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德尼·谢尔顿在他的最为人称道的小说《假如明天来临》中,通过主人公翠西·惠特尼的传奇经历,揭示了他对于社会与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黄佳佳 《现代语文》2009,(11):109-111
本文重点探讨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中对于借用布鲁斯音乐进行人物刻画的技巧。埃里森十分熟悉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从把他的艺术创作局限于任何一种狭窄的类别。为了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他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艺术技巧,这些技巧都与布鲁斯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从主人公及两位次要人物吉姆·布拉德和玛丽·兰姆的刻画上对此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仕益 《现代语文》2010,(1):117-118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小王子的价值观与成人的价值观有天壤之别。以小王子为代表的儿童的精神世界纯洁无瑕,充满童真和温馨。人与人、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直接的、自然的,未曾经受现代文明的污染并且摆脱了“大人们的逻辑”的束缚。至于成人的精神世界,则尽是“清规戒律”,尽是现代文明污染的痕迹,大人们屈从于外部世界的压力和金钱的诱惑,有的甚至惟利是图,泯灭人性。在这截然不同的两种精神世界之间没有相通的价值观,没有连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一生奋斗不息、辛勤耕耘,功成名就之后因看破人生而英年早逝。其代表作品《马丁·伊登》中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无论在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还是在人物命运、社会背景等方面都深深地折射出作者杰克·伦敦的影子,可以说《马丁·伊登》即是杰克·伦敦深沉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目录书,是研究古代图书状况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其《易》类著述流传至今,大部分书在后来的目录书中已很难看到,多数人认为已经亡佚,该文详细考证《汉书·艺文志》中《易》类著述篇章的流传情况,从而明确《汉书·艺文志》中的《易》类著述的存亡情况。  相似文献   

6.
《诗经·小雅·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描绘了军队生活的艰难困苦,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厌战心理。通过《采薇》,我们能够大致地了解《诗经》中战争题材诗歌的厌战主旨,进而使我们更加理解先秦时期人民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7.
《庄子·大宗师》中子贡助理子桑户丧事和《庄子·天地》中的子贡遇汉阴老人两则重言对《论语·微子》中子路问津和子路遇荷穰丈人的两则故事在叙事视角、叙述者类型、叙述情节、叙述人物和叙述结构上具有相似的叙事方式,本文因此认为《庄子》重言有模仿《论语》叙事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师随笔《教育交流》杂志以“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为特色,关注一线教育中的点滴智慧,着重反映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改革过程中总结的新理  相似文献   

9.
J·K·罗琳是在20世纪末登上文学舞台并且大放异彩的英国女作家。1997年,罗琳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很快就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位。她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英美各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迅速风靡,不仅吸引了众多儿童,而且也令无数成年人废寝忘食地沉迷其中。J·K·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通过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加入儿童文学的幽默和温暖,给哥特式小说添加了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从传统哥特小说的构成要素入手。解读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一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淡淡的伤感味道,有英子纯真纯净的面孔,但文字却给我很“散”的感觉,文字内部的“气”始终寻觅不见。每每拾起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又放下,放下又拾起,当我看见很多人演绎这堂课后,我曾经想彻底放弃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你与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没有缘分。  相似文献   

11.
由渭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梁建邦教授主编的专门探析当代“长安词痴”月人词作艺术美的赏析专著《月人词鉴赏·二》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月人词集·二》(1993—1996)20卷1000首词为研究对象,共收录43位作者的鉴赏文章56篇,探析月人词作62首,分为时事感兴、遣怀抒情、亲情婚恋、观光咏古、读书评论、交往赠贺等六个部分,每部分以创作先后为序,先列月人原词,标注出处,再作赏析,既注重月人词艺术技巧的分析,也注重词作内容的解读和梳理,适当介绍一些创作背景和词的常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月人,走进月人词的艺术世界和精神领域,领略月人词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得到美的享受,提高欣赏传统格律诗词的水平。《月人词鉴赏·二》是1997年出版的梁建邦教授主编的《月人词鉴赏》的姊妹篇。据悉,梁建邦教授还将继续主编《月人词鉴赏·三》、《月人词鉴赏·四》和《月入词鉴赏·五》。  相似文献   

12.
卡尔·玛丽亚·冯·韦伯的40载人生都笼罩在跛行阴影中,但在浪漫主义者眼中,这个孱弱的人释放了一场风暴。  相似文献   

13.
【写在前面的话】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中独立成篇的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还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将之与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对比,更加突显了列夫·托尔斯泰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的《郑风·将仲子》与《卫风·氓》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地域背景和相似的民风民俗背景,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她们的婚恋都面临着无媒说合、双方性格存在明显缺陷、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等因素,所以,《将伸子》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必将如《氓》中所展示的那样,以悲剧而告终。  相似文献   

15.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所作。许渊冲所提倡的“三美”本体论是诗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文章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本体论对杨完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霍克斯《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文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清教徒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文章从清教徒的起源、信仰、教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对《简·爱》作品中简与约翰性格与宗教信仰的分析,阐释清教徒思想在《简·爱》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项羽、刘邦是秦汉时期楚、汉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领袖人物,二人事迹在司马迁著的《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中蝉联,形成鲜明对比,清楚地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因果关系,向世人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和生动形象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小说《色·戒》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叹与末世情怀,强调人物面对命运的无奈与历史的虚无,是个人主义在乱世与民族困境面前的困惑;李安的电影《色·戒》则呼应时代话语深入发掘女性在传统文化中的命运,传达了对传统男权文化与意识形态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批判,是当下语境中的个体话语诉求的折射。然而作为关照的客体,小说与电影文本《色·戒》的出世,都必须放在具体历史语境下加以批判与反思,以揭示它们的思想误区。  相似文献   

19.
男男 《初中生》2009,(1):65-69
【导言】 《小王子》出版于1943年,作者为法国飞行员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长久以来,阅读《小王子》被视为一种必修的文化学分,每个人都可用自己的方式来体会书中深远的柔情和哲理。  相似文献   

20.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