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问题是公司法的精髓,其实质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制衡机制,主要涉及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三者之间的利益制衡关系。所以,探讨公司治理结构也就是对三者之间利益制衡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导致东方文化多元化与西方文化一元化生成的主要因素。客观认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建设和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铭 《内江科技》2005,(1):66-66
公司治理领域有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之分,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联系与差别。本 文试图通过对两种理论的研究,剖析他们之间的异同,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苏艳霞 《科协论坛》2007,(11):158-159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治理理念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提出了共同治理机制是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慧 《科技风》2015,(7):260
现代企业大都是以公司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公司的利益与很多人有关,上至有管理权的股东,下至一线工人,为了促进公司的发展,公司需要改变治理结构,让更多的人参与管理,而改革过程中需要减少股东的权利,增加普通工人的权利,达到互相制约的效果。但由于各公司治理结构不同,因此财务管理目标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这个条件下,应适时地建立适合我国如今经济发展的情况和资本市场特征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财务管理目标应为相关利益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摘要:运用扎根理论对雷士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在既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关系治理可以成为现阶段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然而,作为一种需要“集体行动”方能发挥最大效用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其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是公司发生了侵害绝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行为,并且各利益相关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协调起来形成联盟。与此同时,研究也发现,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是与企业具有正式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为此,在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纳入到正式制度安排时,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可能参与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个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括了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目标和相互作用,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审计环境、审计职能范围、审计人员素质等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公司治理中强化内部审计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那娜 《科技与管理》2010,12(4):43-45,49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基础,文化传统不仅对人们的制度选择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对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复杂系统分析法,通过分析公司治理的系统性和环境适应性,得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司治理理念的差异是影响企业治理效率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因此公司治理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实现公司内部各子系统的和谐,人与机制的和谐,与所处的环境中的文化与制度的妥协与契合。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凌云 《大众科技》2009,(10):210-211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制约,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两者需适时调整,以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王欣  赵晨辉  张宇 《科技风》2012,(19):273
随着公司制的产生,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了分离。在这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下,公司的治理成为难点,尤其是公司内部的治理成为关键所在。会计信息作为有效沟通这种委托关系的桥梁,其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公司内部的情况。本文基于会计信息质量,分析公司内部治理的要素,结合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公司治理的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王红 《内江科技》2009,30(9):120-120
本文阐述了公司控制权、控制权市场和公司治理的含义,分析了西方国家控制权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对我国控制权市场作用机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姚雁玲 《大众科技》2005,(12):118-119
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很快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着第一次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共同治理、最优所有权结构论与大股东治理、中间组织理论与网络治理等三个不同的方面.在一系列崭新的理论和模式冲击之下,主流的公司治理理论正在酝酿着第一次转型.  相似文献   

13.
陈智  徐广成 《软科学》2011,25(4):106-111,116
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指数,利用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外部公司治理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因素是影响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因素,健全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和良性发展。最后对于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执行的效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IT治理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溯源的角度探讨了IT治理与公司治理的涵义,并从目标,核心原则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两者加以详细比较,指出IT治理与公司治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核心原则上具有依承性,以及主要内容上的相互促进性,最后,结合COBIT模型建立了一个逻辑模型,阐述了如何通过提高IT治理的内部循环运动的效率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熵理论及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引入治理熵概念,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公司治理的演变规律,提出公司治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最后,本文引用2004--2010年7年间南开大学公司治理指数的变化趋势验证,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效率遵循长期向上发展局部时段出现停滞和后退,证实了公司治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司治理的文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公司治理在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后仍然问题多多,丑闻不断、治理低效,其背后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每种公司治理模式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忽视了文化的影响.制度实施的效率也与制度与文化的匹配程度有直接关系,我国文化的"消极"因素的影响是我国公司治理低效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公司治理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同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4,(6)
围绕投资者和经营者这两个公司治理核心利益主体探讨了其决策行为的不完全理性表现,指出公司治理主体通常具有非标准偏好和信念,从而导致其决策行为表现出系统性的偏差。结合传统公司治理研究框架的不足和行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梳理出了公司治理主体决策行为的偏好结构和信念特征。借助非标准偏好和信念等关键性决策元素构建出了基于非标准偏好和信念的行为公司治理理论框架,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司债券从2007年《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颁布后才正式发行,之后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呈高速发展的态势。本文选取已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公司债券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债券具有一定的管理者激励和约束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破产威胁作用,但是信号传递作用并不明显。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偿债保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和科学技术的结晶.是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形式的建筑,标志着不同文化所衍生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各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同样面临着与日俱增的金融风险。利用2015—2017年103家城商行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对地方政府持股的制衡无法降低城商行非系统性风险;高管薪酬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城商行的非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只有较大比例地提高薪酬才能明显地降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董事会人数的扩大有助于降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一味地增加独立董事人数并不能为降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带来帮助。根据实证结果,城商行有必要对高管进行激励,同时要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但不必刻意增加独立董事人数。国家应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使城商行的股权分配趋于合理,同时应合理安排产权,完善了产权结构方能对治理结构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