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贯彻国家关于"鼓励支持一部分品牌赛事大力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CBA联赛竞赛制度,促进中国及全亚洲竞技篮球整体水平提高,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等方法对CBA联赛"三外援"特殊政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三外援"政策经历了禁止使用、平稳使用、减少使用三个阶段;(2)2015-2016赛季四川夺冠后"三外援"政策成为舆论质疑焦点,主要包括:限制国内球员、对传统强队和中游球队产生冲击、失去使用资格后成绩普遍下滑、培养了中国男篮亚洲赛场对手;(3)"三外援"政策理性审视结果:仅是排名提升的一个可能因素;是CBA联赛职业化重要体现;是弥补现阶段选秀制度失效的重要创新;涌现了多名国内明星球员;利于亚洲竞技篮球水平整体提高;是抢占亚洲市场的应然路径.(4)"三外援"政策改革应统筹好竞赛公平、内员培养、欧美外援、各俱乐部不同诉求等与亚洲外援的关系.研究建议:"三外援"政策常规赛和季后赛分类实施;调整亚洲外援上场节次;改革放弃亚洲外援资格使用球队的欧美外援使用办法;新入球队特殊执行;不再减少现有"三外援"球队数量.  相似文献   

2.
以CBA联赛初创到逐步完善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为研究基础,以增加比赛悬念、确保比赛公平、提高联赛品牌影响为切入点,以比赛规则修改完善为突破口,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CBA规则修改创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CBA规则与其它联赛差异主要体现在外援选拔和使用方面;规则修改创新是联赛“服务球迷、媒体和赞助商”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解决联赛现存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的重要路径。建议:改变比赛方式、丰富得分种类、减少暂停次数、增加录像回放、限制球员上场节次、优化外援上场政策。  相似文献   

3.
八一男篮一直是我国篮坛上的一支劲旅,从1995年到2001年连续六年蝉联CBA联赛总冠军。然而自2001年八一男篮失去联赛冠军后,联赛排名不断下滑,在2010-2011赛季的CBA联赛中八一男篮仅获得第七名的成绩,"八一王朝"今非昔比,表面的成绩下滑表明军旅球队在CBA联赛中的生存危机。从联赛外援的引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体制方面对八一男篮在CBA联赛中成绩下滑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八一男篮化解目前的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1-2012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引入众多前NBA球员,联赛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援效应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迎来绝佳发展契机,外援对提升联赛品牌价值、整体竞技水平、对抗性、观赏性、均衡球队实力、群众体育开展、篮球文化建设产生正效应;对联赛管理、经营风险、球队对外援使用、国内后备球员培养、竞技篮球发展、篮球文化创新发展有负效应;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为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及中国篮球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八一男篮是一支有着辉煌战绩的球队,但在2008-2009赛季CBA联赛中首度无缘季后赛。从表面上看,队伍的新老交替、大面积的伤病、对手的外援过强等因素是导致八一男篮溃败的直接原因。仔细分析,体制优势的丧失、外援政策的调整才是八一男篮溃败的根源。振兴八一男篮需要突破体制的束缚,吸纳各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运用巴雷托分析法对第13-17届CUBA东南赛区男子组竞赛成绩进行分段表达,同时对比改革后的首届(第18届)CUBA竞赛成绩,探究赛事改革前后该赛区竞争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结果发现:首先运用联赛改革政策的高校成绩普遍提升,部分传统强队在联赛改革后受到较大冲击,传统第二集团球队成绩整体下滑,改革后东南赛区的竞争格局发生部分转变.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队“本土”球员的培养、“注册运动员”的选择使用,以及联赛赛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提出建议.认为本次赛事改革极大地整合了大学生篮球的赛事资源,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11-2012赛季CBA比赛中外援与国内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论:不同位置上的外籍球员的竞技水平(效率)均远高于国内球员,其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从引进不同位置的外援个人效率来看,前锋能力最强,中锋次之,后卫相对较弱;外援在得分、投篮、篮板球等技术指标上优势明显.建议适当限制外援,给本土球员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加强国内球员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对抗能力;充分利用外援技术优势,引领国内球员的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CBA联赛球队冠名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篮球联赛职业化以来不断有球队退出联赛,球队名称也不断发生变更,球队冠名的频繁改变加深了球迷对俱乐部球队和CBA联赛的陌生感。为了打造CBA联赛的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篮球发展的职业化进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95年以后历年CBA参赛球队及参赛球队的冠名变更情况进行分析,从较高层次对影响球队冠名变更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录像观察、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金隅队的制胜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相对较高的投篮命中率、相对较少的失误、高水平的外援及其在球队中的串联作用、自信顽强的作风等是北京队获胜的重要因素。从战术打法来看,北京队依赖外线进攻,而广东队更强调内线进攻。两队外援实力都较强,但北京队的外援在盘活整个球队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外援的使用与国内球员的培养、外援的引进与球队梯队建设、外援与我国篮球传统风格的融合,以及政府的引导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CBA与NBA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调查、历史研究、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CBA联赛外籍球员的引进和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CBA联赛外援引进、注册、限薪、转会及其它管理制度与NBA联赛的相关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认为我国CBA联赛在外籍球员引进的范围上相对狭窄、外援转会方面限制过多、外籍球员的薪金限制规定过于单一、外籍球员上场时间的限制较多、外籍球员违纪违约现象较多、对外籍球员处罚力度不够、外籍球员流动性过大。其应对策略主要有:建立长效的外籍球员引进与管理制度、建立外籍球员保障制度、加大违纪违约处罚力度、建立外籍球员培训机制、俱乐部加强对外籍球员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