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近代中国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无论就其组织规模,还是研究成果都是世界各国所仅见的。但是,我国学术界对于日本的这种研究势态并不十分了解。为了充分利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加强中日两国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一九七七年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科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约请北京大学严绍璗同志编撰《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书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排,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即可出书。《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从一千五百余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专  相似文献   

2.
《儒学在日本近代文化运动中的意义》(战前篇)严绍(汤玉)著,载于《日本问题》,1989(1)近年来,日本政治文化生活中接连发生了一系列有着内在关联的事件,比如编写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无视宪法第九条,向伊拉克派兵等,小泉纯一郎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等等。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所有关注中日关系、关注亚洲乃至世界局势的中国人无不忧虑和愤慨。究竟是什么形成并支撑着日本颠覆历史的战争认识?这既有外交、政治、经济层面的原因,也有哲  相似文献   

3.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康有为联络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人签名上书,提出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竭力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包括在一些通商口岸设立专管租界。1896年7月21日,日本依据《中日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将《马关条约》有关条款具体化。条约承认日本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意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日本臣民可以在通商口岸来往居住、经商、设厂,租地造屋,起造礼拜堂、医院、坟墓。  相似文献   

5.
《盛京时报》是日本在华创办的历时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从1906年10月18日创刊至1944年9月14日改为《康德新闻》奉天版《,盛京时报》垄断东北报业长达38年。虽然对于《盛京时报》已有研究,但鲜有人关注到该报对“皇姑屯事件”的呈现。张作霖的日籍顾问町野武马认为,皇姑屯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开端,更是太平洋战争的远因”。①分析《盛京时报》对“皇姑屯事件”的报道,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看清日办华文报纸为日本侵略利益代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是战胜国,日本于1905年12月22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除迫使清政府承认日本占有长春以南原由俄帝国享有的一切权益和特权外,还要对日本开放东北三省包括长春在内的几个城市,“开埠通商”。  相似文献   

7.
福泽谕吉的近代观对日本近代的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公共图书馆事业中也不例外。在福泽谕吉的近代观中,对教育的重视与民族主义的观念成为他接受与宣传西方“文库”的基础。福泽的西方“文库”见闻通过《西洋事情》传播于日本,形成了日本近代最初的“文库”印象。此后,岩仓使节团的出访记录为福泽传播于日本的“文库”印象加入了更多的细节,强化了福泽的“文库”印象。福泽谕吉所主张的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政府职责,以及日本近代中后期的民族主义演变为国粹主义后要求公共图书馆所具备的思想善导功能,都在日本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得到体现。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以来日本留存的中国古籍回传中国的历史中,清驻日公使馆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学界较为著名的有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杨守敬等人.本文利用中日两国的文献、档案资料,考察了另一位驻日公使馆随员姚文栋在日期间积极搜求研究中日两国古代文献的事迹,对他向国内介绍日本收藏的中国古籍、推动并实际负责《经籍访古志》的出版以及收集并带回大量古籍的史实进行了考索,有助于学界深入了解和认识近代中日书籍交流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七七事变爆发后.和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盟友德国法西斯政府,没有选择站在日本一边,而是继续对中国提供军火.成为抗战初期中国军火的最大供应商。希特勒纳粹德国对中日两国的态度.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94年前老报纸的故事:
  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冯国璋、奉系军阀张作霖轮流控制着政府大权。自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至1920年,皖系军阀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控制着北洋政府大权。他为了扩充与壮大自己的势力,与日本政府于1917至1918年,秘密地签订了总额达5亿日元的一批借款,其中西原龟三代表日方与段祺瑞政府签订的八项借款就达1.45亿日元。通过这一借款,段祺瑞政府将我国山东和东北的铁路、矿山、森林等大量权益出卖给日本。1918年5月6日,日本陆军少将与段祺瑞政府代表靳云鹏,在北京秘密签订了《中日陆军共同防敌的军事协定》,19日中日双方又签订《中日海军共同防敌的军事协定》。两个“协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日本在战争期间可以进入中国境内,中国应派兵支援。通过协定,日本派出大批军队进入中国东北,中国面临被日本独占为附属国的危险。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记录了《国民公报》因披露北洋政府向日本借款真相而被查封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1.
任谢元 《青年记者》2016,(28):89-90
《顺天时报》是日本人在华创办的中文报纸,因在早期日俄战争宣传报道中表现活跃,遂成为日本在华的官办报纸之一.该报从1901年12月创刊到1930年3月停刊,一直关注时局,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键事件中,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论.“济南惨案”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其后日本一系列大规模侵华的前奏,《顺天时报》对其交涉和处理过程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关于《顺天时报》的性质,方汉奇先生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顺天时报》不但是日本人“学了中国人口气”、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办给中国人看的中文日报,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特务活动的秘密基地”.①综观《顺天时报》中有关“济南惨案”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表达方式和秉承态度,可以看出,《顺天时报》完全充当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华的喉舌和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次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向中外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社会》2005,(5):12-13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台事专约》,中国被迫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首先号召全民族抗日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首先号召抗日,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为日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这些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4月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8日,天津市档案馆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市档案馆举行。天津市档案馆和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同为天津市重要的文化部门,近年来,双方在文化产品出版、文化传播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联合推出了《近代以来天津城市化进程实录》、《日本在津侵略罪行档案史料选编》、《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6.
文学艺术     
《出版广角》2013,(3):89
《日本的黑雾》作者:[日]松本清张著文洁若译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定价:26.00元提要:《日本的黑雾》把描写的笔触转向了战后日美当局之间的内幕,并加以披露。由于这部作品,松本清张还获得了1963年的"日本新闻工作者协会奖"。本书就美军占领日本期间,日本所发生的一些轰动一时的冤狱与暴行事件进行剖析,研究各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归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介绍西方新思潮,倡导国民性改造。这是梁启超一生中的辉煌时期。梁启超在日期间思想发生了激变,接受了西方的近代启蒙思想,并发表各种言论,有力推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迟立安 《兰台世界》2004,(12):59-59
一百年前的今天(1904年),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最凶残的恶魔沙俄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场血腥的火拼,史称“日俄战争”。1905年12月22日,孱弱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将安东(辽宁省丹东市旧称)划归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即日本租借地,至此,可怜的安东。一个依山傍水,因鸭绿江黄金水道而富庶的新兴商埠,硝烟未散。即被强行揽入了战胜国的腋下。  相似文献   

19.
日本流传的两种古抄本《孝子传》,近来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与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它们的原本可能是在唐代初期传入日本的,其中保存了一些在中国现存古籍中已经佚失的孝子故事内容。它们对了解中国古代孝子思想在日本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这两种《孝子传》的内容与有关研究情况,并通过佚文对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有关内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档案记载了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也记载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及地方档案馆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联合史学界、出版界共同开发与整理馆藏档案,使馆藏抗战档案公之于众,惠及社会。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社会科学院共同整理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该书整理早,延续时间长,注重质量,内容系统、完整,影响广泛,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在日本学术界,也受到相当的关注。中央档案馆研究馆员谢莹女士告诉记者,《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