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每个人物的名字都包含着作者的艺术匠心.仔细研究颇有趣味。下面我们按照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分类说明人物名字的寓意。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人物取名或贴合职业、地位、境遇、或反映民俗风情、地域特色,或寄寓褒贬、体现爱憎,真正堪称一绝,值得好好揣摩。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人物取名或贴合职业、地位、境遇、或反映民俗风情、地域特色,或寄寓褒贬、体现爱憎,真正堪称一绝,值得好好揣摩。  相似文献   

4.
古典名著《红楼梦》集中反映了中国封建贵族阶层的生活,书中所写的老爷太太、少爷奶奶、公子小姐们,无一不是过着锦衣纨袴、饫甘餍肥的寄生生活。《红楼梦》中人物醉态的精彩描写,产生出摄魂夺魄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5.
该文认为,人们通讯的写作,应着重在五个方面下功夫;用人物行动表现人物;于典型细节中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再现人物;从语言中见到人们;用情感去打开人物的心扉。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新的视觉来看待《红楼梦》的结构布局、情节线索与书中人物之关系 ,则不难看出曹雪芹在艺术构思时 ,着眼点主要不在故事情节 ,而在于人物 ,在于描写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在于人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并以相互关联所形成的人物体系作为全书布局的框架。其中包括以贾宝玉和王熙凤各自为中心的两大人物体系。全书结构艺术的总体特色是 :以人物的身分、地位和性格、命运为主 ,以展示贾府由盛至衰的发展趋势为辅 ,“情”与“事”经纬交错 ,贯通交汇 ,形成总汇万状的结构格局 ,全景式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现实人生 ,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7.
人物评判的价值取向经由道德标准、才能标准,再到魏晋时期发展成为审美标准,这在《世说新语》中有所体现。魏晋时期人物品藻审美标准的出现,是由于士人人格精神的独立以及魏晋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们以新的视觉来看等《红楼梦》的结构布局、情节线索与书中人物之关系,则不难看出曹雪芹在艺术构思时,着眼点主要不在故事情节,而在于人物,在于描写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于人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并以相互关联所形成的人物体系作为全书布局的框架。其中包括以贾宝石和王熙凤各自为中心的两大人物体系。全书结构艺术的总体特色是:以人物的身分、地位和性格、命运为主,以展示贾府由盛至衰的发展趋势为辅,“情”与“事”经纠纬交错,贯通交汇,形成总汇万状的结构格局,全景式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现实人生,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9.
彭冬花  蒋东玲 《文教资料》2007,(20):126-127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丰富多彩。作者曹雪芹将自己对服饰方面的独特研究充分表现在小说人物身上,并频繁再现在人物的头饰、款式、衣料、纹样、颜色等方面,既鲜活了人物性格,又展示了中国服饰文化,包罗万象、美妙绝伦、艳丽多姿。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涉及的人物众多,而且人物特色鲜明,形象各异。以家族族谱、判词内容、人物性格为重点等方法去解读《红楼梦》人物,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是比较好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的人物系统是以贾宝玉为中心的。贾珍、贾琏等红楼公子与贾宝玉形成一种对比关系;王熙凤、探春的才干与贾宝玉的“无才”形成另一种对比关系;黛玉与宝钗,袭人与晴雯烘托了贾宝玉的政治理想;贾母与贾政是贾宝玉性格形成中的一个对立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与《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通过对《红楼梦》人物年龄的考证,搞清楚贾宝玉和其周围主要人物之间的年龄关系,及其在各事件中的年龄大小,对于正确理解书中的故事内容,感受书中美的意境,了解和探索曹雪芹对《红楼梦》构思设计之精妙,都很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这样安排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的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上死了比她还小十岁的丈夫 ,然后从家里逃出来 ,经卫老婆子做中人进入鲁四老爷家帮佣。本来干得很好———“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可新年刚过即被本家的堂伯和严厉的婆婆一绳子捆了回去 ,被用作换取小叔子的聘礼强逼着嫁给了深山野的贺老六 ,年底便生了个胖小子。照理说 ,祥林嫂也算找着了幸福的归宿 ,可“天有不测风云” ,年纪轻轻的孩子他爹因吃一碗冷饭竟又断送在伤寒上。这倒也罢 ,毕竟我们勤劳的祥林嫂尚有一丝亲情可系 ,但“船破又遭顶头风”———一只在雪天里…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这样安排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的: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上死了比她还小十岁的丈夫,然后从家里逃出来,经卫老婆子做中人进入鲁四老爷家帮佣。本来干得很好——“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新年刚过即被本家的堂伯和严厉的婆婆一绳子捆了回去,被用作换取小叔子的聘礼强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是中国人命名的艺术地再现。它既遵守中国人命名的规范,同时又有作家曹雪芹的艺术创作上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取号,选姓定宇,为小说人物涂上了艳丽夺目的色彩,成为全书艺术构思时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胞。  相似文献   

16.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利用中国汉语表达含蓄的优势,把一些想说而又不敢说的字眼很模糊的表达,来传达他的思想,就以人物命名为例,应该说曹雪芹为人物命名费尽了心思,他既要考虑人物的性格、身份,又要涉及人物的命运。他让登场人物的名字和名字蕴涵的意味运用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的人物纷繁复杂,人物设置相互纠缠盘结,有时并不因故事情节而相关.作为《红楼梦》中第一号女主角的林黛玉,作者在塑造时更是倾尽心血,除晴雯外,还有多个“影子”,本文将以文本为根据,通过细读,论证林红玉与龄官是林黛玉的另外两个“影子”,并试图分析这两个人物在衬托林黛玉形象时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暗含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对《红楼梦》八十回后林黛玉命运发展的隐喻.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使用俗语常常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教养,可以看出曹雪芹的确是运用语言的大师,他把俗语提升到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现实苦难的反映。《红楼梦》中的神佛僧道人物是曹雪芹与脂砚斋在创作中"隐真入假、隐真示假"的特意设计,是应对"文字狱"的统治、为了家族伸冤诉屈又要避祸保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二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欣赏《林黛玉进贾府》,不能不熟知贾府的众多人物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从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姓名中,我们可以窥见曹雪芹命名艺术的高超卓绝。正所谓以小见大,因微知著,《红楼梦》的思想主题得到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