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国玺 《武当》2011,(8):23
"松",是练习太极拳的一种最基本的要领。"沉劲"是太极拳运用劲力的最基本法则。在行拳过程中,如果不能放松,身体就会僵硬。身体僵硬,就会运转不尹;身体僵硬,在进攻时,就做不到快捷迅猛;身体僵硬,在防守时,就会顾此失彼。所以,太极拳各门派都特别强调和注重"放松"二字。无论各派太极,不管其拳法如何刚猛,没有不注重放松的。不能放松的拳脚功夫,在运用时动作就会僵滞,大  相似文献   

2.
放松,可以说是练太极拳的第一要求。很多人初学太极拳,往往很用力,甚至有人认为:练拳不用力、不出汗就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其实不然,外家拳是以速度和力量著称,重点在攻击性,要用力;而内家拳——太极拳是以松柔为主,以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四两拨千斤著称。太极拳的放松,不但是技击的需要,更是健身的需要,只有放松才可保证肢体动作的灵活,经络的通顺,气血的流畅,才可将气感送到神经的末梢,以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那么,如何放松呢?首先,要将身体各部位的关节松开,主要是肩、肘、腕、胯、膝、踝,更重要的是腰,其方法就是将这些部位的骨缝拉…  相似文献   

3.
顾新法 《精武》2011,(1):26-27
太极拳属于武术中的内家拳,是一门身心俱练、内外兼修的功夫。现在太极拳普及,很多人将大量时间用于动作的"划道",水平在"太极操"上徘徊;有些人追求气感,却不得要领,殊不知,气为帅,血为母,通道不畅,内气无法在体内循环,气滞血淤,久练会对身体产生伤害。毫无疑问,只要运动,机体就能得到锻炼。但是,要想健康必须训练得法。要想得到太极真谛,必须练内功,太极内功是太极拳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侯建鹏 《精武》2004,(4):20-20
太极拳是内家拳的一种,练拳时特别强调内气周流全身。练太极拳要求意、气、身结合,这是求内外统一性的准则。当外形动作熟练后,应研究“内气、内动、内劲”的各自表现,以及三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这样练拳推手,兴趣才会日益浓厚,体会才能深刻。  相似文献   

5.
初学太极拳的感受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异于寻常的、以身体、四肢为主要运动的自我锻炼。内讲意、气、力合,外讲松整、自然,动作练习过程具有用意不用力、缓慢均匀等特点。这些特点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体育运动不同,与一般的随意运动也不同,因此,初学者往往会感到难于掌握。要想又快又好地掌握太极拳运动,就更困难了。借助太极拳前辈的传承经验,通过多年的太极拳教学实践发现,如果让初学者先通过一些基本动作体会出身体各部在“太极拳运动状态”下的运动感觉,“跟着这种感觉走”,会加快掌握太极拳运动的速  相似文献   

6.
翟维传 《武当》2003,(11):20-21
武式太极拳在修炼要求上特别注重“内外相合”。内是充盈于身体内的内功,外是指身体的四肢躯干,运动时以内动带动外形,达到内外合一,才符合武式太极拳“内外相合”之要求,达到“周身一家”之境界。要达到“内外相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探讨。 第一,要认识内与外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问:练习《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对时间、方向有何要求?每天练几次最合适?战波:这套运动疗法简便易学。既适合于中老年人,也适合于青少年人。对时间、方向也没有特别要求。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较好,如时间充足,每天多练几次效果更好。不论练几次,都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地做。问:我们在做《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时,有人一边做一边说笑,这样会对身体有害吗?战波:打太极拳必须做到“放松入静”,才能使气血通畅,这是一般要求。《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第一式就是“四线放松”,只有做到全身放松,心情愉快,精神饱满,还要体会运动时要刺激到经络穴…  相似文献   

8.
陈氏传统太极拳动作难度大,有些人望而生畏。其原因之一,是很多人在演练陈氏传统太极拳时,胯没有放松,上身不中正,突瞥弯腰,肌肉紧张,致使膝盖受伤,既练不出拳架,更谈不上太极,当然健身效果就更难显示出来,如果没有好的老师指导。久而久之,对陈氏传统太极拳失去信心,甚至还错误地认为陈氏传统太极拳只是年轻人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运动,要求心静用意,肢体内外充分放松。就是说,不但肌肉、皮肤、骨节要放松,同时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全身处处都放松。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松?因为太极拳是一项技击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它的技击要求是后发先至。也就是说在对方出击后,借对方来力作出应敌反应。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不同的要求。正如拳论中所说的“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平时练拳看起来很慢,慢练的目的是要把每一个细小的动作  相似文献   

10.
高广东 《武当》2023,(10):10-11
<正>一、组成太极拳的理论是科学的一是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内家拳种,凡是拳都有护身自卫和技击的作用,否则不叫拳。技击作用在冷兵器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太极拳融合了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习练太极拳时,初始阶段是外形带动身体内经络和气血的运行。当习练者达到熟练程度后,则是以气正形,身体经络通了,气血足了,身体也就健康无病了。三是太极拳始终贯穿了中国道家的思想。如阴阳、开合、虚实、不偏不倚要守中、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等。长期习练太极拳,会使习练者身体内部阴阳协调平衡,也就达到了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耐力跑后利用太极拳放松效果分析广东实验中学杨锡齐一、前言近年来我们对耐力跑后的放松运动做过一些研究和探讨,试图寻求一条消除耐力跑后对人体身心带来较大疲劳的途径。本实验对高中学生进行耐力跑测验后,用太极拳放松和一般肌肉放松进行了比较,观察他们放松运动后...  相似文献   

12.
张升 《武当》2008,(6):19-19
初学太极拳都是从放松开始的。松是基础,通过放松打开气道,周身气道通达,由此而渐破“气滞”。由意念导引,拉通内动,往来开合,渐生内劲,从而生中定。不蕴蓄着内劲的太极拳只能称谓之太极操。  相似文献   

13.
于洋 《拳击与格斗》2023,(10):67-69
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的健身运动,已经被证明在改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太极拳运动提升了身体的运动能力。它还有助于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了摔倒和受伤的风险。在灵活性方面,太极拳通过对身体控制和动作范围的练习,显著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太极拳的练习能对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产生积极影响,增强动作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总之,太极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改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提高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回声 《网球天地》2008,(1):112-112
不少女性球友抱怨,"越打(网球)腿越粗"。其他项目(如跑步、游泳和动感单车等)的运动人群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打网球真的会让腿变粗吗?网球属于有氧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打球时,参与运动的身体肌肉比较多,基本不会使肌肉纤维增粗。当然,由于肌肉在运动中持续地紧张、收缩,在运动结束后,肌肉就会显得僵硬和紧缩。这时.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放松和拉伸运动改变这种状况。之所以误认为打球会让腿变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打球结束后,很多球友喜欢坐在场边擦汗、喝水、吃东西、聊天.然后收拾衣物离场,完全忽略了放松和拉伸运动,久而久之.腿不变粗才怪。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机器,运转前需要"预热",停止运动后更需要"散热"和"保养"。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热身和放松这一前一后两个环节,保证身体总能在最舒服的状态下开始对抗性运动,也总能在最舒展的状态下进行恢复。建议大  相似文献   

15.
刘军 《中华武术》2003,(11):24-24
太极拳运动动作变化多端,每一动作既要求手、腿、身、步的高度配合,还要求身体运动与内在精神意气的协同一致。即所谓“外三合”“内三合”之说,意与气合是内三合中所强调的主要关于“意”与“气”的凋节配合。意与气合广泛地存在于体育运动之中,而太极拳在意与气的要求或体验上特别突出和明显,它是太极拳教学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方奎明 《武当》2014,(10):17-18
本人研习太极拳近三十年,对太极拳内功和太极拳养生等诸多方面,已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今不揣浅陋,谨就太极拳内功与养生简要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太极内功 习练太极拳不仅要有外在的形体运动,还应该有内在的意气运动。外在的形体运动源于内而形于外,是一种表现形式;内在的意气运动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内涵深厚,即我们所追求的太极内功。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内家拳典型代表的太极拳,十分注重内功训练,讲究功招合一。即所谓“功无招无以为用,招无功招法皆空”。因此可以说,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调整形与气的关系的过程。形是方法,气是内容。习练太极拳不能只停留在外形姿势上的标准与否,更要深入提高太极拳内功“气”的层次,才能达到意、气、形合一,才算真正掌握了太极拳运动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7.
柔韧性是人类各自身体运动的重要因素。柔韧性与关节或几个关节活动的可能范围有关。关节骨骼结构性损伤固然影响关节活动范围,但影响柔韧性最普遍的因素还是围绕关节的肌群不能伸展到最理想的长度。柔韧性的改进,可减轻肌肉紧张,使用可控制的力量增加活动范围,并拉长结缔组织。1为什么要伸展不经常伸展肌肉会丧失柔韧性,遇到极度的运动时,肌肉不能扩大运动项目范围而引起肌肉组织损伤。每天短暂的正当伸展会有助于:①防止损伤;②改进生物机械效能;③增进肌肉的伸展性能;④肌肉之间协调能力的改善;⑤增进肌肉群的放松;⑥减轻运…  相似文献   

18.
节奏与放松     
有节奏的运动比较省力,这是大家的经验和共识。有节奏的运动之所以省力,其原因就是节奏与放松是紧密相连的,“省力”实际上是放松所致。无论是在短跑、中长跑还是在跨栏跑中,可以说没有节奏就没有放松。“放松”就是在运动中该用力时用力,不该用力时不用力,或者说该用力的肌肉用力,不该用力的肌肉不用力,而具有鲜明的动作节奏才能做到这些。  相似文献   

19.
<正>在体育运动中,机体出现疲劳时,容易出现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从而会降低肌肉协调能力,严重时可造成肌肉或肌腱的损伤。所以运动后要进行放松练习,静力性牵拉就是很好的放松办法,不仅可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而且可以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增加肌肉收缩能力,从而促进机体的快速恢复。当然,在做肌肉牵拉放松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按摩或慢跑抖动放松。以下是笔者借鉴瑜伽的动作和呼吸,针对不同肌肉群,设计的静力性牵拉方法,对  相似文献   

20.
在田径训练中,运动恢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可以说,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没有运动成绩的提高。下面介绍田径运动员训练后几种有效的恢复手段,供同仁参考。 一、心理恢复手段 心理恢复主要是意念活动,通过一定的套语暗示以达到身体恢复的目的。常用的有放松练习和呼吸调整。 (一)放松练习 放松练习有助于防止肌肉和关节的僵硬,保持肌肉弹性,加速机体恢复。采用的方法有: (1)仰卧,两腿自然伸直稍叉开,两臂置于体侧; (2)侧卧,两腿半屈,两臂置于胸前半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