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关键字,用内容分析法对自200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指出地区分布、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找出不同单位在不同时间段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的焦点,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并预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关键字,用内容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指出地区分布、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找出不同单位在不同时间段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的焦点,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并预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关键词,用内容分析法对自200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指出地区分布、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找出不同单位在不同时间段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的焦点,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并预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0年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来,已经七年多了。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之声。目前,我们需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省思。省思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是为了找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5.
自从2000年全国开始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来,已经过去了七年。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好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理念与实施模式所应有的清晰认识,最终导致不能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不能正确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课程整合所遵循的原则为基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决定课程的四个关键因素:知识、社会要求、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步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深化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谈谈笔者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粗浅认识。一、认识:何谓"整合"何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同的学者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对此持不同的观点。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  相似文献   

9.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在全国普遍开展,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疑惑,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上(即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只是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整合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以整合的理念为核心和线索、整合的目的为导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对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什么要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些问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一、概述为了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应该界定什么是信息技术。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水平和整合的内容。1.对信息技术的两种不同认识对信息技术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概述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对信息机器及其应用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认为信息技术是对信息机器及其应用软件的操作技术。这种理解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学习信息机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课程整合的必然性、整合的条件入手,通过对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提出了课程整合的具体方法,得出了课程整合的关键是资金和人才的结论,为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师站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线.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转变教师角色,引导教师形成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习惯,掌握整合策略。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个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要求,以及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五点特性,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意义,分析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各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章也比比皆是,课程整合的研究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这种整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误区,究其原因是对整合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把握,对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我国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和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重点。虽然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强调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但并没有规定整合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及改革的具体方案。因此人们对整合方面的许多问题还很困惑,甚至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点或认识。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以及高投入、低产出等问题,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阐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梳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说明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及我国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H市地处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主要通过对该地区从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环境、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状况、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知与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的调查,对H市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得到对学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目前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建构基于信息技术与信息文化的整合型课程新形态,以便在学习其它学科课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另一种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的教学结构的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虽已开展多年,情况却依然不尽人意。一方面,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讨论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广大中小学教师也都知道一些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知识;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认识不清,在整合实践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有的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得过于同单化,有的看得过于复杂化,更有甚者,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否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不能确定;再者,专家学者之间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存在着分歧,致使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无所适从。为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围绕。整合的内涵”展开讨论,在比较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更进一步的完美整合。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热,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何谓信息技术?怎样才算整合?现阶段我们该从哪里入手?……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下面一组文章,就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有理论也有实践,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层面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您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