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是一种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近似直觉的敏感,准确地、深刻地领会语言的能力。简言之,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基本功。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渎中有所感酣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文字语音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因此提高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金加玉 《成才之路》2010,(36):I0011-I0011
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通过我自身的语文教学,感到提高学生语感对语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因此提高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增强读的训练,以多读促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重视语感     
一、语感的含义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什么是语感呢?我们同意这样一种说法:“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语文界对语感问题越来越关注了。但笔者注意到 :对如何培养语感能力即具体训练方法讨论得很热闹 ,而对语感的对象即感什么 ,似不够深入。这个问题不明确 ,那么关于语感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可能会成为无的之矢。叶圣陶指出 :“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对叶老的这段话 ,我们可以理解为 :1、语感的对象就是文字语言 ;2、语感训练的目的是获得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能力。作为交际状态的文字语言 ,其语义不是凝固的。据此 ,我们可以认为 :语感对象不是同一层面的 ,而是多层面的。一般…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字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语感锐敏的人能迅速地感知、领悟文本的意义和情味,如赤不单解作红色,田园不单解作种菜的地方。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标识。在实际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语文知识而在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良好的语感一定伴随着大量的阅读。书看多了,对文字就有了敏锐的把握,语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试谈语感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目的,虽然并不要求学生将来都成为语言、文字专家,但是学生总是生活在语言、文字的环境中,总要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因此,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应运用能力,准备着更好地为建设四化服务,也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他的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而为鉴赏文艺,训练语感尤其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学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训练语感》)这些话,正确地阐明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产生的心理感应。它通过各种形式(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而  相似文献   

10.
李喜碧 《新课程研究》2009,(12):132-133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则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1.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则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经过长期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说:“文字语肓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情感是学习语文,训练语感,发展智力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师如何引入情境,熏陶语感呢?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对语意和文字用法的感知能力。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字、词、句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语感,在诵读语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品味文字,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学习者在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内涵之一是语,"语"自身包含口头语、文字语与表情语,其关联的言语才干有三要素:语感才干、言语外交才干和言语调控才干;"文"包含文字、华章。语文底子功练习中要害的是培育语感,它是言语才干的根底与条件。而语感的培育与朗诵又密切关联,由于语感的培育是根据对言语文字的感触及其导致的身心反响而完成的言语办法的内化。其底子办法有二:一是实际的言语外交活动;二是模范的文章著作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作为一种语言修养,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关键。加强语感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选准语感点,注重朗读和情感,深刻领悟文字规律。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语感是什么呢?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  相似文献   

18.
王立华 《成才之路》2009,(22):96-96
在阅读教学中.语感是接受与表达的中介,接受得好。语感强;语感强,语言表达得就好。著名语文教育家夏眄尊先生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9.
李喜碧 《新课程研究》2009,(11):185-185,188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感如此重要,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去训练呢?  相似文献   

20.
语感,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由小单位到大领域,可分为三个层面: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对言语生活的感受;对语文学习的感悟。因此,语感培养与训练,应在三个层面上既齐头并进又相辅相成地展开。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这是语感的经典性意义,也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如最早夏尊先生所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言语的敏感”,叶圣陶先生所说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等等。这个层次上的语感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感的对象以字词句为基本单位,尤以词语为要。2.语感的结果是获得具体、鲜明乃至丰富、深刻的表象或形象。“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