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能儿培养方面特别强调: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好文章的题目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相似文献   

2.
范宏飞 《辅导员》2011,(26):28-29
自从班上组织小雪花文学社以来,萍萍踊跃写稿,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范老师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只是萍萍在拟订作文题目上,好像仍是不太讲究。今天,萍萍在同学云云的陪同下,又拿着刚写好的作文《妈妈看病记》来到老师办公室,老师一看《妈妈看病记》这个题目太平淡,太直白,于是范老师告诉她拟个好题目,很有讲究。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简洁明了,生动  相似文献   

3.
走进题目,迈出第一步 师:(板书:窃读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窃读记》这篇课文。别看题目只有三个字,却隐藏着丰富的信息。首先,看到这个题目时,你认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幸福控     
年轻人慨叹,小时候,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长大了,简单就是一种幸福。在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吸引人眼球。后来慢慢地读书多了,又有新的感受。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的《故乡》,谁能说这些平淡无奇的文题就不精彩呢?简单、直白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课文品读】从课文题目说开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秀美的记游文章,文中之景很秀美,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很秀美。  相似文献   

6.
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题"和"目"的解释为:"题",额也;"目",人眼也。额头和眼睛都是人体中最突出醒目的部位,文章的题目也先于文章结构和思想感情映入读者的眼帘,它是张僧繇笔下龙的眼睛,是文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文章题目的重视,很多学生多套用常见的作文题目,如《难忘的一件事》《我最喜欢的一堂课》等,而  相似文献   

7.
一篇作文,需要展示真我风采,表现鲜明个性,文章才能使读者产生亲切感、新奇感、愉悦感,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更快地脱颖而出,所以写出属于自己的亮点来,应该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善于拟好题目常言道:题好文一半。一般来说,好的题目应该能充分体现文章中心,如:议论文,应该题目就是论点,像《俭以养德》;好的题目应该讲究文采,可以是一句诗,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可以是一句歌词,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以用修辞,如:《药》和《夜》的双关。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不宜太长、太大,一定要靠船下篙,以争取读者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8.
如果让你画一双眼睛,你会怎样去画呢?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一双怎样的眼睛呢?那是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眼睛,会说话的眼睛,明亮的眼睛。我们喜欢的动画片和动、漫画册里的明星们,是不是都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呢?其实,我们的作文也有一双眼睛,对了,作文的眼睛就是题目。不少同学常常为自己的作文找不到一个好的题目而苦恼不已。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的题目:《记一件难忘的事情》《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的妈妈》《助人为乐》《一件令我难过的事》《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的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四册的重点是学习议论 ,全册教科书共收编议论文 2 5篇 (包括文言课文 )。同学们要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议论方法和语言运用技巧 ,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为阅读课外更多的议论文打好基础。【阅读指要】一、要留意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议论文题目的审阅 ,可以明确论题和旨意。如 :《想和做》《怀疑与学问》等题目 ,告诉了读者议论的范围 ;而《“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俭以养德》等题目 ,使读者一目了然 ,明确论点。二、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它是作者通过认识和提炼生活材料而进…  相似文献   

10.
陆游的散文名篇《入蜀记》是宋代日记体游记的代表作,对日记体游记基本格局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启了日记体游记的人文转向。《入蜀记》文史兼长,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人们不仅称扬《入蜀记》自然的文风与严谨的考证,亦对陆游寄寓其间的恢复之志与爱国情怀深有体察。《入蜀记》为读者构建了一方历史的山水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得以在不同的接受情境中与放翁同游和对话,留下诸多带有私人印记的阅读体会。《入蜀记》对后世纪游类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但成为明清诸多日记体游记的仿写典范,对纪行题材诗歌的写作与编排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
徐笑飞 《教师》2011,(6):70-7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往往能综合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考场作文更能体现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本文就考场作文的习作技巧谈几点看法:一、眉目传神有人说:人美在眼睛,文美在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这"眼睛"迷人,魅力四射,文章也显得"神采奕奕"。  相似文献   

12.
眼下大家正在迎接中考,作为应届初三学生一定在为写好作文而努力着,估计从现在开始到中考,每位学生至少会练写十篇、二十篇作文,那么你应该尽量想方设法“让你的文章更美一点”。一、让文章的标题更美一点最近几年中考作文的题目出得很美,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我想唱首歌》等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美的题目像磁石,一下子就会引住读者的双目,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有些含义隽永的题目,还会使读者品味再三,久久难忘。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杂记》选择了以下几篇杂记: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苏洵的《木假山记》、曾巩的《墨池记》、苏轼的《超然台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这几篇杂记“从所记事物中概括抽象出关乎社会人生的大道理,言近旨远,多有寄托”(专题导言),各类教参对每篇文章的微言大义都进行了深度挖掘,却很少从整个专题的角度进行阐释。笔者在通览这几篇传世之作后,感觉有一股浓浓的“爱”的热流在每篇文章内潜行暗涌。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变形记》的含混迫使读者对格里高尔所变成的东西与变成了格里高尔的东西进行猜测和联想。作为“变形前记”,《乡村婚礼的筹备》中的“甲虫想象”为理解格里高尔的变形逻辑提供了参照。自我灵魂想象性地从躯壳分离出来逃避身体性生育的烦恼,所呈现的恰是灵魂自身及其与身体之间唯有神学可以解释的困局。作为“变形后记”,《乡村医生》的“乡村婚礼”是这一困局的复现。  相似文献   

15.
题目,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题,额也。”(许慎《说文》)目,是眼睛。可见,“题目”的含义:居于额前的眼睛。难怪古人把题目叫做一篇文章的“龙眼”,龙无眼不飞,点睛则腾空而起。可见,题目对一篇文章多么重要。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有一个好的题目,或形象生动,如《变色龙》、《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或寓意深刻,如《生命的支柱》、《驿路梨花》;或发人深思,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比人气死人吗》。在教学中,因文制宜地破好题,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特殊的葬礼》一文的题目堪称是该文“深邃的眼睛”。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先后做了如下两种揭题尝试,现实录如下,并作肤浅点评,以抛砖引玉。揭题设计一:[上课伊始教师即板书“:葬”]师:今天,首先让我们学习一个生字,齐读。(学生齐“读葬”,读准字音。)师:猜想一  相似文献   

17.
一些同学学习课文,不习惯研究课文的标题,其实,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深入研究文章的标题,对学好课文是大有裨益的。戏剧表演中有“一目传神”之说,作者常借标题这一“目”,以传文章之“神”的。这里侧重从提高读写能力方面谈谈抠题目,学课文。抠标题,辨文本很多文章的标题常以标志性的词语标示文体。如《游褒神山记》、《小石潭记》(着重号引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如同龙之眼、凤之头,不仅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对全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还会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之效。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标题亮丽,文章生辉呢?技巧1:话题添加就是在话题的关键词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题目。例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在"幸福"之前添加新的词语,构成《感受幸福》《体味幸福》《珍惜幸福》等题目;也可以在"幸福"之后添加一些新词语,构成《幸福无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证了李伯元的一部重要作品——《庚子国变弹词》的资料来源问题。文章通过将《弹词》文本与报章汇辑本《西巡大事本末记》及其盗印本《西巡回銮始末记》的对勘共读,指出《西巡大事本末记》一书实为李氏写作《庚子国变弹词》的直接依据;从而使李伯元“取材于中西报纸者十之四五”的自我表白具体化,并可由此进一步了解《弹词》的写作情况。  相似文献   

20.
《魏晋胜流画赞》是顾恺之一篇非常重要的画论。对于此文的真伪也多有争辩,然而殊少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进行辨析。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历代名画记》中所存《魏晋胜流画赞》实为顾恺之赞序集佚,由此,《魏晋胜流画赞》、《论画》是否题目互误的讨论也将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