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作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教师教学中容易忽略的插图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高效利用课本插图的几个策略:借图切入,激发学生兴趣;图文结合,促进文本理解;看图说话,训练语言表达;借图发挥,提升语文素养;图文创新,构建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在语文教学中,要避免走进"图文分离"的误区,辩证地处理教材中图与文的关系,借助课文插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引发他们的想象,从而真正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其中的文本插图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资源,创设图文预设情景,注重图文内容融合,拓宽图文转换途径,能使插图"动"起来,使文本"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要紧扣插图与文本之间的有效联系,充分发挥插图的价值功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学中要注重图文并现,促进理解赏析;直观再现,引领突破重点;由表及里,强化想象意识;补充拓展,推进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图系统中,插图是与文字互相配合的第一语言,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文本、读者(师生)、编者、画家生成的对话空间中,可以从氛围渲染、文本表现、文图配合三个方面展开对插图叙事的考量。聚焦小学低年级课文,例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叙事优缺点,并从图文叙事入手,介绍单幅图、多幅图、图文教学的策略,有助于为教材插图的设计和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在为鲁迅小说作插图时曾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讲话时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可见插图对文本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若能巧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本插图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教材丰富多彩的文本插图是一种极好的信息手段实验教材在编排中特别注意趣味性、情境性的插图,不仅便于学生图文对照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的特色——审美性、艺术性。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学文时观察文字所描述出的画面,想象文字表达出来而画面没描绘出的动态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细致有序的观察能力、逻  相似文献   

8.
插图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运用视觉语法理论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六年级教科书Story time中的插图进行分析,发现其插图色彩鲜艳、刻画细致,基本符合图文匹配的要求,但少数插图的完整性有待增强、表现性有待丰富。因此,建议教科书编写者在修订该书时保持插图与文本的高相关性、体现插图类型的多样化、保障编写团队人员的多领域化;建议一线教师运用视觉语法理论、善用多媒体技术、巧用教科书插图助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材插图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有力抓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插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整合插图、赏析插图、描述插图,让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与文本展开对话,提高他们的文本解读与文本鉴赏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插图是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绘制的,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文本的思想和培养审美情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教材中配置的插图,通过正确地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表达的深刻含义。本文分析了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意义,以及插图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和具体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杨春美 《成才之路》2011,(29):39-39
图文结合、图文并茂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突出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好课文插图这一资源,充分重视和利用课文插图组织教学,发挥课文插图最大的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顺利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都起着积极的有效作用。可让学生在文本和插图的完美结合中,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课文中的插图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忽视插图作用的现象,不利于图文教学效能的发挥。教师应当关注插图的价值,将插图与文言文内容结合起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在观察、想象、表达、表演等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利用插图教师可以巧妙地导入新课,欣赏插图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图文对照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还可利用插图进行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好插图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配套的精美插图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资源,它如一盏盏明亮的指路灯,引领着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在作者、文本及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如何让教材中的插图更好地服务于文本阅读,让文本阅读与插图学习比翼双飞,达到共赢的教学效果呢?一、插图——兴趣的激发器小学语文教材中配备有很多单幅或多幅的精美插图,图文相托,形成一个互不分离的整体,它们共同展现着文本的主题。小学生对形象化的色彩、亮丽的插图有着特别的情  相似文献   

15.
图文结合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插图的运用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合理使用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科学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语文教师应从插图本身出发不断寻找语文教学与插图运用的契合点,以此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师解读文本常常习惯于从便于自身教学的原则出发,而忽略了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切入式文本解读则将文本解读的焦点汇聚在学生视角上,从学生的维度考量文本、选择视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教学要紧扣标签、故事、插图,引导学生质疑反思、探究因果、图文对照,从而借助切入方式感知文本,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倪晓媛 《教师博览》2022,(21):45-46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Story time、Cartoon time等文本教学板块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精美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直观,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既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固化学生的记忆,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插图资源,通过对插图资源的深入挖掘,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维度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中的插图编排科学、种类丰富、画风古朴、图文贴切,凸显了时代特色,渗透了核心素养,体现了儿童趣味。插图作为教材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文理解以及提升学生阅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教师把插图当作摆设,让学生自行看看就算完事,或是教学时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插图资源在教学中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出教学价值,实在是对插图资源的浪费。对此,教师要发掘插图资源,把握插图在课堂的引入时机,借助插图来辅助学生的阅读学习,以凸显出插图的教学价值。一般情况下,插图使用时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的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体现了重要的视觉文化。利用教材插图来拓宽教学路径,可以拓宽认知范围,彰显知识维度;拓宽思维渠道,提升思维品质;拓宽审美视野,涵养审美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活动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可视化”空间,从而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在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由于阅历的限制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缺失,很多学生对小说的解读失于浅表化,甚或误读,难以领略到其美在何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内涵,把握小说的审美特质,真正理解外国小说的艺术魅力,进而促进其审美核心素养的提升呢?笔者认为,外国小说语言的隐藏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有必要通过深度阅读,引导学生梳理小说隐藏表达的言语特征,掌握小说隐藏内容的显示路径,以提高文本深度阅读的能力,促进审美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