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已然存在并处于发育与完善之中,但由于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发生、发展于特定背景,故它与哈贝马斯的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相比,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考察当前中国艺术公共领域问题,有可能对艺术公赏力的社会环境及机制提出一种观察。围桌而坐的人们或人们可围坐的桌子这一比喻,对理解艺术公共领域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复苏式构建取决于国家艺术管理战略及政策改变、思想界的自由呼唤、市场经济环境、艺术界探索、外来全球化力量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其存在要素则包括国家改革战略、政府艺术政策、市场经济环境、艺术传媒平台、艺术家和公众等。这种艺术公共领域的实质在于建构和维护公民与艺术活动相关的公共自由,也就是以他人(或他者)艺术自由为自我(或我者)艺术自由前提的相互的艺术自由(即艺术公共自由)。其运行机制在于处理政府管理与审美自律、商业消费与社会关怀、全球时尚与地方传统、媒体自由与艺术伦理等几组关联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基层社会进一步分化,同时基层选举又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基层社会整合力明显不足,在应对和处理公共问题的能力上明显下降.当下,在中国基层社会出现的各种民主协商实践是人们自我组织的形式,而且它与西方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相耦合,这为中国基层领域的社会整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与小康社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健康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主动培育和发展公共领域,以加速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一)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领域属于现代市民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由各种非官方的组织或机构构成的社会文化生活领域。我们知道,任何人类社会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的有机统一体,文化在社会整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职能。这些职能主要表现为:在  相似文献   

5.
浅论中国社会变迁中公共领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共领域的"理想形态"视角看,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社会民主化建设中,公共领域已悄然发生并发育着,但尚未定型.公共领域既可以培养社会主义民主理念,又为政治权威提供合法性基础;既可以有效减少社会排斥,又可以为中国的公众外交添砖加瓦.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适度引导,加大中产阶层的培育力度;整合媒体并加强其作用,同时积极开发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促进人民对各种议题的呼应;以重大社会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为切入点,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从而健康培育中国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6.
公共领域有古希腊的公共领域、代表型公共领域和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三个发展阶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其主体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众,客体是公众关注的问题,而公众经过讨论形成的公共意见具有重要影响。当代媒体在这种意义上属于公共领域,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公共领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作为来自西方社会的理论话语,公共领域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具有怎样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是一个深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杨仁忠教授撰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结项成果《公共领域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对此课题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在笔者看来,该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和创新性。首先,该书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和理论观点新颖而富有创造性。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为公共领域的重构提供了重要的契机。随着中国网络媒介的发展、网民数量的激增和网络舆论空间的生成,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开始兴起并成长起来。当前,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感,与现实政治过程的互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国家的主导作用明显。从发展前景看,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独立性会增强,并会不断走向理性和成熟,同时,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会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公共空间继承了传统公共领域的理性与批判精神,以零壁垒、无边界、广覆盖、去中心、大众化的特质创新了人际的交往行为和交往秩序,引领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网络技术的变革实现了公共领域的权力转移,一种扁平化的虚拟组织结构为公民参与和行动博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和交往平台。在以公共议题为导向的网络公共领域,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走向可能的常规化和实用化。从本体论、客体论、话语论、功能论角度来看,主体博弈的充分性、身份介入的对等性、交流沟通的论辩性、社会问题的公共性建构了网络公共领域的博弈框架和实践逻辑。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拓展了公共领域的边界和疆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国的公共领域始终处于缺失状态。而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在当代中国公共领域中起到了极大作用,首先为公共领域构建了新的对话平台,其次激活了传统媒体的“公共领域”对话空间,并推动中国公共领域朝着更为开放、更具包容和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力量对解决社会矛盾具有独特作用.文章从公共领域发挥社会政治作用的独特机制、在政治哲学层面的重要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民主政治功能三方面阐述了公共领域对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领域是一个处于私人领域和国家之间的社会交往及理性批判空间,其核心是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其建构以社会相对分离和民主制度建立为基础,由主体、公共空间、自由交往和共识四个要素构成。网络的发展无疑给公共领域的构建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助长了消费主义的泛滥,带来了严格的信息过滤以及社会群体极端化、分裂化的倾向,使公共领域的构建面临新的困境。而这一困境的解决有赖于自由表达体制的建立和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现实生活包括公共活动领域和私人活动领域两个方面。公共活动领域问题的实质就是公共性问题.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也就是对公共性的关注。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通过政府改革来解决公共性问题或危机为标志的公共活动领域的当代转向,为当代政治学、公共哲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文学公共领域是推动私人步出家庭及私生活进入政治公共领域的中介,是培育公众的基本机制和公共舆论的训练所。文学公共领域的充分发展是健全政治公共领域的前提。因此,解读中国近世政治演展的逻辑需要从解读中国近世文学公共领域的发展状况入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社会,“宽容”是包裹政治专制的“乌托邦幻想”,政治权力的垄断性压抑着社会自主性地位的提高,窒息了公共领域的生长空间。在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生活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境域.中宽容成为人们社会政治生活的实际需要,其丰富的内涵与意义也才获得了真正而充分的展现。政治宽容的生成,显示出对传统政治巨大的改造功能:打破政治中心原则促进国家与社会分立,为公共领域的生长创造条件;塑造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发展、更新着公共领域的存在形态。当前生成与培育现代政治的宽容品质,需要将传统的宽容精神予以整合,与现代化进程保持一致,以推动公共领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公共领域是一个处于私人领域和国家之间的社会交往及理性批判空间,其核心是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网络的发展无疑给公共领域的构建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助长了消费主义的泛滥,带来了严格的信息过滤以及社会群体极端化、分裂化的倾向,使公共领域的构建面临新的困境。而这一困境的解决有赖于自由表达体制的建立和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力量的理性参与。在治理经济领域矛盾的过程中,社会公共领域能够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动用独立个人、社团组织、公共传媒以及社会活动力量并运用社会舆论和公共性活动等机制,对利益集团的自利行为和国家权力的不当行使予以干预,从而实现对公民个人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起到调解处理经济领域社会矛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市场经济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结。市场经济一方面孕育和造就着公共领域,另一方面又以公共领域作为自己坚实的社会基础;公共领域一方面以市场经济为生存、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又积极地维护、规制着市场经济并以自己的形式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社会动力。因此,深入探讨这一辩证机制既具理论价值又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灾害性公共危机频发的国家,人口因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等诸多因素,使中国的灾害性公共危机面临潜在性的威胁,尤其是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更应当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灾害性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合理有效的灾害性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应当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才能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灾害性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主制度的本质是协商型民主,其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追求民主的本原与真实,但在实践中,该目的并未能很好地实现,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的微弱是重要缘由;这同时也是导致我国法治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完善可有力地推动我国协商型民主的全面开放与发展,促进公众的政治参与,破解民主建设中的诸多难题,并更好地保障法律的普遍性与真实性,更好地保障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