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在我们细细品读《台阶》之后,才发现父亲在台阶背后所暗藏着的更深层次的涵义.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课本《背影》、《台阶》中父亲的形象,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用恰当的词语评价父亲;把握父亲形象的含义,感悟文章中蕴含的真情。2.过程与方法: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对人物描写方法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上的杨先武老师《可敬而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一文,非常受启发,深为杨老师的分析折服。但关于小说的结尾,我不同意杨老师的"败笔"一说。  相似文献   

5.
小说家李森祥的《台阶》,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颇有意味的父亲形象。在建成了梦寐以求的新屋后,父亲却出人意外地"若有所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一.身体的突然衰老感;二.意识的突然变化感;三.居住的突然不适感。  相似文献   

6.
《台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父亲的儿子——“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描写父亲耗尽毕生精力修造台阶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身上透露出的吃苦耐劳、朴实善良,以及为改变生存现状而锐意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作品在描述父亲建造台阶的过程中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正是因为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态,决定了“父亲”这一形象具有比较开放的意义。据此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便确立了“把握‘父亲’形象、体验‘父爱’情感”这样的两个着力环节。  相似文献   

7.
在《背影》里,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父亲的肖像,也没有描述他的面部表情,而是别开生面地写了他的背影。但我们却感到这一形象十分丰满动人,这是什么缘故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福海 《青海教育》2014,(11):23-24
《背影》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大作,其作品所写乃作家20岁在北京大学求学时代之事,写作时作家28岁,已是清华大学讲师。时隔八年之后,回忆往事,那段经历已经沉淀为带有浓重个人主观感受的情感。这是本文区别于《台阶》的一个特点,因为《台阶》并没有回忆的成分。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妇女描写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浒传》这幅叱咤风云、气势磅礴的农民战争的画卷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一尊尊家喻户晓、流芳百世的绿林须眉好汉的形象,也能目睹到诸如高作之类令人切齿、遗臭万年的贪官污吏的面目。同时,跃然于画卷上的一群群各具声形、别有风采的女性形象,也是令人掩卷难忘的。《水讲传》里所描写的妇女形象,论数量,凡四十七人之多,这是其它战争题材的作品无与伦比的;论年龄,有年逾花甲的老娘,也有豆键年华的少女;论地位,有身居庙堂之上的贵夫人,也有沦落天涯、挣扎手水火之中的薄命女;论身世,她们出身各异,经历汇然;论性格,异采纷呈…  相似文献   

10.
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流行至今,成为历史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对《小妇人》中细致情节以及人物特点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作品中所蕴涵的暗示描写和这种描写手法对其主题的丰富与深化。  相似文献   

11.
陈厚才 《文教资料》2010,(18):202-203
《史记》描写了不同阶级、阶层的众多女性形象,她们风姿有别,其中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史记》善于通过语言、表情以及行为和心理活动等来刻画女性形象,让她们妍媸毕现。  相似文献   

12.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实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艺术成就极高的文学作品。在战争描写中,作者详略剪裁得当、人物形象鲜明、叙事手法多样,使战争内容更逼真动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3.
《白鹿原》人物死亡的描写展示了白鹿原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是小说中一束凄艳之花。众多的人物死亡描写既具有鲜明独特的特色,又赋予小说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沉郁的风格,体现了作者炽热的生命情结。解读《白鹿原》的人物死亡描写有助于更深一层对《白鹿原》的发掘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赞,是附在史传后面独立出来的评语,为司马迁所创,司马迁《史记》称之为“太史公曰”,班固《汉书》,范晔《反汉书》皆称“赞”,到这知权《史通》及后代史书就大多称“论赞”,司司迁在他的“太史公曰”即论赞部分中,通过对所记人物的褒贬,鲜明而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爱情情感,丰富感受和人文关怀,同时,他的每一篇论赞都是一件元比精美,色彩斑的艺术品,值得今人玩味,借鉴。  相似文献   

15.
《百合花》是著名女作家茹鹃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代当文学宝库中的一件精品,作者在原有生活感受的基础上着力塑造了通讯员和新媳两个文学典型形象,其中的人物语言描写虽在全文文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艺术感染力较强,具有鲜明生动,恰切传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17.
古典名著《红楼梦》集中反映了中国封建贵族阶层的生活,书中所写的老爷太太、少爷奶奶、公子小姐们,无一不是过着锦衣纨袴、饫甘餍肥的寄生生活。《红楼梦》中人物醉态的精彩描写,产生出摄魂夺魄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8.
浔阳江上,琵琶几曲,使得江州司马白居易泪透青衫,将琵琶女引为知己,唱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慨叹。音乐原本是抽象的,音乐形象是很难捕捉的,但今日凡读到此诗。我们对琵琶声声会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这都缘于自居易的妙笔巧绘。  相似文献   

19.
评价学的标准是艺术的感染力与其感染人的程度。《三国演义》的大量情感描写表明,作有意以情感人,以多方面的情感因素渗透弥漫于全书,使这一部主要以故事取胜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诗意,成为耐人咀嚼的“有意味的形式”。作为历史小说,又从哥德《浮士德》、司汤达《红与黑》等成书情况看,《三国演义》是根据于前代资料而由罗贯中个人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出现表明:我国历史小说由“讲史”话本向章回说部的过渡,其实是民间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中国古代由个人创作长篇小说的历史从罗贯中《三国演义》开始。  相似文献   

20.
《陌上桑》采用侧面虚化描写的手法,塑造了罗敷这样一个美貌的农家采桑女形象,使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