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古佛经词义抉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讨论了东汉以来中古佛经词语恃怙、字、得、目士、一时三月。  相似文献   

2.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通过对中古佛经词语进行研究,可以为大型语文辞书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前书证。  相似文献   

3.
汉译佛经语料在汉语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汉语大词典>中有不少失收的例证,本文据此补正词语九则,探讨这些词语的较早用例,以助于中古汉语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汉译佛经被动式的研究,约略有四个方面:利用中古译经进行汉语被动式或佛经被动式研究;揭示汉译佛经被动式与中土文献不同的使用特点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挖掘,解释中古译经新兴被动式的来源、规律及成因;利用中古译经被动式的特点,进行早期汉译佛经的语料鉴别和考察。今后还应加强两方面的研究:揭示中古汉译佛经被动式的全貌;解释中古汉译佛经特殊被动式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汉译佛经中《金刚经》是最重要的一个,复合动词是玄奘新译《金刚经》中十分重要的词汇现象,运用梵汉对照的方法,考察3类复合动词,即“情态词+V(动词)”结构,“被动态标志词+V(动词)”结构,双音动词,可以揭示中古汉语复合动词的表达力和灵活性.梵语的汉译无疑增加了汉语的复合动词.  相似文献   

6.
汉译佛典语言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通俗性,随着佛教的弘传而直接影响中古汉语词汇系统。此时的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俗语词剧增。本以中古汉译佛典《六度集经》为对象,从中爬梳中古俗语语汇,以大量实证材料,进一步印证汉译佛典是中古语汇发生剧变的重要媒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释了汉译中古佛经中阿含部四部核心经典中的二十一条词语,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词语的来源错综复杂,训释词义也可以从多角度去探讨.中古汉语有不少词语来自汉译佛经,就存在梵、汉两个不同的词汇系统,可从不同词汇系统的词义比较,帮助解决释义问题.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也可以从同一词汇系统中词与词相互间的关系,帮助考释词义.  相似文献   

9.
对汉译佛经《修行本起经》与其异译本《过去现在因果经》的某几组词语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某些词语在词汇史上的活跃期及其发展演变,同时可以看出,汉译佛经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  相似文献   

10.
探求词语或词语的某义项最早出现时代,是历史词汇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弊恶"、"臂钏"等词、"开拓"、"壮年"等词的某些义项,早期汉译佛经中已屡见用例;"晨朝"、"迁变"等还同时见于南北朝时的中土文献.这些词语<汉语大词典>引例均嫌晚,探讨这些词语的较早用例,可以为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1.
“触恼”和“恼触”是同素逆序词,均源于汉译佛经.它们有四个义项:害;触犯、冒犯;招惹、扰乱;痛苦、烦恼.《汉语大词典》、《佛经词语汇释》等书在释义、举例等方面均有不妥之处,说明汉译佛经词汇研究是薄弱环节.汉译佛经在词汇训诂、辞书编纂和汉语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大型语文辞书在释义、举例等方面应该源流并重、义项完备、释义精切、例证准确.编纂高质量的大型辞书,要对历代文献进行全面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概括词义.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汇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汉译佛经。《汉语大词典》在编撰过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多以中土文献为主,未能充分运用佛经语料,故相关词条的书证多为晚出。据考证,《汉语大词典》中很多用例可以前推。这里略举数例,以期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编纂修订。  相似文献   

13.
汉译佛经典籍保存了汉语史上大量的新词和新义,对研究汉语词汇史、汉语语义学和编撰语文辞书等,均有重要意义。经中"收举"、"收摄"、"摄举"、"藏举"等词,有的不见于辞书,有的义项为辞书失载。这几个词语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准确它们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汉译佛经。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话题—评论式受事主语句在中古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即动词后不再用之来回指受事主语。这类受事主语句在汉译佛典中有较多用例,它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汉语自身的因素所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受到佛经原典语OV结构的影响。文章通过梵汉对勘材料证明了这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佛经翻译这种通过书面语言接触而影响汉语语法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师专学报》2015,(4):33-36
2009年以来,中古汉语语法研究主要继承穷尽统计与分类描写相结合,共时描写与历史溯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类型多为专书语法研究;研究语料仍以汉译佛经、宗教文献、出0土文献等为主;研究生逐渐称为专书语法研究的重要群体,贡献颇大。词类研究中个别词语的考释及专书专类词语的研究较多,而探讨词汇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较少,对构词法、复句的研究等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词典》对东晋汉译佛经材料关注不够。东晋汉译佛经对完善《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不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译佛经《摩诃僧祇律》中保留了较多的东晋时出现的新词语,可以补正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收词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汉译佛经在汉语词汇研究方面具有其它中土文献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价值。但佛经中含有大量的口语词汇,有些词语因历时久远,不经考释难于理解。本文特选取《菩萨本缘经》中部分未被《汉语大词典》所收录的词条,采用传统的训诂方法,同时以其它经书为佐证,对这些疑难词语的语义加以考释,以利于更正确的理解原典。  相似文献   

19.
东晋汉译佛经《摩诃僧祗律》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语,可以补正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汉语词汇研究在历史上过于忽略汉译佛经的语料价值,使得很多词语未能及源,这从大型辞书的收录情况就能清楚地看出来。文章以五条汉语常用词为例,结合《汉语大词典》的收录情况,对这五条词语的语源进行补正,以体现佛教文献在汉语词汇史研究及将来大型辞书的修订、编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