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楼梦>中的语用隐含十分丰富,分析研究这些隐含对于理解原著和鉴赏译文得失十分有帮助.本文按照言外行为的类别,对<红楼梦>人物话语中的语用隐含进行区分,并综合运用语用学中的语境、预设、会话含义等理论对所撷取的人物话语例子进行详尽分析,从语用隐含的角度计论了翻译此类文本所应达到的"对等"标准,并据此对有关译文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2.
从作者创作思维的角度考察,<红楼梦>在人物的安排与描述,人物的出场次序、出场方式的设计,人物命运的走向,作品的结构布局和情节线索的开合等方面均表现了曹雪芹逻辑思维的深度和理性处理艺术形象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笨"字作为视角,从铁凝的审美追求、作品的内容构筑和人物塑造方面分析了"笨"的智慧,指出其神合于<于丹<论语>心得>的神于天、圣于地,符合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著.作和传记文学著作,它影响了元杂剧的戏剧观念和审美取向,为元杂剧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来源,影响了元杂剧情节结构的设计,影响了元杂剧的人物塑造.元杂剧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显现出<史记>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多媒体网络环境特点,从<心理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结构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等方面介绍分析<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楚辞>是楚风楚俗孕育的结晶,楚地的山川美景对屈原等人的想象力和气质都起了作用.<楚辞>有丰富的环境知识,展现了多方面的环境思想.我们从环境角度阅读<楚辞>,充满一种亲切感,并从中获得一些环境方面的精神资源,这对于我们保护环境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蕴涵的历史、文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文化宝藏,至今没有穷其底蕴.<史记>的文学性反映在人的情感因素、描写对象与内容、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而证明<史记>的文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被测试者年龄,测试内容、评分标准、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等方面二者都有不同.准确地把握<标准>的新内涵、新特征是实施<标准>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他的恐怖小说.他的恐怖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哥特式风格又对其进行了扩展.<厄舍屋的倒塌>是一篇优秀的哥特式短篇小说,小说从人物塑造、场景描写、心理刻画和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哥特式小说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标依据与内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和落实为目的,从建标的依据、测试项目和评价指标、标准的年级分组、标准中各评定等级的确定等方面详细介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研制过程,并解答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一个历史的论断""一个封闭的论断"等几个方面对"技击是武术本质特征"这一大家坚持了多年的命题进行了理论的质疑.研究认为,技击作为武术的一个原点功能,随着武术的文化得以形成、嬗变与发展,它必将经历着一个同步的质变过程,中国的文化使得"技击"与"文化"、"生活"一起不断地演绎推向更深刻的、更模糊的方向上去.正是基于浓厚的东方文化,武术及其拳技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求-生存、好勇斗狠的暴力手段而存在,"技击之打"只能是中国武术这棵苍劲的千年古树的一个枝蔓.最后认为:中国武术是一个由简单不断走向复杂的过程,一个从"技击"走向"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价值取向与高校体育的"善本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的责任,也是高校体育的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由于民族"原生态"体育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地方性、民间性、永恒性等基本特性,是我国高校体育"再造"的"善本"资源,当代高校体育的再造不宜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文化多元的泯灭,文化生命力的消失."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应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至少应当循着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 "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善本再造",将促使我国高校体育呈现中西体育文化珠联璧合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金瓶梅》的版本主要有"万历词话本"与"崇祯绣像本"两个系统。两种系统的版本孰先孰后、孰优孰劣,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强化题旨、结构照应、人物刻画等三个方面,对"崇祯本"《金瓶梅》第一回宗教现象的叙事功能作了分析。这些宗教性描写是"词话本"第一回所没有的,从而证明"崇祯本"对"词话本"所作的删补修改,目的在于使小说的主旨更为鲜明、叙事结构更为紧凑、人物形象更为生动。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中对抢劫罪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尤其是第二款加重处罚中的第一项"入户抢劫",因其涵义界定不具体而造成适用中往往不易把握.通过对"入户抢劫"从语义学和立法本义上作一些较细致的理解,进而对"入户抢劫"在认定上提出三种需要注意的情形,最终得出结论--认定"入户抢劫"既要有暴力或暴力胁迫行为地点的限制--在"户"内,还要有入"户"的非法性,两者同时具备才符合入户抢劫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目的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基础性、本质性的问题。目前,对学校体育目的界定的观点较多,这对体育课程的选择与制定影响重大。“体质派”认为体育教育目的是增强体质;“体育多目的论”认为增强体质不是体育教育的目的,或不是唯一的目的,体育教育是运动教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翻阅大量与学校体育教育及教育目的等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从健康与体质的辨证关系;从体育教育的社会本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及两者的辨证关系来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体育教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篇纪实游记《天地无极》的作者王大卫以缅怀洛克半个世纪以前的献身考察的事迹为初衷,并沿着洛克当年的路线一一探寻和思考,再加上千万年不变的自然山川与“百年不变”的“人文生态”,使得两条以时间为界的单线归并成了一条以空间为缘并纵贯全书的深沉复线,叙写如行云流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境撞击中生发出多少随缘、随观、随感、随思、随想的心灵火花,有如不同色彩的横线来回穿梭于这块“思想织物”之上,让读者思考着“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缓慢地改变着思想颜色的伟大运动在不远的将来仍将继续么?是否会出现倒退、阻碍进步、甚至毁弃已经取得的成就呢?”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忧患意识充分地显示了一位知识分子作家所拥有的时下愈益难能可贵的正直品格。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女性观,扬弃了“无神论者”最初的博爱观,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的博爱观”及“激情本体论”。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宝黛钗云”这些典型人物表征了他的自发的“人性论”和“博爱观”。以至虚构了一个“太虚幻境”创立了一个类似费尔巴哈的“爱教”,这对国人当有重大的博爱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而《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官方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二者在编纂目的、方法及思想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汇辑了中国漫长历史进程中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同样强调荟萃古籍,保证了文献的完整性,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9.
从"情"与"法两方面论述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只有做到情与法的交融,才能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集市"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自身的形态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集市"肩负着两部分的职能:一是物品交流的功能;二是民众聚会的重要场所,即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体现场所。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广场空间也是从"集市"的形态演变而来。通过对"集市"形成的历史追溯、古代不同时期"集市"的建造位置和服务对象、不同时期"集市"的形态演变三个方面的论述,主要就其"民众聚会"的属性进行了分析,从建造场所的变迁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上来探究其发展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