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丽霞 《函授教育》2002,(3):112-112
本文针对学生在习题中出现的错解,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告知和纠正,而是结合数学教法、学法,通过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渗透方法,在方法中掌握原理、规律并形成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 贵刊2002年第3期《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解法》中的例14,经仔细推敲,发现有错.现将笔者的看法及解法分析如下,请指正. 原来的题目是这样的: 20个相同的球分给3个人,允许有人可以不取,但必须分完,有  相似文献   

3.
4.
赵丽琴 《运城学院学报》2001,19(6):48-48,66
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创设情境、再造想象、列小式等学生易接受且喜欢用的方法,化繁为简,分散难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解应用题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等比数列应用题大致可分为两类:“单利”型和“复利”型、“单利”型,只要把数列的每一项,“单纯”地乘以给定的比例系数,就可以得到它的后一项.“复利”型,需要在把数列的每一项,乘以给定的比例系数之后,再加上这一项本身,才能得到它的后一项。  相似文献   

6.
7.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数学学不好的原因,往往是从解应用题开始的。由此促成了中、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种种原因。因而,我认为应加强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从应用题起步教学抓起,从低年级抓起,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抓好观察操作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应用题就是来自于身边生活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  相似文献   

8.
当前 ,有关应用题和实践操作题已成为中考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些学生在解此类问题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下面通过实例加以剖析 ,以期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例 1 某个体商贩同时出售两件上衣 ,每件售价为 135元 ,按成本核算 ,其中一件盈利 2 5 % ,另一件亏本 2 5 % ,则在此次经营活动中该商贩 (   ) .(A)不赔不赚   (B)赔 18元(C)赚 18元    (D)赚 9元 .错解 选 (A) .剖析 错误的认为每件售价相同 ,而且盈利亏本的百分比也相同 ,所以仅凭直觉就认定该商贩不赔不赚 .直觉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态 ,但由于它没有经过严格的…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会因审题不仔细或没有掌握题中基本数量关系或找错等量关系等,造成解答错误,现归纳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本针对学生在习题中出现的错解,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告知和纠正,而是结合数学教法、学法,通过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渗透方法,在方法中掌握原理、规律并形成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2.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在高考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同学们在解决有关函数问题时产生的典型错解进行分类剖析,通过剖析错解旨在帮助同学们吸取教训、提高解题的正确性与严密性.  相似文献   

13.
14.
小学教学应用题是研究日常生活,生产中具有一定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应用题教学约占整个小学教学总时数的60%,通过应用题解答,可以加深对所学数学概念和法则的理解,还可以训练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有关函数问题,历来就是中考的重要考点.有些问题看似不难,但若数学概念模糊,掌握知识不够全面,或粗心大意忽视隐含条件,或考虑问题不周密,加上思维定势的影响,就会形成错误的判断,产生错误的理解,导致错误的结论.现略举几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7.
错在哪里     
某兴趣小组决定去市场购买A,B,C三种仪器,其单价分别为3,5,7元,购买这批仪器需花62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每种仪器单价各下降1元成交,结果只花了50元就买下了这批仪器,那么A种仪器最多可买_____件。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读小学时,复习参考书上有这样的应用题:“在一个水槽里装有两根自来水管开第一根管子,右以在5小时里把水槽装满水;开第二根管子,可以在10小时里把满槽的水放完如果同时开两根管子,问需要多少小时才能把这个空水槽装满水?”二十几年过去了,随便翻翻现在的小学教学参考资料,儿乎都有类似这种题型的应用题。上述问题一般是怎样解答呢?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蔡上鹤老师在“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问答”中 ,有如下一道题目 :已知△ABC中 ,BC = a ,CA = b ,AB = c ,为什么 a· b = b· c = c· a是△ABC为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 ?笔者将该题的充分性证明作为高一期末试题 ,有些学生是这样证明的 :∵ a· b= b· c= c· a ,①∴| a· b|=| b· c|=| c· a|②故| a|·| b|=| b|·| c| ,| b|·| c|=| c|·| a| ,| c|·| a| =| a|·| b| ,③即(| a|- | c|)| b|=0 ,(| b|- | a|)| c|=0 ,(| c…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