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山话的“NP1 让 NP2 VP 它”这个特殊句式表达的是对未然性事件的使然性处理,强调某种结果的实现,传达一种不满、责备的意味。这个句式中的“它”既可以复指NP1,也可以复指NP2;“它”既是一个语义成分,又是一个语法成分:作为语义成分,“它”帮助表示使役义,没有复指的这个“它”则表示非使役义;作为语法成分,“它”有成句功能,不能替换,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2.
“在+NP+V+N”是汉语中一种颇有研究价值的句式。本文从“在+NP+V+N”句式诸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根据N的移动情况对“在+NP+V+N”句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N与NP的关系,V与NP的关系,指出各构成因素在语义特征上的对照性及句式内部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汉语的"都+NP+了"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认为“都+Np 了”句式中的Np具有顺序义,并具体考察了Np的各种顺序义小类,同时,本认为“都+Np 了”句式中的“都”不是时间副词,是语气副词,不同于“已经”。  相似文献   

4.
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指名词在某些格式中获得了动词的用法,既具有动词的意义也获得了动词的某些语法功能。本文尝试用句式语法理论的相关观点来解释"NP+了"格式中的名词为什么会获得动词的意义,用词的"升格越级"说来解释格式中的名词为什么会取得动词的语法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全面分析句式“NP+VP+AP”(NP为名词或名词短语,VP为动词或动词短语,AP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中“VP”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6.
句式转换是推导“V双”的前提。“绝对对称”结构“NP1 VP NP2(NP1=NP2)”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它无法按照《语法讲话》的句式转换要求生成另外一种句式,它只存在一种句式。句式转换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就不能用“NP1 VP NP2(NP1=NP2)”这个句式来推导“V双”,利用该句式推导出来的“V双”也不科学。  相似文献   

7.
汉语介词有“赋格”的作用。介词“用”所标记的格关系主要有工具格、材料格、方式格三种。本文从格语法的角度,运用变换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对后跟体词性成分NP的介词“用”所标记的三种格关系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变换、语义特征、隐性语法关系三个角度分化“在+NP[L]+V+NP”句式。在这一分化中,除了“V”的语义特征不同是造成分化的原因外,“在+NP[L]”’、“V”、“NP”在句式里隐性语法关系的不同也是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两方面探讨了现代汉语中“关系NP 时量 了”口语结构的特点:(1)“关系NP 时量 了”口语结构内部各组成成分的性质和特点;(2)“关系NP 时量 了”口语结构的整体意义、句法、语用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下研究"给"字结构"NP1+V+给+NP2+NP3"的象征关系发现,"给"字结构"NP1+V+给+NP2+NP3"和其语义结构"施事+动作+与事+受事"之间的象征关系是通过"自主/依存联结"实现的.运用"新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分析了"NP1+V+给+NP2+NP3"的语义合成过程,以期对其语义建构机制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NP1 A 的 NP2”这一模式中,当“NP1”与“A”是主谓关系时,“NP1 A 的”要指称“NP2”,“NP2”必须具有实体性和多个体性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从语法分布角度,分别对此类句式中的NP结构(一般是人称代词或其他名词结构)、动词进行分析。重点是可进入此句式的动词类型考察,在论述句式中的NP结构与动词类型的同时,探讨了此类句式所表示的特殊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介宾结构"往+NP"①既可以位于动词前作状语,也可以位于动词后作补语.一般来说,语法形式和语义结构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往+NP"作补语和作状语时在语义上的差异有三点:叙述者立足点不同,凸显的语义焦点不同,NP的语义角色不同.  相似文献   

14.
“都NP了”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从句法的角度还是从语义的角度来分析,“都NP了”句式中的“都”都很难被看作是时间副词,只是起增强语气的作用。同时,“都NP了”句式的主观意义也未必是由“都”造成的,该句式主观意义的实现主要与后续句相关。  相似文献   

15.
"NP+V起(O)来+AP"句式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但学界对其内部的两类句式研究不均衡。文章立足于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认为其内部的两类句式具有相同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且有着相同的句法生成,因而可以将其归为一类句式,即"NP+V起(O)来+AP"句式。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关于“领属”的有关观点,对现代汉语一种特殊的句式———“NP在手”句式进行了描述和解释。所谓“NP在手”句式,指的是能够以自足小句的形式在复句中充当分句的“NP在手”结构。  相似文献   

17.
由"起来"构成的一种特殊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5):102-103,109
本文分析了由“起来,,构成的“NP+V起来+AP”这一句式。认为句首成分经常由名词充当,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V经常由持续义或可以重复的瞬间动词充当,“起来”是动词由动态向静态转化的标志,AP经常由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小句充当。“NP+V起来+AP”句式具有非事件性和评判性,句式符合时问顺序原则。  相似文献   

18.
也说"还NP呢"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还NP呢"句式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既已讨论的"还NP呢"句式只是"还NP呢"句式中的一种类型,"还NP呢"句式还包括其他类型。本文主要从语用价值和句法环境两个角度,考察既有的讨论中"还NP呢"句式(本文用S1表示)同另一种"还NP呢"句式(本文用S2表示)所存在的一些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副词+名词"结构的出现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也初见成果。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语言的发展使得这种结构被普遍接受,但是"都"作为副词,从一开始就可以修饰名词,所以说"都+NP+了"是副名结构的特例。因此,主要从"都+NP+了"的句法结构、构式的意义以及语用这三个平面再谈"副词+名词"结构。  相似文献   

20.
"曾经+的+NP"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是现代汉语常用的时间副词,一般用作状语.近年来经常出现在“曾经+的+NP”搭配方式中.本文对这种搭配方式形成的原因、条件及NP的语义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几种说法进行商榷.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兴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