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12年以前,襄阳人理发基本上靠的是“剃头挑子”.“剃头挑子”是襄阳人过去对挑着剃头工具穿街走巷、过门入户给人们理发这一行当和理发师傅的称谓. 有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说的就是“剃头挑子”一头挑着烧热水用的炉灶,另一头挑着剃头的家什.“剃头挑子”行话叫“担挑”(襄阳本地姊妹的丈夫间亦如是称谓)或“架瓶子”....  相似文献   

2.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而古人蓄发而不剃头.《诗经》“予发曲局,薄言归沐”,意思是说,头发卷散蓬乱时,快去把它梳洗梳洗.剃头的兴起始于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一人关就颁发了剃头令.次年攻下江南,清政府重颁剃头令,并明确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之内尽行剃去前半部头发,后部依满族习俗而削发垂辫”,强迫汉人改削发为剃头,以强化满人统治.  相似文献   

3.
<正>传说一个贫穷的剃头匠很爱自己的舅舅,可是到了正月却没钱给舅舅买礼物。正在为此发愁时,他突然想起一个办法,挑着剃头挑子到家给舅舅剃头刮脸。当舅舅出现在亲朋好友面前时显得精神焕发,好像年轻了许多,人们都称赞剃头匠的手艺。舅舅听了很高兴,心里说这是外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过年礼物。此后,舅舅约定每年正月让外甥剃头。  相似文献   

4.
<咬文嚼字>是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的刊物,以"咬"为自己的特色,你要"咬"别人,别人也会"咬"你.记得有首"剃头诗"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相似文献   

5.
吕雪萱 《档案天地》2016,(4):22-23,46
笔者在十几年老照片的收集中,发现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老照片,记录了如今已消声匿迹的民风民俗、各种行当和物件等等。透过这些泛黄、甚至是残缺的老照片,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探寻他们的生存轨迹和来龙去脉。剃头挑子一头热街头巷尾揽顾客剃头业的兴起是在满清入关之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然而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过程,它同时受到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全面地探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规律,不能孤立地从图书馆本身去寻求解答,许多问题要放到社会系统中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考察. 图书馆是伴随着奴隶社会的兴起而产生的.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国和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等都先后建立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发端于古文化的摇篮,决不是一种偶然现象,主要是由社会形态来决定的.当时,人类社会正处于奴隶社  相似文献   

7.
在从事档案职业之前,我曾经换过几次工作,工作性质都不相同.一路走来,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任何职业,从外面看,都有可能是风光的或是卑微的,有时让人仰望,有时引人误解;而从里面看,又都是平凡的,甚至是家常的,唯其让他一朝闪光的是一个人的坚持和磨难.也许说“磨难”会让人不太开心,但其实这就是一个追求问题.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的张铭老人顶着一头长发,转了几个理发店,理发店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着为顾客修剪头发。听说老张想剃个光头,工作人员马上表示,他们只为顾客剪发、染烫,不剃头……而另一位姓李的大爷则是为洗澡发愁,他说,自己的退休工资不多,每月只洗一次澡就得花去60多元。  相似文献   

9.
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必须把握大局。当前我国的大局是什么? 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指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大体上都增长了一倍,全国绝大多数人民过上了温饱生活。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全面展开,并向深层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起步,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都在逐步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日益展开。改革在包括思想观念在内的许多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0.
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开展批评报道,对社会上的种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予以披露和抨击,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介的神圣使命,也是广大记者、通讯员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要真正认真地去履行这一职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好地做到的。它与记者、通讯员的职业道德、思想水平、采访作风、新闻敏感等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是对一个记者、通讯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检验。那么,一个有正义感、责任感的记者和通讯员,应当怎样对待批评报道的采写,采写批评报道又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笔者愿结合自己的体会,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刘鹏 《北京档案》2006,(4):44-45
"行当儿"就是从事的一种行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北京的"行当儿"很多,在老北京的胡同、街巷里时常可以看到卖布头儿的和磨剪子磨刀的、收购旧物的、剃头的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同里的叫卖声连同"响器"发出的各种声响逐渐消失了,很多"老行当儿"也随之逐渐消失,透过这些消失的传统习俗,可以感受到老北京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每一种行业的兴衰,都勾勒出北京人生存状态的改变.下面介绍几种消失的行当.  相似文献   

12.
酒·旗·风     
上海有家著名刊物,有位顾问仙逝,时跨两个年头了,但名字依然期期赫然印在显著地位.此事我早就发现,本想即向该刊编辑部质疑,但事杂忘了.近日与文友闲谈,又谈及此事,一位文友调侃说,此刊是跨时空、阴阳两界都发行的啦.  相似文献   

13.
图书行业的发展往往是缓慢的,但在书业各个领域,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变化,或是一种畅销书的诞生,或是一家新书店的开张,也或是发生某件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小言论的标题,如同一个人的眼睛。好的标题就象一双水灵灵的眼睛,能传神,能传情;不好的标题则象一双干涩的眼睛,无光采,无神韵.文章写得好,标题作不“活”,不能先声夺人,读者可能也就不再往下看文章,玉被璞掩,不为人识,岂不可惜! 好的小言论标题,应是议题或论点精练、鲜明、生动而又概括的文字体现,做起来需要刻意经营.作“活”标题,一是要善于把长题变为短题。标题短了,醒目、易记、上口;长了,就会给人们一种沉闷感.人民日报《今日谈》有一篇小言论,标题是《“轮”?》.说的是一位同志怨气颇盛地说:“我在这个单位十来年了,差不多的都提升了,这次也该轮到我了.”作者通过议论、批评了这种不辨贤愚、不分良莠地按人头、年头“轮”着提拔干部的错误观点.这个标题、仅有一个字,但作者巧妙地  相似文献   

15.
记不确什么资料上讲过,国外有种说法,如果想让谁破产,就叫他去办期刊。话是讲得绝对点儿,却也反映了一种现实:要使一本刊物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起来、活下去,确实不易。 这种体验我们没有。岂止我们,改革开放前中国所有期刊的老总们也都没有。计划经济下办刊自  相似文献   

16.
读者·编辑·作者: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以来,"核心竞争力"一词被广泛引用.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1].近年来,在出版业,"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期刊核心竞争力"、"编辑核心竞争力"等概念大量出现.其中,期刊核心竞争力就是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团结作者、读者的影响力和核心能力[2].它是关系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通俗地讲,其内涵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价值性、独特性和持久性.应该说,期刊不同,其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也不同.近年来,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得到了期刊社的高度重视,都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本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一、追求卓越品牌先行 发展出版产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出版业的竞争正在演化为品牌之争.有远见的出版社都注意到了图书品牌在扩大市场销售、塑造出版社形象方面的作用,积极优化选题结构,力争打造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8.
以形象纪实为特征的新闻摄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服务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在新闻报道中,要想发挥新闻摄影的独特功能,形象地反映新闻事实的特征与本质,更好地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不了解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形象思维、形象与生活的关系,即使你面对的题材是重要的,内容是新颖的,仍难拍出成功的新闻照片来。一、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新闻形象亦如是。从事新闻摄  相似文献   

19.
<正>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人们誉其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学生的第二课堂.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知识的大爆炸,使得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图书馆确实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那么图书馆如何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呢?一、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  相似文献   

20.
大力宣传工人阶级这是一个老课题,然而老课题面临着新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在所有制上突破了过去整齐划一的国家所有,出现了集体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及私营企业;企业的用工制度也发生了改变,有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改革进入了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这些新情况的出现,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是否改变了呢?让广大职工在企业唱主角的宣传宗旨也是否要变呢?这是我们在办报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要承认新变化,也要看到新变化中有不变的,这就是: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的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去年5、6月在上海、长春调查时反复强调的:“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作为企业报,应该义不容辞、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大力宣传好工人阶级,更好地为企业的主人翁服务,这一指导思想也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所谓承认新变化就是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适应新形势、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当前,就是要团结鼓舞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弘扬时代精神,充分调动积极性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