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上文字稿适当地配上摄影照片,图文并茂,可使版面显得生动活泼,读者也很喜爱这种报道形式。目前,许多报纸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是分家的。文字记者在采访中即使发现了好的摄影题材,但由于自己没搞过摄影,或者是没带相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动人的场景流逝,而遗憾不已。而我就没有这样的遗憾。我在1956年担任《扬州日报》记者时,曾兼搞过一些摄影报道。从那以后,我外出采访时,一直习惯于随身携带相机,并尝到了许多甜头。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事例: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我随一位记者出去采访,拜访了一位乡的书记,书记讲,记者记,回到报社,记者根据书记所讲,写成了一条新闻,发表了。我当时曾经想过,难道书记所说,是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吗?可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想法就有点离经叛道,书记者,党的代表、党的化身也,你不相信他,又相信谁呢? 后来反浮夸风了,才发现那条新闻,其实也是浮夸的作品。怪谁呢?当然怪记者自己。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土记者”的通讯员,同专业记者比起来,在采写新闻稿件上有明显的劣势。但是,也有专业记者比不上的优势。 我是地地道道的西安灞桥人,在此地工作了几十年。因此,对这块土地上的山水草木,我就比一般外来记者熟。这便是我写家乡新闻报道的一个优势。在平时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说起那个乡镇那个村组,我明明白白,就不需多问。最近,我在采写区上发挥水利设施抗旱保秋的稿件时,区水电局干部介绍打的机井、修的渠道、埋的管道,大多是我平时耳闻目睹过的。所以,采访十分顺当,稿件写出寄  相似文献   

4.
"我能在这先吃个药吗"这是步履蹒跚85岁文化厅离休老干部张拓一进展览大厅问的第一句话,展览负责人立即迎上去扶住老人,进屋坐下,给老人倒水吃药,之后参观整个展览。听完讲解后,张拓老人激动地说,"我是1943年参加革命,当时在马栏根据地,搞宣传工作,发传单,排演节目,看到这些外国记者们拍的照片,感觉就像回到那个年代,艰苦卓绝,但精神抖擞,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年代,多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也了解那个年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让他们都来感受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领导我们打天下的。”  相似文献   

5.
记者是吃青春饭的吗? 看过一个关于记者的专访,对其中的一段话一直记忆深刻,那个记者在谈到自己职业规划时说:"我已经过了30,感觉自己可能要被淘汰了.现在很多媒体招聘时只要30岁以下的,我活得很恐惧."说这话的记者叫王克勤,他因为揭露兰州证券黑幕被迫离开家乡,漂在北京.  相似文献   

6.
有句俗语,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接触过不少青年记者和通讯员,深感他们思维方法不同,主观努力不同,进步快慢也就不同。有几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一次,一个青年记者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某地区在农村建立科技推广网的问题。我起草后,让那个青年记者过目。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接过我的稿子后说:“我还要看你的原稿,看你是咋修改的。”我听了猛然一惊。因为过去从来没人向我索要过原稿,他是第一个。这个青年人肯动脑子,敢于追根探底,主观能动性强,很有希望。连着采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闻系快毕业的学生最近纠结于就业选择,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一个是某集团的新媒体岗位,一个是某报社的采编记者岗位.他之前在那个集团实习过,有一定的情感依赖,但大家都建议他去采编记者岗位,他问我应该怎么选择.  相似文献   

8.
记者:最与时俱进的职业 在如今的各种职业中.记者这一职业堪称最与时俱进的职业了,不仅最新发生的事情记者最先知道,而且有些还没发生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是记者最先知道的,时代的烙印也最深地留在了记者的身上.通过对不同时代记者的观察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每个时代记者的工作方式,职业理想都是不同的,这也直接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中,他们记录着时代,同时也被时代着色,不同年代的新闻作品体现着那个年代的特有的色调.  相似文献   

9.
批评与表扬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记者告诉我,说建国初期报纸上开展批评还不算难。他说他到一个单位去,发现那里浪费严重,回来就写了一件稿,指名道姓批评那个单位。他说他在采访中间就说出自己要写一件什么稿,那个单位并未因为写批评稿而拒绝采访,单位的领导也是如实介绍情况。我比那位前辈生得晚,是“文革”以后才当记者的,我记得80年代初报纸上开展批评大体上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10.
袁贻辰 《青年记者》2017,(31):13-14
3年前,我是那个焦虑的、惶惶不安的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前一个月终于签下了三方协议,手忙脚乱地开始实习、打包托运行李,等到正式入职时才发现,我真的成了一名记者,一名我无数次幻想过的——中国青年报记者.  相似文献   

11.
2020年的春节,我身在家乡武汉却并没有在家过春节。在回武汉过年的火车上,我就已经开始了采访,彼时,新冠肺炎的消息沸沸扬扬,作为记者的职业敏感告诉我,这可能是一场堪比非典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后来的故事就是回武汉过春节的我,正面遭遇中国抗击这一场人类史上罕见传染病的狙击战,那个春节以及之后几十个日日夜夜构成了我迄今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不少文章中对近代史上的人格成就评价很高。但这种评价并不代表对他们的全然肯定,更不用说对那一历史时期的全盘称道。我强调过自己并不向往那个年代,那个年代同样是需要我们中国人告别的。那个年代的人有性格,有学问,甚至有德性,在很多方面可以成为我们做人的榜样,但我们不必把他们进行想象性抬高,他们中有一些人当得起圣贤称号,  相似文献   

13.
1965年6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钢铁冶金系,被留校做院刊的编辑和记者.从此,我迈人了人生的新里程."党员怎么当?编辑、记者怎么做?"这是摆在我面前需要我认真思考的大问题.在那个年代提倡:遇到问题向毛主席著作请教.我真的这样做了,也确实找到了最好的答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4.
我的这次危险的经历发生在去约翰内斯堡南部黑人居住区的路上.当时与我同车前往的是两位南非记者:一个黑人、一个白人.我们去那个地区采访最近发生的这个国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运动.我是作为外交使团的成员来到南非的.对于这个我以前从未到过的美丽而又神秘的国度.我并不知道是否应避免到一些危险的地区去.  相似文献   

15.
走出无名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钢 《河北科技图苑》2003,16(6):1-1,51
也许是生长在乡村的缘故,更或许是那个年代知识的贫乏。记得少年时代,我就读的中学里看不到图书馆,也不曾听谁说起过。遥远的记忆里只有用铁丝做成的弹弓枪和县城街边上的书摊。图书馆远离着我,远离着那个清贫的年月,在迫切需要知识的时候,我(或许是更多像我这样的人)却看不清图书馆的模样,吮吸不到知识的营养。即使在参加了工作后,也不知道图书馆在何方,心目中也绝无图书馆的概念。抑或是我的悲哀,抑或是那个年代贫困与动荡、封闭与落后所造成的悲哀!  相似文献   

16.
深入群众之中,了解和反映读者的愿望和要求,是党报记者的一个光荣传统.早在四十年代,周恩来就要求过《解放日报》的记者:“我建议你们除了必要地采访一些上层活动外,可以着眼于群众.譬如说,访问几个从战区流浪到重庆的擦皮鞋难童,或者访问嘉陵江几个渡口的船夫,或者访问重庆市内的公共汽车售票员,谈谈他们的生活和愿望.这种别开生面的新闻报道,也许会得到读者们的欢迎,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17.
我自信在记者队伍中,是第一个到过祖国大陆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人。我这里说到过祖国大陆的四端,而不是说到过祖国的四端。我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我说的四端,完全是按经纬度来说的。有人去了山东半岛的咀头上,就以为自己到了我国的最东端了。其实它离我们国家最东端还差十几度。我国最东端是黑龙江省的抚远县,就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那个角。从佳木斯市向东奔抚远,有四五百公里,一路上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记者,尤其作为一名专业记者,必须熟悉自己负责报道的那条战线、那个行业、那个区域的基本情况,了解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心中有底,才能笔下有文。 我在报社做农业记者工作近十年。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当好农业记者,就要熟悉农业,了解农村,心贴农民。 一、当农业记者,不熟悉农业,就找不到报道的着笔点。  相似文献   

19.
记者:最与时俱进的职业 在如今的各种职业中,记者这一职业堪称最与时俱进的职业了,不仅最新发生的事情记者最先知道,而且有些还没发生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是记者最先知道的,时代的烙印也最深地留在了记者的身上。通过对不同时代记者的观察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每个时代记者的工作方式、职业理想都是不同的,这也直接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中,他们记录着时代,同时也被时代着色,不同年代的新闻作品体现着那个年代的特有的色调。  相似文献   

20.
田野 《青年记者》2008,(9):13-14
只有在新闻系的资料室里翻阅那个年代的报纸时,我们才会感慨,目前这一代以政治写作为业的记者们做得有多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