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秀云 《新闻记者》2008,(12):78-80
理论通常都是写出来的,新闻理论当然也是写出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最近二十多年来的新闻理论教材,给人留下了"写得不好看"的印象.陈力丹教授的新著<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则是"讲"出来的,录音整理,结构上跳出了原有新闻理论教材的套路,讲得让人入境,所以值得一看,而且确实能让人读下去.这是一本致力于应用却又超出应用目的的理论著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的两会报道聚焦于报道手法的创新、生产形式的多样,生产出不少互动性强的融媒体爆款产品,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点击和分享.本文从互动参与、互动叙事和互动体验三个方面入手,对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的首部新闻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动人》进行可互动叙事分析,发现了"时政新闻+微纪录片"的创新模式,希望对今后的严肃新闻报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对2021年中外数百篇有关新闻创新实践与理念的论文、报告和文章进行系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对2021年全球新闻创新现象进行了综合评述.这一理论报告以"新闻环境—新闻主体—新闻创新行动"为分析框架,通过"新闻行动者网络"和"新闻创新行动类型"这两个分析工具,报告了新冠疫情、技术制...  相似文献   

4.
2014年初,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力,展现个性特色,本刊在"媒体人QQ群"基础上,开设了"热事微评"栏目,着力刊网互动,聚焦舆论热点,邀请专家、媒体人、群友从不同角度撰稿,进行思想交锋,从而达到学术共鸣。在新闻理论研究上颇具创新意义。一、栏目策划背景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播格局,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领域、理论、方法和手段日益扩展,但理论刊物如何做到与社会热点问题互动呢?  相似文献   

5.
专门研究新闻写作理论与方法的著述颇多,然而近读湖北人民出版社去年八月出版的《新闻写作通论》一书,却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新意,它吸引我读完全书.《新闻写作通论》是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副教授程道才著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跳出单纯研究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框框,从科学学和传播学的高度对新闻写作现象进行审视,系统地论述了新闻写作学的科学性及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展示了当今国内外形形色色的写作样式结构形式及发展趋向,介绍了不同新闻文体的写作规律,并提纲挈领地归纳中外名记者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经验及成功之道,读后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李昌斌 《青年记者》2012,(33):47-48
新闻优化,是编辑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活动——通过改变新闻素材形态提升其价值,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优化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的同时,也为编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挖掘意外意外即偶然。黑格尔认为:"偶然性一般来讲,即指一物存在之根据不在其自身而在他物。"  相似文献   

7.
专门研究新闻写作理论与方法的著述颇多,然而近读湖北人民出版社去年八月出版的《新闻写作通论》一书,却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新意,吸引我读完全书。 《新闻写作通论》是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副教授程道才继《广播新闻写作》、《录音报道概说》之后的又一部著述。在这本书中,作者跳出单纯研究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框框,从科学学和传播学的高度对新闻写作现象进行审视,系统地论述了新闻写作学的科学性及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展示了当今国内外形形色色的写作样式结构形式及发展趋向,介绍了不同新闻文体的写作规律,并提纲挈领地归纳了中外名记者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经验及成功之道,使之读后耳目一新。 该书的开拓性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次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论述了新闻写作学成为一门科学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空前迅猛发展的新闻传播事业而言,我国新闻理论研究工作有明显滞后之憾.传统的新闻编辑学理论体系与内容构架愈来愈显示出"迟暮"态势.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刷新编辑学体系,从而为编辑学(尤其是应用编辑学)提供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理论组织框架,使编辑学研究能成为更多学者、理论家自发的行为.据此,笔者大胆提出了建立"编辑企业家化"这一前瞻性理论.  相似文献   

9.
徐正国 《新闻前哨》2012,(10):14-15
三个月的新闻研修,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这个卧虎藏龙之地学习,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在进步。一、理论得到了丰富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是一切学习的开端。三个月的研修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丰富的理论盛宴。10场理论课,全部由新闻大腕主讲,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场场精彩,让人茅塞顿开。楚天大讲堂,互动交流,以案说理,寓教于乐,堂堂气氛热烈,让人回味无穷。在这里,我知道了新闻如何策划与创新;领悟了经济新闻的深度与广度。《风起中三角》宏篇策划,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相似文献   

10.
大众日报社的退休老报人李遵立先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连续出了三本有关新闻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著述:<新闻选择学散论>、<读报三品>和<大风短唱>,堪称有思想、有高度、更有学科建设的宏伟志向,着实令人感佩.  相似文献   

11.
董岩 《新闻实践》2009,(8):30-31
这是一本体例很特别的书.每篇新闻作品前都有作者自己的剖析、说明与独白,每个章节前又有编者的导读.它实际上是一本新闻实务教学用书,既是结合实例的新闻理论研究,同时又是示范性很强的新闻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目前,其在高校新闻传播中应用广泛。本文分析高校"两微一端"的应用现状,认为高校应用"两微一端"出现了受众范围扩大,传播者与受众互动增多;新闻传播自主性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更大挑战等新形势,由此提出以"两微一端"促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学"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的定位使其比一般的人文社会学科领域更加重视理论与实务间的关系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正在经历结构性的变化,这一趋势也将影响新闻传播理论的形塑及其与实务界的互动。我们一方面以传播实务的流变为脉络,来探讨新媒体时代理论建构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从"理论"和"实务"的本体内涵进行分析,以此厘清理论与实务间的辩证关系,并就新媒体时代理论与实务的互动给出建议,希冀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和学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1,(1)
不确定性是当前发展的最大特点。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传播场域中寻求有效的发展是传播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当前和未来传播领域最大的机遇主要有二:一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社会及千行百业的"媒介化"再造,这是时代发展赋予传媒业发展的最大的机遇之所在;二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智能化时代最具发展意味的市场拓展空间来自于小微市场,即基于微资源、微力量、微价值、微内容的微创新——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市场蓝海。  相似文献   

15.
报网的真正互动,不应从新闻表现开始,而应该从新闻发现开始,同时、并行、多次互动,并影响两种不同介质媒体的各个环节. 有传媒研究者说:"报网互动"是报纸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初的"报网互动",是报纸在数字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自己打造一副网络外壳.发展到现在,"报网互动"的模式也仅是从当初简单的"新闻搬家"--把当天的印刷版新闻粘贴到网络上--发展到对既有新闻信息的二次整合.在对信息的采集过程中,网络和报纸依然是两个不相往来、相对独立的个体,互动只是体现在原始信息采集完成之后的新闻表现中.  相似文献   

16.
报纸是一张新闻纸,而新闻的内容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的——其实这就是经典新闻理论对新闻本质的基本认识.即新闻源于变动;但实际上.不仅新闻的内容时刻都在变化.其形式也应该是常变常新的。新闻的表现形式之所以需要不断革新.其根本在于新闻竞争的需要和新闻发展的要求,对新闻内容的拼抢是报纸以及所有新闻媒体的天职,  相似文献   

17.
陈晓庆 《声屏世界》2011,(6):128-129
4月27日,互动百科在京召开"生活处处有百科--互动百科旗下’小百科’网站上线"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旗下商业化战略平台"小百科(Baike.com)"投入使用,表示"小百科"开放平台,突破了传统百科在用户使用、企业营销上的现有模式,可以满足企业和用户的双向市场需求,其在商业和盈利模式上的创新,将加速互动百科的上市步伐。生活处处有百科,互动百科副总裁吴彦鹏用"有的放矢"四个字对"小百科"这一开放平台做出形象  相似文献   

18.
视频直播将成为"两微一端"后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用户量、传播力迎来更大突破,"边走边看边播"和具有"临场感"的移动视频直播时代已经到来,因此笔者以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分析了直播间内部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新闻理论研究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柏铨 《新闻界》2001,(1):4-6,20
上   一般地谈创新,几乎没有人会有异议;但倘若将“创新”与新闻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就难免有人会惊讶。人们已习惯于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新闻理论研究似乎是很难创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确实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在进行理论创造和领导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都非常关注新闻事业,并形成了完整的新闻思想。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新闻理论研究的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如此,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创新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新闻理论研究创新并不是故作惊人之语,更不是离经叛道。自然科…  相似文献   

20.
董小玉  秦红雨 《新闻大学》2012,(3):122-125,99
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透析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课程教学的实际,探讨该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在课程的传授中实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创新,认识当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