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市民阶层,其特有的自由、平等、人格独立、权力等理念使得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与政治国家相互分离和互动发展,从而催生了宪政要素的产生,最终使得宪政国家在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建立起来。市民社会不仅产生了与宪政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孕育了法律至上性理念,同时也为这种宪政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因此,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2.
耿长娟 《培训与研究》2008,25(10):67-70
中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市民阶层,其特有的自由、平等、人格独立、权力等理念使得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与政治国家相互分离和互动发展,从而催生了宪政要素的产生,最终使得宪政国家在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建立起来。市民社会不仅产生了与宪政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孕育了法律至上性理念,同时也为这种宪政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因此,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3.
丁标 《培训与研究》2006,23(6):73-74,80
法治社会,是指以市场经济作为其活动空间的自治自律的市民主体通过契约,理性缔结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实现应有权利和利益的一种社会形态,法治社会与非法治社会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经济交往方式及其规范模式方面的差异。宪政国家是指为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免受政府及他人的侵蚀,通过并依据宪法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限制与规范的国家。法治社会是宪政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通过公法与私法适度渗透来实现良性互动,确立相辅相成的关系模式,正是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的互动构成了宪政。  相似文献   

4.
中国宪政秩序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从经济发展、市民社会、政治法律、化意识四方面提出了塑造中国宪政秩序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矛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三对主要矛盾,即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与实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法学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与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供过于求的现象与供不应求的实质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要转变法学教育理念,调整法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一个儿童成长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的奠基工程.因此,小学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同时,也关涉到一个儿童一生能否健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文素养的基础教育,二.智慧品质的基础教育,三、个性品质的基础教育,四、科学文化的基础教育,五、身体素质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理论难题,是指基本的、一直在面对、又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理论难题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科学内容的教育能否培育出价值的目标问题,社会意识形态如何内化为个体意识的问题,知识教育如何指导实践行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多元化发展格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法律与政治的相互渗透关系,使高校的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和执法、守法等精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9.
余俊  罗富梅  张帅 《广西教育》2009,(36):39-40
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不容乐观,这种情形给职业学校法学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法学职业教育有否存在必要,它如何与普通教育相沟通,成为法学教育改革必须应对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代美国宪政的生成是由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的:一是以西方法律文化为渊源。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立宪主义的确立是北美公民社会和独立后的合众国在长期奋斗中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方式所做出的政治抉择。二是以独立前后的社会宪政运动为先导,在邦联试验失败后又继之以国家宪政运动为主导,并且是社会和国家两种力量对接和碰撞的结果。美国宪法是将其宪政实践作成标本,宪政与宪法之间存在着有机的互动关系,应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关系密切,但又不能拘泥于此,因为法学教育应当是多层次的,“门槛型”、“精英型”与“名流型”是法学人才的多元模式。法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法律的规则——规则的操作与技能——形成规则与指导操作的法学理论——形成法学理论的文化背景与思维传统的法律体系说的外部灌输,而且应注重促使学生从法律的他律转化为道德的自律乃至法律信仰的“内心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学教育的门槛效应、优化效应与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法学教育相比,数据法学教育呈现出文理交叉、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兼容的新文科特征.数据法学教育不仅对传统法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以科研导向和前沿性问题弥补法学教育在数据领域的不足.尽管数据法学教育与传统法学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但数据法学教育仍需借助传统法学教育的优势.发展数据法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跨学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城市化过程的必然产物。与此同时,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成长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种种条件: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养分和稳定剂;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和堡垒;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深化改革的助推器;它是逐步实现社会公正的生态环境和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4.
法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职业化的需求而不仅仅为了提高个人的自身素养,这似乎已经不再是个有争论的问题。事实上,成熟法治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法律教育的职业化是成就法治事业的通途。换言之,法治社会对法律人的需求是:这一群体不仅应当具有共同的教育背景、知识构成,还应当具有充分的职业训练。没有职业训练的法学教育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很难想象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蔡德仿 《高教论坛》2013,(7):111-113
高职法学教育已成为我国法学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亦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与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以及市场需求相脱节等问题。高职法学教育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须从高职法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出发,注重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通过实施"双证"沟通和完善课程设置等有效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关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在摸索中前进,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体会,从独立学院法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切入,通过对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探讨,试图阐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就师资建设体系、统一的教材编写、创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就业方向及趋势等几个影响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见解,以求为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比较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法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国家、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法学教育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任重道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今天,法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亟需的通用人才,更是我国扩大市场经济、建设民主和法治国家的主干人才。然而作为培育法律人才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目前却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法学教育本身和法律的看法,更关系到人们法律信仰的形成。因此,加强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职教育也是基础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奠基未来的教育.但长期以来在中职教育中有一种重技能轻基础的倾向,这种倾向对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和危害.要以人为本,切实把基础性问题纳入中职教育的重要位置,采取对策加强基础教学,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法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众所周知,文化精神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通过对社会成员心理和观念世界的整合与引领,文化精神对整个社会都发挥着一种维系和范导的作用。在中国由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尤其迫切需要一种现代的文化精神来规范调整人们的心理秩序,填补人们的信念和缺失,并在推进器物和制度现代化的同时,加速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受思想文化界普遍关注的人文精神,则正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当代社会需要的一种文化精神。社会是发展的。在社会变迁迅速的当今时代,人文精神的这种自觉自为的意识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应该体现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