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平时作文中的修改和考试中的作文修改不一样:平时作文中的修改可以采取"冷处理"即把写完的文章搁置几天或者更长的日子后再修改.考试中的作文修改则必然采取"热加工",即象工人炼铁一烊,抓住火候,趁热打铁.乃什么作文考试要强调即刻修改呢?第一,考试中的作文,具有特定的时间限制,又有"闭卷"的特点,应考者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和考场内凭借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独立作业,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否则就难以完篇.第二, 一般初稿完毕,作者的思路和情  相似文献   

2.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充分道出了修改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具备自我修改的能力。"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评改则是为达到学生将来能够独立自改。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不会修改文章,也就谈不上形成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发展,只有在  相似文献   

3.
赵连 《黑河教育》2014,(8):42-42
正作文修改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步骤,文章不厌百回改,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据说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唐代诗人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更是文章修改的典范。事实上,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严密的修改之后产生的。"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但是,现在的作文教学为了考试的需要,老师们往往忽视了作文的修改,而注重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一篇让评卷老师满意的文章,这就在平时的训练中忽略了作文  相似文献   

4.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不管是实说还是捎带夸张,文章修改的重要性都是毋容置疑的。只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文的修改润色是一件内外兼修的事,大到篇章表达的契合题旨,中到内容结构的得当编排,小到遣词造句的精准鲜活,不一而足。因此,不可将修改润色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有关语词语句的修饰完善,也不要把对作文的修改润色,完完全全当作只是成文之后  相似文献   

5.
《同学少年》2016,(5):8-9
<正>无论是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是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都告诉我们,好文章是推敲出来的,这个推敲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改的过程。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强调的正是修改在写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一篇文章写好之后,需要斟酌修改的地方很多,既需要整体把握,斟酌文章的立意是否深刻、构思是否新颖、结构安排是否合理,也需要局部调整,锤炼词句、取舍材料、调整表达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笔者接触到的学生中,很多人对修改文章都是谈"改"色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让学生乐意修改作文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作文"嬉乐修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嬉乐正句法:"啄木鸟"找错字病句作文草稿写好后,大部分学生喜欢将文章束之高阁。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潜下心来自行修改,就必须有一定的任务驱动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让学生自查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三四年级学生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五六年级学生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好文章一般都需要经过作者认真仔细地修改,因此让学生掌握作文修改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笔者接触到的学生中,当作文初稿写好后,教师建议大家修改文章时,很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试问有哪一篇名作不是经过反复修改出来的呢?贾岛对"僧敲月下门"是"推"是"敲"的反复锤炼;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几经斟酌、修改才定下来;曹雪芹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还有托尔斯泰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反复修改,这些都是重视文章修改的范例。但现实中,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修改文章,他们对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作文总是一次性完成,不想经过任何修改,学生作文水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语】时下,对磨课一词并不陌生。许多老师在套用"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的语义结构之后,得出"好课是磨出来的"结论。尽管,磨课与修改文章有许多差异,但"好课是磨出来的"绝对深入人心。问题是:许多教师因为语义结构的相似,把"磨课"当成了"修改",在设计一个预案之后,以修改文章的  相似文献   

10.
教会学生用“五步朗读法”修改作文,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复读和改的实践中,悟出方法、训练技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文章是需要修改的,好的文章往往是在不断的锤炼中产生的。这里的修改,是指初稿写就后直到定稿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教学要想方设法"改变精批细改的作法",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一言中的,给人以启迪.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呢?这引起我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往往是因为缺乏修改的方法.一次,我有意不作指导,发下作文本,要学生自己修改未经批改的文章.结果,不少人仅仅改了几个错别字,有的期甚至一笔未动.这说明学生对怎样修改文章感到茫然,需要教师"开灯引航".于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设计了一套分类修改文章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号入座",自己动笔修改.把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归为十二类,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中学生更是如此。起草阶段完成的文章,往往是一个"毛胚",修改作文即是对这个"毛胚"的润色修饰。对文章进行修改,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文章的修改润色主要是从修改意旨、更易事料(即取舍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的修改是写好文章的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可采用耳治、重抄、咨询等方式进行修改,还可以采用写评语、写作文后记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由老师进行批改、同学互相修改和自己进行修改,但主要是自己进行修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行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再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自己写的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修改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  相似文献   

15.
<正>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30多遍。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可见,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也是精心"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我们要学习他们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说:"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文章能够准确地达意,就得嚼字,就得认真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江西教育》2012,(Z2):94-95
古今作家在修改文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在修改论文中借鉴和参考。一、虚心征求别人的意见在初稿完成后,请他人帮助修改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写的文章,总认为"文章自己的好",看  相似文献   

17.
<正>理论和实践证明,把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习作修改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呢?一、引经据典,明确重要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写完,并不意味着其过程的终结,还有修改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修改文章的典范很多,通过讲解这些事例,唤醒学生的自主修改的意识。鲁迅曾说过:"写完文章至少要看两遍,将可  相似文献   

18.
作文的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文不厌改",文章很少是一次写成的。因为人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而语言的表达,也不能一下子十分准确,也需要反复推敲。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那么,我们要想培养这些农村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修改是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经过八次修改后才定型。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