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一年的中国春节快到了!人们辛苦了一年,春节的时候都愿意乐和乐和。我记得去年春节的那个月,我心情不好没有回国。那段日子我特别想父母。好在有很多中国同学都非常关心我,还有老师们也是。记得放假前的一天,我的汉语老师邀请我跟她一起回她老家过年。我突然开心起来了,很兴奋地等待着第一次在中国过年!我的老师老家在安徽。回老家的路上,我觉得风景特别漂亮,特别是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我对美丽的风景特别是中  相似文献   

2.
廖春生:网上开店现在真的很热门,我的十三岁的小外甥都打算开个网店卖他的旧玩具了(笑). 韩润明:的确.你想想,网店的出现等于把原来已有的实体店模式全部拷贝一份建到网上,那是多么庞大的工程!而在这个工程的建设中,任何添砖加瓦的人都可以盖自己想盖的创业大厦.那将多么自由!  相似文献   

3.
我时常想,高考之后是多么幸福啊!正准备打开电视时,我突然想起,高考之后才能看电视;经过报刊亭时,心中的声音提醒我,高考之后才能关心窗外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在银行信贷部工作的时候,便遇到了这样一件怪事:一天,一位女个体户来申请办理“抵押消费信贷业务”。她拿出房产证,说用它做抵押,贷款一元钱。“什么!贷一元?”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对,是一元钱!”她重复了一句。贷款一元,别说我们这个小小的市支行没有过,就是全国金融界也没有先例啊!我狐疑地望着她,希望从她的面部表情看出她是在开玩笑。然而那位个体一脸正经的样子,根本不像开玩笑,而且一副精明的生意人模样,也不像是脑子有问题……由于银行没有规定“抵押消费信贷业务”的最低金额限制,所以,只要客户手续齐全,银行是没有理由拒绝的。我默地为她办好了这笔大概是全国金额最小的贷款业务,便询问她这样做是为什么。“我要到俄罗斯做生意,估计要半年的时间。我老公没有经营头脑,却天天嚷嚷要投资黄金;不学无术的儿子想到股市弄点零钱花。我是担心他们打  相似文献   

5.
远去     
你站在路口向我挥手到底是告别还是唤我归去我身后的绿树远远排开团团桃红也簇拥向你怅然中我也快乐无论我走得多远却离你越近这世界多么圆满去路也成了归路远去@江晓林$梁平县梁平中学!高2008~~  相似文献   

6.
夏真 《文化交流》2012,(12):59-61
王晓涓打来电话说,《宁波人家》出版了,请我参加首发式,我一口答应:一定!这本书,是她人生的又一次出发!晓涓是我大学里的同事,她在学报编辑部当编辑,这工作有点清闲。我教写作,隔三差五拿了学生习作跑进那寂寞的房间。我俩很谈得来。她思维活泼,待人真诚,而且挺有才华。我当时就估摸着,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久困于此的。果然,上世纪90年代末她下海去开办了一个广告公司。听说经营有方,公司风生水起盈利不少。原以为,她就这样朝着企业家的路顺风顺水走下  相似文献   

7.
廖康 《文化博览》2006,(7):30-31
我竟然戏说了汉语的荒谬!当然激起了公愤:"你数典忘祖!侮辱祖国文字!伤害民族感情!给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抹黑。"在下沉痛地认罪,真诚地反悔。立即遵嘱,找到美国教授 Richard Lederer 那本书,选出现成的范例,声讨英语的荒谬,昭显汉语的清晰和逻辑。英语的荒谬,那才真叫比比皆是:我们汉语说"直达航班",英语却说 nonstop flight!那我还下不下飞机了?汉语说"一夜情",多么明确,虽然有时候那是白天的浪漫。可是英语叫什么 one-nightstand,谁站一夜了?累不累呀?还  相似文献   

8.
“我家11口人当中,有8人就是由于日本的细菌战而感染了鼠疫死去,我父亲发出像狮子那样的嗷嗷的吼叫声,极其痛苦地死去。母亲也是痛苦至极,手乱挠床铺,指甲剥离了,满手淌着鲜血死去。……唉……我已不愿回想那时的情形了!不想说了!……”这是浙江省义乌市崇山村村民王荣良一面拭着涌出的眼泪,一面向我诉说的话。1991年的夏天,对我来说是第一次与细菌战受害者的令人震撼的会见。 那一年我为了调查崇山村的细菌战危害,第一次踏上浙江省。通过那次与崇山村村民们令人震撼的会见,使我强烈地认识到日本人必须承担的战争责任是多么重大,同时立下了这样的决心:“无论如何必须查明并揭露细菌战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离休1年之后,正潜心学画的我,突然接到《人民中国》编委会的通知,要我沿京九线采访,在1995年上“京九大铁路之旅”的连载。京九铁路是本世纪我国仅次于三峡计划的宏伟工程,享有好多个中国铁路之最。对我这个老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广阔天地啊! 1994年9月,我正式开始了采访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出差4个半月,行程5000多公里,采访了48个城市,撰文12篇,共6万多字。《人民中国》杂志连载后,  相似文献   

10.
交流     
《文化博览》2006,(1):64
好几次在别的地方怀着如饥似渴的心情去买《文化博览》,书摊的老板回给我的却是茫然不知的神情,有几次甚至就在本市。当每次听到他们说不知道《文化博览》的时候,我的心里就要承受了委屈一般的难过。也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她的第一页写上:非诚者勿扰!一行字,或许我不想再让她被"太多"的人打扰吧!我是一名学建筑的学生,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