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种主要文体,其文体特征值得研究;只有从研究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开始,才可能把握小说文体的方方面面。作为作者正在写作中的专著《小说文体学》一章的摘要,论述了小说文体的虚拟性、故事性、兼容性及其语言的审美变异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于《新序》文体性质是小说的观点,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批判:(1)《新序》虽有一定程度的虚构成分,但虚构不能作为小说文体的充分条件;(2)《新序》还处于依附子史的状态,未成为一种独立文体;(3)《新序》文体具有综合性特征。《新序》就全书而言还不能列入小说之林,尽管其中有许多故事,不失为精彩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称为“文体作家”,“文体”对沈从文小说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沈从文小说在文体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冲突——超越”格局的反复再现;文本意义层次的多层设置;重复叙述中文本的自然流转。  相似文献   

4.
邓婷琛 《海外英语》2014,(21):148-149
小说是十分具有自身文体特色的文学文体,不同的作者会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甚至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也会呈现不一样的文体风格。该文尝试从词汇、语法、修辞和语境这四个包含文体因素的层面出发,采取举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如何更贴切地进行小说翻译,将小说的文体风格更好地传递到译文中去。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十分具有自身文体特色的文学文体,不同的作者会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甚至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也会呈现不一样的文体风格。该文尝试从词汇、语法、修辞和语境这四个包含文体因素的层面出发,采取举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如何更贴切地进行小说翻译,将小说的文体风格更好地传递到译文中去。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典课文之一。《桃花源记》的文体问题,一般认为它是散文,是《桃花源诗》的序文,这固然是没有错误。但这种观点只是从文体的共通性来看问题,并没有考虑到这篇文章的文体特殊性,而且它对于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以及作品的思想性质、作者的主观寓意帮助不大。《桃花源记》的文体应是古代小说,而且是魏晋六朝小说中的杰作,是"有意"为之,罕有伦比;这篇小说实际上寄寓着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国"精神,而这也是《桃花源记》的思想性质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萨特历史意识的产生与文体风格转变的关系,萨特强烈的历史意识,在他的处境小说向处境剧的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具意识形态观念的文体——戏剧文学,成为萨特文学生涯后期常用的文体样式,它是意识形态叙事合乎逻辑的发展,"处境剧"(The Theatre of Situations)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叙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小说的一个重要感情基调就是苍凉,与古典文学的苍凉之感不同,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不但是文体书写风格的体现,更是对现实人生的隐喻。透过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笔调,能让我们深深的感触到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生活百态以及个人命运的变幻等。同时,张爱玲笔下的苍凉之感所展现出的对人性的深层透视与关注,对当今时代的人性挖掘与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作者接受的文学传统与环境影响、个人思想、气质、文体意识诸方面分析了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主观原因,又从读者接受心理分析了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读者方面的原因,并指出这双重原因对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列斯科夫的小说文体在19世纪作家当中独树一帜。总体上看,他的小说倾向于重人物讲述而轻作者叙述、重人物和环境而轻情节、重纪实而轻虚构、重文备众体而轻单一文体。这些文体特征与列斯科夫独特的写作语言共同构成了他在不断探索中逐渐稳定和明晰的文体形态和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1.
列斯科夫的讲述体小说的文体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其中来自人民中的故事讲述人超越作者——叙述者主导叙事,成为小说话语的主体和客体,从而改变了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内在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2.
《桃花源记》的文体之妙,妙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对《桃花源记》的文体特征进行多元探微,是让阅读成为一种创造性的、丰富化的欣赏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弱化叙事性,是明代传奇小说重要的文体特征。在创作中,明人弱化传奇小说叙事性的方式有三:一是羼入大量诗词韵文,从情感向度和审美风貌上强调传奇小说“托物以寓意”的抒情性,标明传奇小说与正宗的叙事性文体——传、记、墓志铭等的不同;二是在讲述爱情故事时,加入大量道德教化的内容,充分发挥传奇小说的阐释功能、指导功能,强化传奇小说的议论性;三是强调传奇小说“神”“奇”“怪”“幻”的风格,与传、记等的纪实性、严肃性拉开距离。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历来以小说中精致的文体著称,短篇小说《偷窃》就是其中集艺术和情感为一体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拟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象似性,认知隐喻角度对小说的文体风格,主题意义等做认知文体分析,从而呈现这部小说的后现代性特点和作者精湛的文体技艺。  相似文献   

15.
题目与文体     
题目与文体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相互联系的法则.一个题目,总是通过不同的侧面表现其文体的形式;同时,一种文体也从不同方面规定和限制了它的题目的拟定.而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事物的规律,因此,本文仅对中学阶段常见的题目与文体之间的一般规律作粗浅的探讨.首先,题目体现出文体的基本特征.作为写作整体中的两个要素——题目与文体,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相关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题目决定了它所适宜的文体形式,反映了文体的基本特征.例如题目中交代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要素,它的文体要求写记叙文.而记叙文的特点就在于寓主观于客观,通过对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16.
<游仙窟>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重要特征都与作者张所处时代的风气息息相关.这篇小说取材于初唐文人所熟悉的冶游生活,同时还受到嘲谑、咏物、酒筵行令、诗歌竞赛等社会风气以及前代汉译佛经文体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极为独特的长篇以诗相调的体制.除去这些与小说形式相关的外部原因,促成该小说文体形态的内在动因则在于作者张强烈的逞才使气的愿望,这使他过分专注于表现自己在诗歌与骈赋方面的才能,却忽略了对小说叙事技巧的应有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近代小说文体观的基本特征是: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探讨小说的审美规津;强调小说的创造本质。影响近代小说文体的主要固素:一是欧美文化思想的影响;二是我国白话小说到明代已发展咸熟;三是明清小说理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波斯人信札》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一部反映先进思潮的书信体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文体手段和修辞手法,充分体现了这部作品深刻的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本文试从文体学与修辞学的角度对《波斯人信札》进行分析,探讨了构成这部小说的三种基本文体,同时从词汇、句子和修辞格方面分析了该小说的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不同题材之小说的文体特征不同,致使不同类别小说之版本特征、流传有着本质区别。与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等相比,历史小说所依据的素材是大众化、某种程度上已固定的"历史文本",历史小说之虚构成分仅局限于历史事实允许之范围内;致使历史小说在传播过程中,读者完全可以依据"历史文本"进行"二次创作"。这是历史小说独特的文体特征。因此,对历史小说版本之研究,须在历史小说的文体特征之基础上,充分把握版本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之间,版本与作者、读者、出版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全局入手,方能作综合判断,以使版本判断之结论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0.
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的生成 ,一是受文学传统和作者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二是受市民阶层生活方式、价值选择和审美趣味的影响。因此 ,张恨水的小说具有明显的传统和通俗性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