫视竞争应该说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媒体竞争,只有中国有如此多的省级电视上星播出,这些卫星电视既承载宣传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又是本省电视走出地域,参与全国市场竞争的主体。鉴于其重要地位,各省均不敢小视上星频道的作用和影响力,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原来只把上星频道作为一个展示窗,近年也纷纷加入省级卫视覆盖大战、收视大战、广告大战之中。经过十年以上(大部分省级卫视是1997年前后上星播出的)的持续角逐,进入一个新的十年之际,省级卫视间竞争呈现怎样的态势?今后的发展走向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6.
省级卫视具备覆盖全国的技术能力,但多数并没有实力争夺全国市场;它们更多地是在区域范围内寻求市场领袖地位.本文旨在探讨为什么要选择区域营销,怎么施行区域营销策略. 现在,省级卫视的发展呈现三种趋向:一种是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依托强大的节目特色、资金优势、地域优势和传播优势等做综合性的电视频道与中央级电视台争夺全国的收视份额;另外一种是以旅游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频道,他们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局限性而走上专业化道路,依托某种优势资源,在特定的节目和分众面上在全国立足;第三种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以贵州卫视等省级卫视为代表的综合频道,在区域范围内寻求市场领袖地位,以获得市场的认可.在省级卫视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采用区域营销的竞争策略倒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当今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对电视而言,在国内,中央电视台继续其“一家独大”的地位,省级卫视群雄逐鹿,凭借上天、入地的传输技术,跨地域传播,进军全国市场,蚕食本地广告市场和收视份额。但在传播内容上却千屏一面,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省级卫视在全国频道收视份额中能超过1%的却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媒体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大变革时代。从全国来看,央视、省级卫视及地面频道基本上瓜分了全国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作为处于第三级的省级地面频道,既没有央视和省级卫视的覆盖,也没有城市电视台与百姓生活的贴近性,被称为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使各个省级卫视频道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从客观上也为全国省级卫视还原媒体本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传播平台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笔者认为,省级卫视频道要善于抓住这次国家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机遇,遵循媒体发展的自身规律,并勇于创新出新,既要注重内容产品的生产,也要把频道本身作为一家品牌企业来经营,既要注重内容生产,也要注重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卫视争夺收视版图的一大利器。而对于在收视覆盖和经济实力上均不如省级卫视的地面频道而言,在强大的冲击下,是坐以待毙还是勇于创新?根据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百变美人计》真实案例,分析节目改版对节目风格的影响,为地面频道的发展和突围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14,(1):16-17
在国内电视圈内,江苏卫视与湖南卫视都属“巨头”级别。湖南卫视被业界公认为电视改革创新的前锋和省级台的“领头羊”。江苏卫视2007年前的全国收视及综合排名还在5名开外,近年来奋起直追,步入三甲之列,一些节目和时段的收视排名常超越湖南卫视,名列全国第一。就节目创新、频道运营能力及整体规模、实力而言,两大卫视已相差不大,在省级卫视群落中堪称双峰并峙、二水争流。  相似文献   

12.
余霞  王念 《报刊之友》2011,(12):72-74
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电视既要与同类媒体竞争,又要与其它种种媒体竞争。在此背景下,江苏卫视确立情感作为频道定位经营与发展策略。本文从江苏卫视的频道定位和内容设置特色,情感对全国观众收视动机和收视效果的影响,以及情感特色的广众定位三个方面对苏卫视选择情感定位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为其他卫视频道的经营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电视传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省级电视媒体,纷纷把上星频道作为跨地域发展、实现全国扩张的突破口和本省对外的"名片",进行大力度的机制改革,整合资源,全国卫视版图不断被改写。省级卫视因拥有上星、覆盖权,又因其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4.
余霞  王念 《今传媒》2011,(12):72-74
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电视既要与同类媒体竞争,又要与其它种种媒体竞争。在此背景下,江苏卫视确立情感作为频道定位经营与发展策略。本文从江苏卫视的频道定位和内容设置特色,情感对全国观众收视动机和收视效果的影响,以及情感特色的广众定位三个方面对苏卫视选择情感定位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为其他卫视频道的经营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卫视频道遇到了新一轮优胜劣汰的较量。卫视的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开拓创新,打造个性化品牌栏目,凸显频道特色,是提高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寻求突破,树立创新典范 (一)选择突破口自首家卫视开播到现在,中国的省级卫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卫视频道急剧增多的筹建阶段,此时的卫视节目以整合本地地面频道节目为主,少有自办节目,频道的地域性色彩较浓。第二个阶段是内容为王阶段,部分卫视频道开始打造自己的节目,比如东南电视台等频道,凭借自己的优势节目迅速在全国打开知名度。现在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品牌创新阶段,各卫视频道开始意识到节目品牌精品化和个性化对频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东南卫视综合分析判断第三阶段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决定独辟蹊径,把新闻制作列为品牌创新的试验田和突破口,《海峡新干线》栏目于是应运而生。 (二)确定突破点卫视新闻节目一向难办。一方面, 省级卫视作为各个省对外宣传自己的主流频道,承担着地方政府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省级卫视必须编播大量的地方新闻,这就使得大多数卫视频道的新闻地域色彩较为浓厚;另一方面,观众往往是根据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收视节目的,而大多数地方新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国家有30多家省级卫视频道,其中大部分省级卫视晚间剧场包括黄金时段剧场和午夜剧场两部分。2007年以来,各家省级卫视结合频道自身特点、观众收视喜好、节假日收视习惯等,对晚间剧场进行了精心编排.对提升收视率起到了积极作用。省级卫视面临央视和地方媒体的双重收视压力,进一步加强对晚间两大剧场的编排和宣传策划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10,(6):16-16
事由: 2009年全国各省级卫视中,覆盖经费达到上亿元的有8家,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级卫视覆盖投入达到1.2亿元。2010年全国各省级卫视均大幅度加大了覆盖力度,计划投入覆盖经费1亿元以上的有9家;另有8家投入9000万元。贵州卫视、江西卫视等一些中西部省级卫视每年覆盖投人也高达8000-9000万元,这笔经费已占全频道成本的三分之一强,使频道难承重负。  相似文献   

18.
10月16日,2013年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在京揭晓。调查显示,电视仍是接触率最高的媒体,高达99.5%,与2012年持平。 这项由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主持的大型调研显示,2013年全国卫星电视频道累计覆盖人口达到496.2亿,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央电视台17个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3个频道的全国累计覆盖人口共计185.4亿;45家省、副省、市级卫视频道的全国累计覆盖人口共计310.8亿。央视17个频道中,一套、二套等6个频道的全国覆盖人口均超12亿;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的全国覆盖人口均突破10亿。  相似文献   

19.
高岩 《新闻知识》2007,(3):14-16
陕西卫视于1997年3月18日正式开播。2001年,陕西电视台与陕西有线台两台合并后,陕西卫视被定位为主打频道,重新调整了频道发展思路,并对落地覆盖工作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财力、物力投入。陕西卫视现覆盖28个省会城市,240多个地级城市,收视人口、收视率在西北地区名列首位。全国收视人群持续保持着“三高”特性(高学历,高岗位水平,高  相似文献   

20.
张洁 《视听界》2015,(2):76-80
2011年以来,省级卫视日间时段观众规模缩减,但观众收看时间呈上升态势,电视剧支撑日间时段收视,中老年观众占据主体,周末青少年集中度提高。本文通过对省级卫视观众日间收视规律及频道节目编播的分析,对其节目编排策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