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文章对三国两晋时期的倡伎作了比较详尽的考察,说明当时的倡伎,主要是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而官伎与家伎,则是三国两晋时期倡伎的两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
《明史·方伎传》是研究明代方伎群体及其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其编纂过程经历了万斯同初版、王鸿绪二稿、张廷玉定本三个阶段。就《方伎传》而言,三个版本各有优劣。万斯同版在内容上翔实而细致,在方伎人物分类上明了而清晰,而王鸿绪版与张廷玉版则在语言表述方面有了显著进步。由于方伎种类多样化的特点,所以他们进入《明史·方伎传》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对于医者而言主要以道德品质及医学技术为要,而星占宗教者则明显带有皇权附庸之特征。  相似文献   

3.
辘轳体     
<正>"辘轳体"也称"轮回体",是诗体的一种,多成组出现,皆与主题相关,因其衔头接尾、可以像辘轳一样旋转而得。相传为宋代秦少游首创,而以苏东坡诗为最佳,主要形成于明、清时期,是当时盛行的一种诗词游戏。现以当代诗人、书画家单人耘先生创作的一首辘轳体诗为例进行说明。这首辘轳体诗仅用13个字,能成诗6首,具体如下:七言:一痕秋月曲如钩,月曲如钩上画楼。钩上画楼帘半卷,楼帘半卷  相似文献   

4.
彭元瑞是清乾隆朝著名的诗人、学者、藏书家。他历任侍郎、尚书之类的高官,而且有较长时期成为乾隆皇帝的可以信赖的智囊,恩宠有加而不衰。他多次随乾隆到南北各地巡狩,有的诗是随同巡狩时所写,有的诗则是和乾隆同时观摩时所写,可以认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史料价值。其所著《恩余堂经进初稿》卷一有《回人绳伎歌》:  相似文献   

5.
上面种种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儒”是“伎艺”在身的“术士”。至于“术士”之“术”为何,后人有种种猜想:有的说是求雨之师,有的说是吹吹打打办婚丧喜事的人,还有的说是掌握“六艺”的人。这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佐证。在该书中,不少场合也将“道”释成伎艺。《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里的“道”,也是指伎艺。子夏的意思是:虽然学习小技艺,也可以取得可观的成就,但是,要想做远大的事业,就不行了,因此君子不这样做。这段话与孔子对于夏说的“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所谓“小人儒”者,即拘泥于“小道”者;所谓“君子儒”者,即“致远”者。这样一分析,就比较清楚了。一、孔子之前的“师”与“儒”是两股道上  相似文献   

6.
<正>1.蹦极现象概述蹦极者在蹦极过程中的受力状况是各不相同的,以蹦极者下落过程为例,在弹簧绳未被全部展开时,蹦极者处于自由落体状态,其弹簧拉力为零;在弹簧绳开始拉伸时,蹦极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运动,但是蹦极者下落的速度仍然在增加,蹦极者受到向上的弹力;当蹦极者的加速度减少至零时,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弹簧绳的拉力等于重力;由于惯性作用,弹簧绳继续被拉伸,蹦极者做速度逐渐减小的运动,直到速度  相似文献   

7.
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妇人”,后来成为靠歌舞来立身的女子的代称。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伎乐渗透到了唐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宫廷有宫伎,军营有营伎,官府有宫伎,私家有家伎,店铺有商伎。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宋代说唱伎艺之一,鼓子词是因为歌唱时以鼓伴奏而得名的伎艺。但鼓子词不一定限于以鼓为伴奏而交叉韵散文进行说唱的伎艺,而且也包括多样广泛的表演形态和体制在内。就如本文提到,小令或慢词构成的月令体等乐曲形态、词的连章数、乐器使用、表演体制等皆由创作者,即演唱者选择。鼓子词形式愈来愈变得多样化,譬如,从乐曲形态发展到叙事形态,从专用鼓伴奏发展到管弦乐器,但这并不偏重于一个方面。因此,虽然后来出现了新的形态,却仍然与已有的形式共存而创作。  相似文献   

9.
节选文段初,智宣子①将以瑶②为后,智果③曰:“不如宵④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相似文献   

10.
新竹展枝──《语文教学人文思考与实践》序于漪认识程红兵同志之前,已耳闻这位青年教师是同龄人中的伎伎者,后来又先后读到他在语文杂志上发表的几篇文章,深感锐气逼人。也许是出于一名老教师对语文教育事业的至诚至爱,看到新竹展枝,生机勃发,喜悦之情充盈胸际,深...  相似文献   

11.
在汉代以前优人的“优笑”表演中,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要素用口语说故事,已经有所表现。由汉至隋,俳优表演中“说”的特征被日渐放大,与口头小说合流,在以娱乐为主的同时又增强了故事性,成为俳优伎艺中的一个独立表演项目“俳优小说”。俳优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特征,是唐前“说话”伎艺初步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解决物理问题时,常会遇到物体与绳发生瞬间作用的现象,这类现象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类是物体与弹性绳的作用;另一类是物体与非弹性的不可伸长的绳发生作用.前者,由于弹性绳形变明显,人们对作用过程中物体所发生的动量变化与能量的转变容易引起注意,并能正确处理此类问题.而对于后者,由于作用是在瞬间完成的,绳的形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7,(2):43-46
女性题材赋历来是辞赋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女伎赋作为女性题材赋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在唐代才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颇具时代特色。唐代女伎赋在创作上显示出女性形象刻画类型化与个性化并存、政治因素输入以及情感意蕴发生转变等特色。可以说"女伎赋"进一步丰富了女性题材赋的创作,拓展了女性题材赋的表现范围。  相似文献   

14.
唐玄宗整改教坊机构,将太常寺掌管教坊的权力改属宫廷宦官系统,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把太常雅乐、燕乐与教坊俗乐区分开来,以正视听。但细加探究,还有几点隐性原因:一是为了暂时“羁縻”追随他参与宫廷政变的有功乐伎;二是在政治上“防微杜渐”,控制民间“散东巡村”,消除潜在的异己力量;三是为了满足自己通晓音律的天赋和酷爱伎乐的嗜欲。  相似文献   

15.
道士救虎     
一夕,山洪大发,漂室庐。人骑木乘①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②,立水浒,督善水者以绳、木俟,见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者甚众。平旦③,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  相似文献   

16.
乐伎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唐代更成了一个颇具规模且引人瞩目的社会群体。从乐伎促进了唐代乐舞诗的繁荣和乐伎促进了唐诗的传播和保存两个方面论述乐伎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乐伎在唐代是一个颇具规模且引人瞩目的社会群体。唐代诗人大多创作有与乐伎有关的诗。唐代诗人笔下的乐伎形象分为作为被同情者出现的形象,笃情守义、追求自由者的形象和作为抒情载体出现的乐伎形象。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坐、立部伎是很多唐代音乐史学者所关注的对象,本文拟在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专著和论文两方面)基础上作一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程龙生 《教育探索》2002,(2):112-112
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对儿童教育的特殊关注。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和《教约》等文中,较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儿童教育的主张。一、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儿童教育的弊端王守仁说:“近世之训蒙稚者,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待若拘囚。彼视学舍如囚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复,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他指出了当时的教育内容只…  相似文献   

20.
以隐逸诗人闻名于唐初的王绩,实际却在隋唐交替之际一度涉足政治,其态度为“存隋”以靖乱,其手段为儒者帝王之术,纵横家王霸之略,及阴阳术数之学。他并且领导了当时方伎者流中以儒家经史之义刊正其理、删存其书的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