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伙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一种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因为双方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深远影响而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认为应该尝试构建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之所以可能,在于制度安排使然,共有合作基石,科研工作需要,符合现实伦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途径为:重构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形象的知识谱系;选择适切的合作伙伴;形成合作的基点、共同愿景与约束机制;共享、参与和决策;交流、谅解与尊重;专业和价值的结伴成长.  相似文献   

2.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领导关系,权力是这种领导关系形成的根本条件。导师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科层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要求、科学研究需要以及导师个人威信等四个方面。导师领导权力的不当使用是导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它在不同程度上使教育教学受阻、科研绩效降低、师生关系恶化。为保证导师正当行使其权力,促进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导师领导权力必须得到合理限定,即导师管理权力的使用不应破坏研究生教育制度,教学权力的使用不应背离培养目标,科研权力的使用不应阻碍知识发展,威信权力的使用不应损害非正式关系。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学者提出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基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复杂性,需要通过一个新视角来审视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即关怀性师生关系。如果甲是关怀者,乙是被关怀者,甲关怀乙,乙意识到甲的关怀并作出反应,乙的反应被甲接受,那么关怀性师生关系就成功建立起来了。构建关怀性师生关系有倾听、包容、交流等方式,这对改善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鹏飞 《家教世界》2013,(6):239-240
在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趋于研究生导师年轻化以及研究生教育大众化,在这种趋势下,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是研究生导师最重要的职责;而协调好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提高教育水平中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将着重分析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提高研究生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比较分析与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发现,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总体上较为融洽,大多数导师对研究生比较关心,但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培养层次和学科类别对研究生师生关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设"亦师亦友型"师生关系,导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理念上认清自己的职责,在行动上坚持和研究生定期交流,在科研指导之外关心研究生的全面成长;研究生要发挥能动作用,积极主动和导师交...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与导师和谐关系的内涵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与导师的和谐关系包括知识交易与知识合作关系、积极的道德关系、融洽的情感关系。研究生与导师和谐关系的构建对实现大学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加强学术道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倡导"民主平等型"的师生观,确立教师在知识上的实质性权威,树立研究生自觉、自主的意识,创造科学健全的制度体系成为构建研究生与导师和谐关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对全国27所高校导师与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指导制度仍以单一导师制为主体,导师组制和双导师制得到了较高的认可: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模式也仍以传统的师徒关系模式为主,同时科研伙伴关系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模式:研究生与导师在职业计划与想法、人生观与理想等方面有着较多的交流,面对面交流的频率较高,交流手段丰富:研究生广泛地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并从中受益,导师在科研中对研究生的培养多于使用:师生双方的总体满意度及各方面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与此同时,研究生与导师关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近期两则研究生导师师德不端事件引出,结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对全国高校立德树人目标要求的讲话,探讨了当前时代背景和高校教育环境下,理想的导师研究生关系。从伦理、传承和利益竞争等方面分析了导师研究生关系的各个层次,又比较了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师生关系的不同,对导师、学生和学校如何建构好研究生阶段良性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导师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灵魂的角色,导师的研究水平与指导态度与研究生培养状况息息相关。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在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认定环节,要注重对候选人的道德品质的考察;在师生关系的塑造上,应力争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职能发挥方面,导师要注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注重研究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文献的梳理,大致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本质、类型、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师生关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中国在该项研究上的不足,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仅从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师生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怀理论视域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出发,重新审视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对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思考与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关怀性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导师进行访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弥补了单一导师指导所致专业领域的局限,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导师与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关系由传统的“师徒关系”向“科研伙伴关系”转换,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平等关系;导师对研究生学业、职业规划给予建议和指导的同时,应加强对研究生心理状况、思想道德修养的了解;导师的个人素质、制度和环境、学生的个人素质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当前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矛盾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并提倡建立新型的研究生导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类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综合型重点高校为例,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进行问卷调研,分析了四种关系类型,并对不同培养层次和学科大类的研究生作了相关性比较,从导师、研究生和管理者等不同角度对建设"亦师亦友型"师生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采用导师制,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目标,对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从消除不满情绪、经常联系导师、争取导师信任以及注重自我展现等四个方面对研究生如何融洽的处理与导师的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给予导师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的政策提议公布后,引起相关各方关注.该政策提议以改革研究生学业水平评价标准为外在表现,指向的深层问题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基于925份研究生调查问卷,研究发现,研究生对导师自主权以反对和质疑居多,深层顾虑为权力势差下的师生关系异化;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部限制远大于外部因素;博士生受"唯论文"的外部约束更深.鉴于此,本文认为,应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导师指导、发挥综合评价改革的系统作用等方面,营造研究生潜心学术的氛围、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释放研究生的研发能量.  相似文献   

18.
"给予导师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的政策提议公布后,引起相关各方关注.该政策提议以改革研究生学业水平评价标准为外在表现,指向的深层问题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基于925份研究生调查问卷,研究发现,研究生对导师自主权以反对和质疑居多,深层顾虑为权力势差下的师生关系异化;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部限制远大于外部因素;博士生受"唯论文"的外部约束更深.鉴于此,本文认为,应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导师指导、发挥综合评价改革的系统作用等方面,营造研究生潜心学术的氛围、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释放研究生的研发能量.  相似文献   

19.
将部分研究生院高校的导师权利条款与导师权利诉求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权利条款对导师高度认同的招生自主权、指导评价权、获优先支持与奖励权的规定较多;但对人文社科导师的权利诉求,条款未能有所体现;对导师们关心的申诉权、与不合格学生解除指导关系的权利、与指导活动相关的署名权,文本缺乏可供参考的程序性规定和适用范围的说明性条款。因此,建议紧扣岗位特征,制定合理灵活的权利条款;尊重学科差异,适当关照人文社科导师的权利诉求;细化权利条款,真正落实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的规模较早期有了相对扩大,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生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导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导生关系"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要使其发挥在系统中的最大效用,就要针对目前导生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建立新型导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