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11日起,人民日报"迎接十八大特刊"转入政治文化领域的宣传报道。我们在每期8个版的总体规划中,充分突出"红船观澜"评论栏目的引领地位,连续13期推出"郑志文"署名文章,分别就民主政治、政协统战、法治、宣传思想文化、文化改革、教育、民政事业和工青妇、民族事业、社会管理创新、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与和平发展、党的建设等领域十六大以来的科学发展、辉煌成就,展开评论。文章刊出后,被各类媒体广泛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揭晓,《金华日报》"多彩QQ群·和谐新空间"栏目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即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前该专栏已收获一系列荣誉:2009年度浙江新闻名专栏、2007年度全省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十大创新奖、2007年度全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十个优秀栏目等。  相似文献   

3.
核心提示:2012年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推荐的《金华日报》“多彩QQ群·和谐新空间”栏目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专栏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于6月中旬在郑州评出。共有154件佳作获奖。其中一等奖18件,二等奖52件,三等奖84件。“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年度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从本届获奖作品来看,突出了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召开14大的重大历史意义的主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反映了全国各条战线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体现了国内优秀新闻报道的哪些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有什么样的"硬伤"会影响奖次或与获奖失之交臂?本刊特邀请两位评委为读者解读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代表了年度国内各媒体新闻报道的最高水平,体现出多元化传播时代国内优秀新闻报道的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7.
二、要件趋向众所周知,一条完整的消息大致可分为导语、背景、主体、结尾等几大部分,也可称为几大要件。只有对每一要件都精心写作,组装起来才会质量优异。改进消息写作,不妨从每一要件的改进着手。研读这14篇获一等奖的消息,大致可以明了要件改进的基本趋向。(一)导语趋向简明导语居于篇首,是“寸金之地”。导语写得如何,对全篇举足轻重。导语的写作最考验记者的功力。传统的导语写作要求全面,五个“W”加一个“H”,这样做对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有好处,但是如果成为一条“铁律”,又会使消息头重脚轻。实践中,现在的导语写作已经走出了这个套…  相似文献   

8.
9.
优良文风历来是新闻界所倡导的,中国新闻奖即是倡导好文风的体现.文风表现为形式,又不止于形式,文风的背后是观念,是作风.文风要平实,作风必然要求求真务实.电视新闻以视觉形象见长,却也容易耽于画面.有些电视记者追求表面热闹,关注细枝末节,却无力把握整体,因此尽管有着看似生动的画面,报道却浅尝辄止,这显然不是好文风.  相似文献   

10.
刘勇  徐红 《新闻战线》2022,(13):48-52
<正>“新闻名专栏”作为中国新闻奖的一个重要类目,不仅是彰显传媒专业能力的表征,也是构建传媒品牌影响力的基石。其生成的内在逻辑必然要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和专业规范的诉求,彰显政治导向和专业导向的互动与融合。新媒体时代,“新闻名专栏”要充分借助融媒手段,强化内容生产与形式创新的融合、多媒介传播渠道的融合,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2005,(9):28-28
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近日揭晓,共有258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8件、二等奖89件、三等奖131件。本刊发表的新闻论文《讲究辩证法 推进“三贴近”》(作者尹明华 编辑吕怡然)荣获一等奖。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共有6件作品获奖,其他5件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秦超 《军事记者》2009,(1):51-52
2007年9月15日《大众日报》刊发的消息《跟城里人一样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马健  宋世明 《新闻战线》2020,(5):103-104
江苏法制报自荐作品《一件"精准扶贫"大实事——江苏八部门在全国首家出台政策救助"事实孤儿"追踪》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回顾这件获奖作品的采编经过,破解"零"突破的秘密,体会到好新闻既是偶然发现,也是精心培育的结果。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独家深度和角度,得来全要费工夫。  相似文献   

14.
15.
今年10月份,在人民日报举办的版面主编培训班上,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新闻战线》总编辑刘学渊作了题为《“皇冠明珠”的昭示——新世纪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研读体会》的业务报告,受到欢迎。鉴于报告内容对新闻界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按照人民日报社领导的要求,本刊刊出这篇讲稿(分为两期),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刊登在徐州日报2013年8月21日的《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改革试点的考察报告》,它涉及的是社会热点、难点医改民生大问题,无疑就是一篇为时而著的新闻作品。它以题材重大、主题鲜明、导向正确,赢得了"中国新闻奖"评委们的厚爱,被评为调查性报道一等奖。从采访写作上来看,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形式主义、浮夸之风在各地屡有发生。假政绩、假数据、假文凭、假干部等造“假”风气,在少数地方司空见惯,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此十分厌恶。地处鄂西北贫困山区的郧西县在荒山上精心造出了“巨型标语字”,把“造林”演绎成“造字”。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2002年12月9日,  相似文献   

18.
闻知去年采写的消息《中铁三局丢了宁夏市场》,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首先想到的是感谢。宁夏一代代新闻人数十年来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今天,在我的身上结出了花朵。作为年轻记者,我是幸运的。这件事对我来说也许存在着偶然性,但宁夏日报社能够有作品在中国新闻奖的激烈角逐中折桂,却是一代代新闻人沿着“三贴近”道路矢志追求的结果。希望对这篇作品采写过程的简单回顾,能让读者管窥到我们的职业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那些最普通的人群,记者关注的目光从未稍离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是时政新闻部的记者,主要负责…  相似文献   

19.
20.
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