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仝波 《阅读与鉴赏》2010,(3):5-5,12
在中国词史上,南宋张炎的《解连环·孤雁》、明代高启的《沁园春·雁》和清代朱彝尊的《长亭怨慢·雁》同被称为咏雁名词三鼎足。其中,南宋张炎的《解连环·孤雁》又以其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2.
顾贞观咏物词,形神兼备,以咏物抒情寄意,艺术成就颇高.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三:独抒性灵,极情之至;贵真尚朴,清新自然;工于用典,咏物言情.  相似文献   

3.
《威尼斯的小艇》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的好例子。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生动、具体与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戏剧对白翻译贵在形神兼备。如若不能,则先神似而后形似。文章引用实例就《卖花女》汉译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杨宪益的译本是形神兼备的典范,值得从事戏剧对白翻译的译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5.
礼仪教学形神兼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礼仪教学中形神兼备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师首先做到礼仪知识的形神兼备,即礼仪理论明确,礼仪内容丰富,礼仪操作规范等方面;学生在礼仪知识的支撑下,产生浓厚兴趣,自愿实现礼仪的内化;培养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所学的礼仪知识活学活用,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礼仪知识形神兼备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是武术的精髓 .它的理解和把握对武术训练的效果至关重要 .《阴阳学说》的理论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形神兼备、内外合一”这一武术精髓 .作者探讨了二者的关系 ,并用这个观点指导武术训练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祝福》、《故乡》、《孔乙已》三篇小说为例,就鲁迅小说中细节的独创性和白描的形神兼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开栏导引】 状物之文的关键就在于描摹动情,出神入化。其具体表现在:描绘景物.特征鲜明,情景交融;描述事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遣词造句,准确生动,精美传神。笔下之景,关不胜收;笔下之物,情趣无穷。  相似文献   

9.
本从《诗·蒹葭》的境界谈起,探索诗人所描绘的形象及蕴含的神韵,征引《礼记·乐记》的有关论述,阐说形神兼备艺观产生于先秦的观点,辅以《诗经》其他诗篇,以及《庄子》、《九歌》、《洛神赋》等诗,说明此种艺观对后代艺理论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娟 《文学教育(上)》2011,(21):108-110
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胡允桓《红字》译本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该译本做到了形神兼备,做到了信达雅。  相似文献   

11.
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方面的特点,就是肖像描写.它讲究"形神兼备",宋大樽<茗香诗论>中指出"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那么,在作文中描写肖像,如何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 ,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 ,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城的关系 ,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说明能抓住诗的特征,写得形神兼备,首先得益于观察。因为说明的目的是通过解说事物、阐释事理给人以科学知识,所以写作的前提是对要说明的事物非常熟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认真观察、深入了解的意识,进而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4.
王羽 《教育文汇》2006,(10):37-38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马之先老师很像一个人——中央电视台原《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虽然马老师没有长着崔永元那幽默的“鞋拔子”脸,不能说两人形神兼备,但绝对有神似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郭成波 《文教资料》2011,(36):175-177
卢祖皋现存词作中,咏花词及以花卉为抒情依托的词占相当大的比重.他的咏花词内容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在艺术手法上确实独具风格:形神兼备的花卉形象,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以典故入词的写作手法都显示了其花卉词的高超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形象,关键在于准确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色彩,精神实质。唯此,人物才能显得血肉率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怎样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抑扬褒贬,情思爱憎,愁闷快慰呢?一、从外貌体会人物内心老舍在《人物的描写》中说:“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这就是说外貌像把理解人物的钥匙。形神兼备的外貌刻画能够表现时代的特点,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说:“炊事班长快40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  相似文献   

17.
洪燕 《学语文》2014,(1):73-74
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外貌的三次描写可谓精彩至极,形神兼备。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结局再写开端和高潮。为清晰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变化。我们按时间的顺序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插图有百幅之多。这些插图和文字同等重要,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插图对学生预测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深化阅读效果以及启发其探究学习是有极大辅助功能的。遗憾的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常常忽略了它的作用。现将初中《语文》全六册教材中的所有插图进行统计、归类并略作分析,希望对教学有所启发。一、人物画像17幅,照应课文,补充课文,形神兼备此类插图以单个人物为画面主体,人物面貌、表情、目光、须发、衣着等形神兼备,展示了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恨,或悠然或执著。如《鲁迅》那冷峻的…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文章所反映出的“清、静、悲凉”意境,与他的身世命运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梁遇春《Kissing the Fire(吻火)》,入选人教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文章短小精悍,富有诗意,很耐人咀嚼品味。因其短小,可供参考的资料又比较少,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此文时常常用"形神兼备""以小见大"等用语来套解,至于"银灰色的眸子""希腊雕像的眼睛"之"形"体现了什么"神"、与"神"又是如何兼备的却语焉不详,甚至避而不谈。笔者以为,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