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教学目标】 1.会认“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爽”“邮”等6个生字。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  相似文献   

3.
4.
1.谜语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猜一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扇、枚、邮”等10个字。  相似文献   

6.
成丽 《小学语文》2014,(10):26-29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7.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7,(9S):34-35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创设情境,感受秋雨之美 1.美丽的秋姑娘来了(播放课件1),她带着清凉,带着温柔,正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让我们把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赞美秋天的诗、文、图献给她吧。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秋天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观察和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设计理念追求教学过程、形式及效果的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三、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秋天的水果(香蕉、苹果、桔子) 教学目标: A组: 用普通话准确、迅速地说出三种水果的名称,要求陈××(女)能认读相应的文字;能用普通话较完整地说"这是一只××"、"我喜欢吃××";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各种感官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由强调预设到促进生成的发展,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等,所以我们提出“充分预设下的互动生成”,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我们把预设的内容分为: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我们强调学生自主感悟,并不是淡化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对于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仅就《秋天的雨》这一案例谈谈我对课改中教师的“导”的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联系旧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识字一》吗?(看课件齐读《识字一》。)这些美丽的画面让人陶醉。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秋天的课文。(写课题,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5.
张咏萍  程瑛 《江西教育》2005,(10):38-38
综合评析: 文字训练,扎实有效:创造性语言训练,也是创造思维的训练。创造性语言训练就是从模仿开始的。仿写句子训练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找到了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钟蕙 《小学语文》2014,(7):84-86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课,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全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秋雨人格化,文质兼美且内涵充满童真童趣,给人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全文要求学生认识生字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12个。其中又涉及多音字、需要读轻声的字等。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以秋雨为线索,写出了一个美丽、丰收又充满着情趣的秋天。整篇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语言优美。  相似文献   

19.
20.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四个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启,下面分别进行分述。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