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思维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界定存在的“赛场准入权说”“娱乐服务提供说”“企业权利说”和“商品化权说”等观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的多学说论和各类法律权利的交叉使得赛事转播权的归属存在着不确定性.为明确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及其权利归属,需要对体育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赛事节目分开讨论,它们是2种不同性质且容易混淆的权利,2者权利归属不相同,法律保护方式有区别.体育赛事转播权归属于体育赛事参赛组织和体育赛事主办单位,是许可他人进驻比赛现场进行拍摄、转播体育赛事并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是体育组织的无形资产,接受《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保护;体育赛事节目归属于广播组织,是经体育赛事组织授权转播体育赛事的持权转播商(包括电视台、新媒体机构)播放的体育赛事信号,具有广播组织权,其权能在于禁止他人有线和无线转播其节目信号,接受《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保护.  相似文献   

2.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法律性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体育赛事商业开发的不断深入,赛事电视转播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无形资产和财产权利,已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但对其法律性质的界定却存在理论上的不足。通过商品化权概念的提出,可看出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作为体育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边缘权利,在权利的客体、内容和主体等方面,符合商品化权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基本含义,对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体育赛事转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赛事转播权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了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市场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开发趋势进行展望。研究认为:只有完善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制度,打破市场垄断,明确界定体育赛事的权利归属,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新媒体转播权,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开发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涉及未经许可的网络转播体育赛事节目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如何保护体育赛事节目制作者的网络转播权,我国司法实践对此存在较大分歧,基于对我国相关案例不同观点的归纳与梳理,争议焦点集中于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属性认定和对应权利的选取。独创性问题是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属性认定的难点,适用何等权利保护体育赛事节目网络转播权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我国应当以《著作权法》为主体构建良性法律保护体系,采用著作权与邻接权相结合的二元保护机制,通过修订《著作权法》,扩充著作权客体,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权能内容,从而有效保护体育赛事节目制作者权利。  相似文献   

6.
在国外,体育赛事转播权销售中时常出现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反垄断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销售行为的规制经历了从豁免到规制的历程。在反垄断法视域下,界定体育赛事转播权相关市场,并从横向行为和纵向行为对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销售行为进行反垄断法分析。由此得到启示:中国境内的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销售行为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应秉持谦抑性理念,扩大适用合理原则,合理界定中国境内的体育赛事转播权销售的相关市场。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相关立法现状以及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保护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保护机制的途径: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体育赛事转播法律体系、加强体育赛事转播法律的执行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采取比较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英美法和我国法律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的利与弊:著作权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保护无法禁止转播机构未经许可直接对比赛进行拍摄和转播,也不能够对转播节目的内容进行保护;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美国法下“热门信息”的理论对赛事转播权的保护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使用人花精力去收集进入公共领域的赛事转播信息便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的“搭便车”行为,这是对赛事转播权保护的不利一面;场馆准入限制作为一种合同方式,是禁止未经许可不得对赛事进行拍摄、转播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其弱点是如果比赛在公开场所举办,这一方式便难以奏效.得出结论:不同法律或方式的保护各有利弊,为了有效保护体育赛事的转播权,需采取交叉保护的方式以弥补单一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采取比较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英美法和我国法律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的利与弊:著作权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保护无法禁止转播机构未经许可直接对比赛进行拍摄和转播,也不能够对转播节目的内容进行保护;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美国法下"热门信息"的理论对赛事转播权的保护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使用人花精力去收集进入公共领域的赛事转播信息便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的"搭便车"行为,这是对赛事转播权保护的不利一面;场馆准入限制作为一种合同方式,是禁止未经许可不得对赛事进行拍摄、转播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其弱点是如果比赛在公开场所举办,这一方式便难以奏效.得出结论:不同法律或方式的保护各有利弊,为了有效保护体育赛事的转播权,需采取交叉保护的方式以弥补单一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体育赛事转播侵权事件频发,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临近,如何更好地保护冬奥会赛事转播权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冬奥会赛事转播权包含的两个层次的权利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了欧盟、美国、日本在体育赛事转播权方面的保护经验。由于立法倾向的不同,体育赛事转播在世界各地的保护方式亦有不同。因对体育赛事转播的独创性判定标准不同,大陆法系国家倾向于否定体育赛事节目的作品特性,而英美法系国家倾向于肯定其作品特性。结合国内司法实践,分析了通过《著作权法》以作品或录像制品的方式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均各有利弊,指出应扩大广播组织权的范围,加强对广播信号的保护,加强权利人的自我救济及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救济,为更好保护2022年冬奥会赛事转播相关权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体育赛事网络直播节目的性质使其无法完整嵌入著作权制度的保护框架,在原《著作权法》中邻接权和著作权保护模式均存在适用困境,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用视听作品取代电影作品和类电作品,将网播行为纳入广播权和广播组织者邻接权规制的范围,为体育赛事网络直播节目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与可能性,但依然存在适用不畅问题。通过确立“有无”的独创性标准,扩大广播组织者权的主体,创设向公众传播权,可进一步优化体育赛事网络直播的著作权法律适用,促进体育赛事直播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隐性营销"本身并非法律正式规定和认可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泛性伸缩尺度的概念。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的行为须具备关联性和寻求商业利益两个属性。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具有侵权手段的多样化和隐蔽性、侵权空间的特定性以及侵权客体的复杂性等的法律特征。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极大地促进了体育赛事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跟进了重大特定体育赛事标志保护的法律条款。完善对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的法律规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体育赛事产业的收益重心近年来逐渐向赛事转播相关权益倾斜,然而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对体育赛事转播相关权益的理解仍存分歧,混用严重,导致我国在体育赛事转播相关权益的保护方面犹显不足。体育赛事转播权是赛事组织者最重要的权益之一,其实现过程也就是体育赛事的录制本身是赛事的主要支出,而体育赛事转播画面作为赛事转播权实现的成果则是赛事组织者的重要财产和收益来源。从赛事组织者的角度对赛事转播相关权益进行统筹论证,着重参考“场所权+著作权”的保护模式分析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权利属性和架构,强调体育赛事转播权与赛事转播画面的区别和联系,同时探讨我国新《体育法》的发展和适用,试图为我国赛事转播产业发展提供稳定良性的助益。  相似文献   

14.
在界定赛事转播权定义和设立原因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法律性质和权利开发体系内容探讨,从而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事转播权的市场开发的权利内容体系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进行概述,然后从观念、制度、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和自身发展等6个方面对我国职业体育电视转播权开发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求我国职业体育电视转播权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我国职业体育电视转播权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美体育赛事转播交易,转让方式,定价标准,运作方式,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比较,为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提供参考依据,更好的发展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结论认为:美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和营销经历了萌芽,争议犹豫,初步探索和繁荣发展4个历史阶段;当今美国营销转播权有多种模式;美国各体育组织营销转播权得到一些法律条例的保护;我国体育组织对赛事电视转播权的营销刚萌芽,需要加快立法,加快体制改革,创造条件,繁荣体育赛事转播营销市场。  相似文献   

17.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收入已经成为国际奥委会和各种体育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而在我国除少数个别项目之外,大多数大型赛事的电视转播资源未能销售出去,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流失和浪费。通过对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发展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发展对策的研究,旨在推动开发我国转播权资产,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证中超联赛的历史沿革、经营机制、赛事特征及其法律属性,剖析了中超联赛赛事表演服务“产品说”与“作品说”的法理缺陷及其对中超联赛法律保护的不利影响,从《著作权法》视角界定中超联赛属于一种商品性表演服务活动.基于以上认识,进一步阐释中超联赛表演服务活动的价值及其市场供方主体权益,在市场供应主体中:国际足协理事会、中国足球协会分别享有中超联赛作品表演权,而中超联赛俱乐部、中超联赛运动员拥有中超联赛表演者权,中超公司拥有服务经营权,由此从法理上厘清中超联赛的各种收益归属.  相似文献   

19.
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相关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进一步对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正论析:关于体育标志权和电视转播权的保护已达成共识,但缺乏普适性研究与法律保护;关于运动竞赛表演知识产权、民族传统体育、体育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的研究和保护力度不够,且还存在研究理念上的问题;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应立足于体育的特殊性进行专门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特殊防卫权的立法背景、概念内涵及实施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揭示特殊防卫权的确立有其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因素.对特殊防卫权法律正义性特征、法律正义性条件及立法价值展开了讨论,指出特殊防卫权作为传统正当防卫制度的有力发展,能更有效地起到保护国家、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其法律目的的正当性构建了其法律正义性的基础,其实施本身就是法律正义性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