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理念生活即是作文,观察即成作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有惧怕的心理,为了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减少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我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讲真话,抒真情,自由表达,写出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欲望。本设计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作文个性化"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赞同。个性化的作文要求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实现这种新的转变呢?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乐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相似文献   

3.
教学理念 生活即是作文,观察即成作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有惧怕的心理,为了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减少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我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讲真话,抒真情,自由表达,写出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欲望。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是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如何达到"童言童语情自浓"的状态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一、丰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首先作文素材从儿童生活中来,丰富儿童生活,细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有话可说,情动辞发。1.开展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要让学生写一次亲身经历的事,写出自己的感受、内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第五册《习作乐园一》的习作要求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一、教学设计思路与目的1郾平等交流,拓展思路,培养学生习作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有人说:“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作文,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不管这话有多偏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注意到了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课标对三四年级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指出:5-6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从阶段要求可以看出:习作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要让学生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和畏惧心理,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看成自己的内在需要,使"要我写"的习作教学演变成"我要写"和"能写好"的其乐融融活动。要让学生乐写好写,离不开一些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本文从几方面浅淡新理念下的习作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深入生活,并创设良好的作文情景,坚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学生才会"情动而辞发",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习作来,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生发无限活力,也能探索出在实践生活中练笔育人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上,让小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采用激励机制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问题颇多,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空间限定在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变"让我写"为"我要写",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习作的个性,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根据当前学生厌作、套作的状况,习作教学应植根于生活,走生活化道路。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摄取素材,观察感受生活,丰富提炼素材;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的基础上,活化积累,激发倾吐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倾诉,随心所欲倾吐,把生活源头引入作文;同时,把生活和作文集合起来,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并通过讲评、交流、发表、写生活日记等活动,提供展示舞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善写、乐写、坚持写,养成写作的习惯,让习作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喜欢上作文,让写话、习作教学不再困扰我们呢?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提出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笔者本着降低学生起始阶段写作难度的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力求为以后更好的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可是一直以来,作文让很多学生苦恼。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作文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写作的情感,点燃他们写作的热情。校园生活、家庭亲情、社会实践、群体交往等是学生的基本生活范畴,我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产生深刻的体验,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为新课标下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自己要表的情,让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让学生作文由过去的怕写作文或要我写的现象转变为"从生活到作文"、"我手写我心"的美好局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分析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妨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还作文以生活的本源,在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绿洲。  相似文献   

14.
只有借助现实生活这一源泉,摒弃传统作文教学,才能转变学生观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从而让习作教学真正地"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进行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景,丰富生活体验,全方位开拓生活源泉。让学生一扫过去缺乏习作兴趣、无米下锅的现象,把作文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真实而丰富的生活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习作水平就会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让学生写出言辞优美、富有创意的习作,是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的终极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通过作文充实精神家园,提升人生境界,是目前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关键。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学生"谈文色变"提起笔就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字来,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他们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一下自己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各个环节,尤其是习作评价中,要突出人文关怀。一、期待学生总是期待自己成功,老师总是期待学生进步。习作评价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期待,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习作的愿望,形成积极的态度。一位学生的习作写出了一个优美的句段,我的眉批是这样写的:精彩的描述显示了你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在下一篇习作中,你又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吧。一位学生习作较以前认真工整,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这篇习作让老…  相似文献   

19.
习作素材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黄雨华 《考试周刊》2012,(67):52-52
传统的作文教学常把学生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闭门造车"。如何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写出真情实感呢?作者认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是学生赖以采撷习作内容的活水之源。作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实践服务等活动,从多方面挖掘了学生习作之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