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孙蓉 《文教资料》2010,(4):122-124
品格教育是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是品格教育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品格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以往道德教育理论,成为美国当今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论。本文力求从托马斯·里克纳进行品格教育的一些做法中发现其特色。针对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现状.结合德育理论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些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2.
品格教育是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是品格教育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品格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以往道德教育理论,成为美国当今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论.本文力求从托马斯·里克纳进行品格教育的一些做法中发现其特色,针对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现状,结合德育理论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些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美国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并成立了众多的品格教育组织。基于对当前美国品格教育运动各项主张的分析,把握其强调正面的教育方式和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特征,有利于我们认识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规律,增强对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合法性的认识,整合和优化社会的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源于对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的相对主义德育理论和形式主义德育理论的反思。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品格教育运动的核心。品格教育联盟提出了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优良品格的基础:好的品格包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关心(情感)并依此行动;以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和全面的方法在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提倡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新品格教育运动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回归和超越,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有很大的启示。本文通过对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背景和表现的梳理,着重对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对我国德育的启示做深入探析,以求促进我国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品格教育是美国目前道德教育的主要模式。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19世纪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初的传统品格教育,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的相对主义德育模式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中国目前的道德现状堪忧,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对我国道德教育有所启示:加强信仰教育;重视公平教育;回归传统道德教育;注重教育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品格教育运动重新兴起,并成为美国的主流道德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品格教育的历史回顾,主要梳理了以里克纳为代表的品格教育的内涵、原则、实施策略以及具体实施途径,并结合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分析了品格教育带来的对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以及对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的两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8.
刘冬梅 《教育探索》2011,(8):153-155
当今,“新品格教育”运动已经成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主流形式.托马斯·里可纳教授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包括品格教育的内涵、主要内容、主要原则及实践指导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品格教育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凸现核心道德价值、实施途径灵活多样等特色,对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之后,品格教育在美国道德教育领域出现了"回潮"现象。这场品格教育运动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一场改革,也是美国国家文化与核心价值层面的一场政治运动。从政治斗争的角度重新考察美国的品格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美国近30年德育改革的历史,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这场品格教育运动背后的政治意图——对于核心价值的寻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异域文化参照,美国新品格教育为道德教育走向社群生活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美国新品格教育在回归社群方面做了许多积极而有效的探索,表现在社群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社群教育内容的统一性、社群教育功能的整合性。美国新品格教育提示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改革应该注重传统优秀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当代西方极为重视德育研究的国家之一.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派的德育方法和"品格教育",是美国影响最大的几种理论和方法,对美国德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美国这几种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演变来看,杜威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影响很远,它不但对美国的道德教育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学校德育领域出现了在实践上品格教育运动蓬勃发展,在理论上关心德育模式、公正团体德育模式与品格教育模式三足鼎立之势的发展格局;而各种学校德育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将决定于其所具有的民主性与有效性。研究和把握美国新世纪学校德育发展的格局与走向,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代美国解决社会道德危机的策略与动向必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Many conservatives, including some conservative scholars, blame the ideas and influence of John Dewey for what has frequently been called a crisis of character, a catastrophic decline in moral behavior in the schools and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Dewey’s critics claim that h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undermining of the kinds of instruction that could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will, and that h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example exert a ubiquitous and disastrous influence on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moral behavior. This article sets forth the views of some of these critics and juxtaposes them with what Dewey actually believed and wrote regarding character education. The juxtaposition demonstrates that Dewey neither called for nor exemplified the kinds of character-eroding pedagogy his critics accuse him of championing; in addition,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ways in which Dewey argued consistently and convincingly that the pedagogical approaches advocated by his critics are the real culprits in the decline of character and mor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韦剑 《高教论坛》2007,(2):164-165,F0003
人格教育曾于20世纪初在美国很受重视,但后来受到批判,被价值澄清等价值观教育取而代之。由于此类价值观教育的失败,80年代后人格教育又重新兴起。此次复兴的人格教育与以前的人格教育相比有一定的发展,更适合当前社会的需要。本文对美国人格教育进行研究,从中找出其优缺点,使我国的道德教育得到一些启示,并力图对人格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作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美国社会道德的危机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乏力,理论界尝试提出不同的解释系统。针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判与超越,已形成了三个比较有特色的理论流派:超越公正视野的关怀理论、超越道德认知领域的道德领域理论和超越道德推理能力培养的品格教育理论。它们不仅反映了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变革的时代特征,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美国道德教育实践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体谅模式是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关心”为主要特征,以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在西方德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欧美的中小学德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缺失关心的情况,因此,体谅模式对改善我国高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体谅模式的特点及其优势,结合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对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应用的策略进行了简单探析。  相似文献   

17.
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道德教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如,让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全民性的运动,品格教育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道德责任的整合等。  相似文献   

18.
王国柱 《成才之路》2021,(13):30-31
文章简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探讨构建中小学新型德育工作模式的策略。要注重转变思想观念,摆正“五育”关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注重把握学生个性特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遵循德育工作规律,调整德育工作内容;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塑造良好师德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中学体育德育评价是体育德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起着定向、调节、激励、内省、肯定等多种促进作用。传统的体育德育评价存在着过于重视德育认知评价,而忽视体育德育实践评价的倾向。这种评价观违背了体育德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教育的特性,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体育德育实践,造成中学生德育的畸形发展,乃至双重人格现象大量存在。因此,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体育德育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