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曾迷惘过,也曾被社会一些现象牵引过。我羡慕时代的弄潮儿,更羡慕他们横溢的才华和过人的气质,追崇那些伟人般的人格魅力。但在即将跨入三十岁的门槛时,我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新闻写作之路。有人对我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在家好好带孩子比什么都强”。这话也曾使我犹豫过,初为人妻,常常被生孩子、带孩子所困,学习的兴趣并不大,可转眼一想就要跨入21世纪了,我一个新时代的女军官,就这么当个不声不响的家庭主妇,我不甘心。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当今社会:“女子有才才是德”,知识必将是时代追求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2000年我在《新闻三昧》刊登了11篇稿件,这无疑都是得益于《新闻三味》对我的帮助,因为在这些被刊用的稿件中,倾注了编辑老师的大量心血和汙水。别的方面暂且不说,单就从修改和制作标题这一方面来说,我就感角颇深。在我被刊发的11篇稿件中,就有4篇的  相似文献   

3.
学艺札记     
我常常为写得不生动而苦恼。有的同志说:这是平日“练笔”不够。可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觉得平日写的东西也不算少,只是写来写去,新闻老是这么几句导语,通讯、评论也老是同样的格调,不能很快提高。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果说要练笔,究竟应该怎样练?应该从什么地方练起呢? 我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几位做过新闻工作的前辈,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学艺札记     
听到几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新”和“闻”一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一词,取得很好。”他说:“新闻,新闻,一要‘新’,二要‘闻’。“所谓‘新’,是说新闻必须有新东西:新闻要反映新事物、新人物、新气象、新风尚。“所谓‘闻’,是说记者要‘多闻’,要‘耳闻八方’  相似文献   

5.
学艺札记     
新闻工作的前辈,最关心我们的学习,有关这方面的意见,他们谈得也最多。我的这篇札记,本想集中地整理一下他们对新闻工作者如何扩大社会交往,如何和社会各方面的人士交朋友的意见;但是,一翻开笔记本,一看到他们对我们的学习上的许多指点,总觉得不忍舍去。因此,这篇札记,开始还不能不从学习问题谈起。一位新闻工作的前辈这样谈新闻工作者的知识的积累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艺札记     
最近有几次机会,听到一位从事过多年新闻工作的前辈,谈论新闻工作者的学习问题。艰苦的思想工作他说:“报纸是党的重要的武器,重要的助手。做报纸工作,担子是很重的,也是很光荣的。大家都感觉到担子重,愿意好好学习,提高自己,决心把报纸办得更好,这的确是好事情。”  相似文献   

7.
学艺札记     
记者的采访本每个记者都有一本采访本。一位做过多年记者工作的同志对我说:“我们记者的采访本,可是一样好东西;简直可以这样说:采访本是我们记者认识社会生活的‘万宝全书’!”他说:“作为一个记者,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但是,这些知识和经验,常常是很难从书本上学到的。要熟悉社会情况,根本的办法就是向社会作调查,向一切具有丰富的社会知识的人请教。”  相似文献   

8.
学艺札记     
不做“新聞官”一位新聞工作的前辈說:“做新聞工作,从总編辑到編辑、記者到练习生,都应該不断地写文章。”他说:“記者是一辈子的职业。記者工作永远离不开采訪和写作。記者不論担任了什么行政职务,組长、部主任也好,編委、总編輯也好,对报紙說来,他都是本报記者,都应該不断地写东西。”他說:“記者不动笔,就像是战士不拿枪,这无論如何是說不过去的。”他說:“有人說:編輯不写东西,何以說服作者?  相似文献   

9.
学艺札记     
各行各业,都重师承。作为新聞界的新艺徒,約稿和采訪工作当中,也常常遇到一些曾經做过新聞工作的前辈,他們一談到新聞工作,总是语重心长;稍有指点,给人以很大的启发。每次听罢这些教誨回来,不免要找个本本,記下三言五句,翻翻看看,作自己工作的借鉴、参考。把它写出来,名之为《学艺札记》。  相似文献   

10.
在央视学艺     
田瑾 《新闻记者》2007,(7):78-79
2006年11月20日,我来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活动直播组,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三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节目的全过程,包括前期的策划、人物征集、颁奖盛典的录制等工作。在这个节目实习期间,我一面感受着新闻工作带来的新鲜感和满足感,另一面也在思考着央视这个平台带给我的理念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人到三十不学艺,然而,山东省德州军分区宣传科长姚永志年过不感却“玩”起了笔杆子。’1994年初,从来没有玩过笔杆子的姚永志由干部科干事调任宣传科长。他一上任便“盯”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他说,作为宣传科长,首先要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己任,要自己动手,带动全科人人会写,入人见报,工作再忙再累也不能放下手中的笔。但当他开始拿起笔来为报纸写稿时,才感到自己文字工作起步太晚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姚永志深知,做为一名出色的宣传干部,没有理论上的准备是不行的。于是,他一次就花了140元钱购买了…  相似文献   

12.
学艺札記     
不要迷信“新聞老前辈”在談到新聞工作者的学习問題的时候,一位做过新聞工作的前輩提出:“你們把我們这些人都当做‘新聞老前輩’,我却要向你們提議,千万不要迷信‘新聞老前輩’。”他说:“前輩的意見,要尊重,但是不要迷信。因为我們这些人的意見,有的正确,有的不一定对,有的則可能是荒唐的。  相似文献   

13.
学艺十五年     
我学习写新闻报道,十五年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70年,我应征入伍后在连队当文书,领导经常让我写点什么,可是我不会啊!就跑到团新闻干事那里去请教。新闻干事讲的,乍一听心里似乎明白些,可是铺下稿纸还是老虎啃天没处下牙.怎么办呢?我决定从头做起,先学着写日记,每天写一篇,一写就是七年.写日记觉得顺手点儿了又学着写广播稿.再到后来,发现了新鲜事,就写出来往《战友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单位投稿.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被燃烧弹烧伤的惊恐的赤身裸体的女孩,刺杀肯尼迪的凶手被枪击的扣人心弦的瞬间,汶川地震中紧握铅笔的孩子的手……一幅幅经典的新闻摄影图片,不仅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吸引了人们对有关问题的重视,有的甚至改变了历史进程:比如,作出将《火从天降》(即“被燃烧弹烧伤的惊恐的赤身裸体女孩”图片)刊登在《纽约时报》一版决定的编辑确认,这幅图片刊登后引发美国国内公众强烈的反战意识,公众社会抗议活动普遍展开,迫使国会作出决定,将越南战争整整缩短了6个月.  相似文献   

16.
17.
四月中旬,人民日报记者田流同志来山西聞喜东镇采写全省著名植棉模范吳吉昌的先进事迹,县委派我陪同他工作。在跟随田流同志采訪的一个多月中,我自己觉得在采訪作風、采写方法上,学到不少东西,这里記述几点,是我感受最深的。  相似文献   

18.
有所畏     
人生在世,该不该有畏惧之心?古人有,或者说,人类从一开始就有。畏天畏地,畏神畏鬼,畏狼虫虎豹,畏因果报应;畏现世,畏来生,畏官府,畏上级,畏黑暗,畏不测……所以.古人在门楣上总会写上两句话:出畏之,入惧之。事事小心,在官场则提醒自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做事,宁为善不为恶,头顶三尺有神灵。即使一个人独处,也讲究慎独。所谓,耿耿青天不可欺。  相似文献   

19.
中华学艺社图书馆简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的中华学艺社图书馆始创于1920年,至1958年结束,前后长达三十八年。这个图书馆与当时的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并称为会社系统办的两个图书馆。中华学艺社系由陈启修、周昌寿、郑贞文等四十七人发起,初名“丙辰学社”,成立于1916年12月3日。当时总社设于上海,并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地设分社。除  相似文献   

20.
闳净 《出版参考》2005,(3):42-42
“……吴钢是吴祖光和新凤霞的长子,自有家学渊源,或说是感染熏陶。……这吴门老少尽是才子才女。尤其是那吴欢机灵得只能说是鬼才。可这吴钢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倒有点笨。其实他比他老爹和老弟更像小生。武生。更适合曝光。我怎么老觉得人家笨。又觉得笨得好呢?大概是想到选女婿还是笨点为好。多少年后我才恍悟。原来这感觉出自他在文艺的十八般武器中偏偏捡了那么一件最笨的家伙——照相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