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音 《体育科技》2015,(1):22-24
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的发展都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我国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时代背景,从青少年体育发展角度学习美国体育产业的经验,重新审视青少年体育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在对我国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发展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全面发展青少年体育,为我国体育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应加大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两方面提出关于我国体育产业与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道路,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世界体育产业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世纪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实现体育消费的多样化、层次化;加大体育市场培育力度,明确体育市场的经营主体,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加速体育产业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体育产业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强大的消费市场.这个市场在新世纪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力作用.为了加快体育消费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让体育市场催生出日益繁荣的体育产业,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策略,以期有助于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建成 《精武》2012,(20):65-65,68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提出了体育强国理念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解读体育强国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在体育强国目标下发展体育产业的路径选择,为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体育市场正逐渐发展成一个日益重要的消费市场。这个市场在新世纪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强大的推动力作用。为了加快体育消费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让体育市场催生出日益繁荣的体育产业,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策略,以期有助于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进行了分析解读。阐述了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六大机遇:政策支持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体育消费爆发的临界点已经到达;人口红利和城市化进程壮大了体育产业消费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扩大内需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体验经济的到来助推体育产业发展。并指出面临的五大挑战:有效需求与供给不足,市场主体不成熟;群众体育发展滞后;体育产业核心层薄弱;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具体实施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影响及金融危机中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大力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体育产业队伍的建设;扶持体育用品的生产和经营,发展体育相关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系统的多种经营活动;加大体育产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力度;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进一步扩大就业;制定和完善体育经济政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体育全球化的视角出发,对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在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竞技体育过度依赖举国体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较低;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日益增长,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体育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同全世界庞大的体育产业产值相比,我国体育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显得十分弱小。要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我们需要站在全球化的立场上来看待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形成互补发展的趋势,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双重阻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GDP水平偏低,导致大众体育消费的有效消费不足;体育产业基础薄弱,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人口众多与设施场地总量不足的矛盾: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客观阻力。政府在体育产业中的职能定位存在偏差,职能转变缓慢,体育消费市场的实物消费远远大于体育劳务消费,则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观阻力。提出了在双重阻力作用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开拓我国体育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情况 ,笔者提出了 :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市场 ;塑造真正的体育市场主体 ;加强体育市场环境建设 ;加强体育法律法规建设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通过对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的调查与分析 ,揭示了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指出了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认为主要应以发展城市街道社区体育为重点 ,以加大政府对体育的投入和发展体育产业为后盾 ,形成以街、区、市区体育“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其结构的特征:体育竞技表演、体育技术训练、体育社会化服务以及体育康复活动等,指明了其基本关系和特征;揭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指出了其可能的发展趋势。结果认为,广东省高校体育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高校体育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体育经济研究的概况及我国加强体育经济研究的必要性,指出开发体育力业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所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安徽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本文综合分析了安徽省发展体育旅游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劣势;认为,要借助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和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火炬接力赛的大好形势,加速发展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形成特色,打出品牌。力争使安徽省体育旅游形成全省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安徽省的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成渝经济区作为中国四大经济区之一,也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成渝地区体育产业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对西部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指出四川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找准四川体育产业的定位与发展规划,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相关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时空两个层面勾勒出中国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态势,指出其不可逆转性;分析了中国体育产业及其消费中存在的不足,指出要使其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体育收藏品和体育拍卖行”应成为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体育收藏品、体育拍卖行,讨论其经济价值和具体运作,该文认为体育收藏品和体育拍卖行是商品和市场的关系。体育收藏品不仅具有社会效益和收藏价值,而且通过体育拍卖行的运作,产生经济增值效应,它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筹集资金、发展体育事业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品牌意识弱、科技含量低、人才匮乏和营销观念落后是制约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5大路径:科技领先、品牌强化、产业重组、人才优先和跨国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体育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宁波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赞助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宁波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赞助中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了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赞助面临的发展契机,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运行机制,为促进宁波大学及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目标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2,33(4):35-39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重点难点、目标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和难点是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目标是体育产业增加值4 000亿、从业人员400万,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超过3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超过80%,体育用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6%,体育类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0家;具体实施路径有: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促进社会投资体育产业、提升体育新产品研发能力、促进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