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转变理论与德育教育的主要基本要素之间存有内在的契合点,德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德育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其态度的改变主要是在沟通说服中完成的。本文运用态度转变理论,提出德育对象态度的改变主要与德育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有关,要改变德育对象的态度,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德育信息真正内化成德育对象稳定的价值体系,进而完成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2.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持久而稳定的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品德的社会心理学阐释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道德教育过程是这一特殊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过程,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构成影响受教育者情感的外在刺激因素,因而要调动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德育工作者要全面提高素养,增强道德教育的号召力;德育信息要熔铸积极情感,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德育情境要精心创设,增强道德教育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达成购买或接受广告主 (广告委托方 )提供的服务而致力于改变目标对象的态度 ,从而树立商品的可信度和企业的良好形象 ,以便完成营销战略目标。”在这一改变人们态度的过程中 ,广告一直在执行着这样一种功能劝说。本文试图从理论分析的角度 ,就广告的策划与宣传 ,谈一谈如何通过劝说改变人们的态度 ,以求与各位同仁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4.
教育者是教育产品的供给者,教育对象是教育产品的需要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供给和需要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自觉性、微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道德教育应该是具有道德性的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不应约化为“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控制、社会约束不是道德教育的唯一追求。“灌输”是一种缺乏道德品性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恐惧唤起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程度的恐惧唤起引起的态度改变最大。在道德态度改变过程中,恐惧唤起即道德惩戒是常用方式,其运用的"过"与"不及"都有悖道德教育的初衷。在教育中适度运用道德惩戒,要求在尊重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相似文献   

8.
教育者是教育产品的供给者,教育对象是教育产品的需要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供给和需要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自觉性、微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承诺(或信奉)、预防注射和人格因素是影响其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要有效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并建立相应的行为模式,道德教育者一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教育对象的道德承诺(或信奉);二要对教育对象道德态度进行有效的预防注射;三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自尊、智力等人格因素采用不同的说服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校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在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合道德的现象,都可以也应该进行相应的道德评价.实现“道德的学校德育”是对学校德育进行道德性审视的一个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1.
歌德有一名名言:我从祭坛上带来纯洁的火,我所点燃的不是纯洁的火焰。这句话可用来写照今天的道德教育。道德本身就像圣洁的火种,人们希望用它来消除丑恶,纯净心灵。而纯洁的火种并没有带来纯洁的火焰,学校道德教育的结果没有像人所期望的那样,人们普遍感到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了,并称他们为“跨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姑且不论这些感叹有无夸张的成分,但这的确道出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道德教育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道德教育方法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无论多么好的道德教育内容,如果不…  相似文献   

12.
态度改变理论与师德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师德教育要促成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发生态度转变,首先,要提高教育者的可信度;其次,要重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满足接受者的需求;再次,要引发接受者内心的冲突,进而产生改变自己的动机。通过认知改变或行为改变,达到态度改变,实现教育者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推进工作方法的科学化,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吸收和借鉴相近学科的理论成果,从多维度把握大学生思想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本文从社会心理学态度改变理论入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可操作性问题进行了详尽阐述,力求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态度改变—说服模型的理论传承及其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劝说情境的模式)是在其信息传递理论与社会判断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传递理论及社会判断理论从不同角度说明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是一种合理模型,态度改变—说服模型各部分分别代表了个体在态度改变过程中涉及到的不同因素,对这一模型中的各元素进行精简合并,得到简化模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与受教育主客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理论把它简单地归结为“主体-客体”或“客体-主体”的结构模式是不科学的。对其科学认识应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认识属性和教育与受教育在其过程中的各自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上作归结。具而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主导性主体,受教育是客体性主体,即“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上讲,我们对做错事的学生要进行纠正和批评。最近在教育者中有一种新的告诚开始流行起来,这就是“抓住他们做得正确的事情”。当他们的行为反映了你想要灌输的价值观时,就要给予关注并予以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7.
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不仅把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结合了起来,而且把两门科学与关于人的一般哲学学说及其方法联系了起来。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整体“框架”作用决定了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决定了必须建立相应的道德教育哲学对道德教育做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杰 《教育探索》2006,(10):93-94
从主体间性这一视阈透视道德教育范式,道德教育的目标应从“物化”走向“人化”,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道德教育的方法应从“灌输”走向“对话”;道德教育的过程应从单向训导走向双向交往;道德教育的内容应从疏离现实走向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9.
将道德主体内融性的教育体制借鉴于体育教育,从而达到拓宽体育教育视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本时代理念发展的必然所趋、信息时代"赛博"生存的迫切要求和社会主体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召唤,是道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现实语境。道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指归,在于引导道德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确保教育双方在生命际遇与灵魂的碰撞中共同成长。因此,进行道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理论构建极具现实意义,把握道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人性论依据、方法论基础、过程和实践根基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