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同意“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的,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在不完全同意辩证法的所有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规律这个流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在辩证法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运动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才真正是关于事物发展的规律.让三大规律作这种区分,才能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揭示他们、特别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和内容.本文就是企图从这个基本想法出发,对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活生生的"事物周期性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的理论概括。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中,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而且还能够使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成为它的某些特殊的极限情况。  相似文献   

3.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哲学界争论的问题。有人提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把辩证法认作否定性的辩证法,因而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核心。与此相对立的观点,则认为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列经典作家,都是以矛盾规律表述运动的源泉这个辩证法最重要的问题,因而辩证法的核心不是否定之否定,而是对立统一。本文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把黑格尔与马列区分开来;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但不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否定之否定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仅次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精华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否定之否定规律不是指三个相邻事物或事物的自然发展阶段,而是指矛盾从潜在状态到矛盾的展开、对立尖锐化阶段,再到矛盾的解决、产生新事物这一必然过程和发展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人类历史运动中表现为否定性的辩证法,表现为异化的产生和异化的扬弃,表现为"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和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否定性的辩证法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本身就内含着否定性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否定性辩证法以实践观为基础,并同历史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既不同于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也不同于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总趋势和具体道路的规律,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然而我们过去对否定Z否定规律还研究得不够深入。为此有七。要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有关问③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没有彻底稿透彻。在大学哲学教科书中对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世界的普遍规律只是通过举例证明.而没有用理论来加以论证。有些人根据许多事物发展过程中连续的三个阶段不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第二…  相似文献   

6.
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之一前面两讲,已经分别讲过了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这样,在讲唯物主义辩证法第三个根本规律即否定之否定规律时,就有必要也有可能先谈一谈它在整个辩证法中所占的地位,它同辩证法其他规律、主要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相互关系。特别由于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否定之否定规律没有列在教学计划之内,成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之一,所以,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地位、它同其他规  相似文献   

7.
地球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事物由于内部矛盾而向前发展时,总是经历一系列的自我否定而走向自己的反面。恩格斯在谈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时,曾以地球的历史作为例证,批驳了杜林对辩证法的诬蔑。他说:“全部地质学是一个被否定了的否定的系列,是旧岩层不断毁坏和新岩层不断形成的系列。”恩格斯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在地质学中,尽管有不同学派的分歧,但有一点是无可争辩的,这就是:地壳是在有规律地运动着,由于地壳的运动而引起地表上的各种变  相似文献   

8.
在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解和阐述上,不少哲学教科书和有关著述,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特征和作用等同起来,进而认为发展链条上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扬弃”,都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使事物进到了更高的阶段.这么一来,发展过程中许多自然要出现的“倒退”、“后退”、“偏离”和“逆转”的现象都被排除出否定之否定规律之外,人为地限制了这一规律的实际作用范围,无形中损害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陷入了许多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下面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有个时期人们比较普遍地认为,辩证法只有对立统一这一个基本规律,没有否定之否定规律。一九七四年出版的《哲学名词解释》一书,用“肯定和否定”这一范畴条目取代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打倒“四人帮”以后,绝大多数同志承认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但有些同志认为,这一规律既可以叫否定之否定规律,也可以叫肯定否定规律。近年出版的《辞海》也在“否定之否定规律”条目中说:“否定之否定规律”亦称“肯定否定规律”,而在“肯定否定规律”条目中说,即“否定之否定规律”。似乎两种称呼是一回事。真是这样吗?否。怎样称谓这个规律,并不仅仅是名词概念问题,而是涉及到对这一规律实质和特点的理解问题,涉及承不承认它是辩证法的普遍规律的原则问题。古语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有给这一规律正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是第一个系统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他曾用正题、反题、合题来表述这一规律,并形容其途径好似"圆圈"。列宁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合理内核,首先确定这是一种区别于形而上学的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其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同时说明事物的发展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才确立为一个周期的。文章认为,这种"三段式"的节奏划分是合理的,但这并不能代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全部,除了这一个周期之外,就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是由许多个首尾相连的近似"圆圈"的否定之否定,即多个周期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长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是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才反映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说明,只有否定才能将各个依次更替的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开放大学是广播电视大学自身否定的结果。开放大学要高于并强于电大,需要加强自我意识,从电大波浪式前进的印迹中领悟到否定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要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开放的课程要有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不仅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而且还至少具有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所不具有的三项独有功能,即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的科学说明,是对事物发展的重复性和周期性的合理解释,是解开一系列哲学悖论之谜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3.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基本规律之一,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这个基本概念,对于掌握和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侧重探讨“完善式否定”和“变革式否定”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4.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这条规律表明,由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肯定自身的现存事物,其本身就包含它的否定方面、因素和趋势,也就是说一个现存的事物中既包含肯定的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否定的方面。由于内在的否定性、矛盾性的力量,使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然后,再由否定进到新的肯定,这就是由肯定——否定(肯定转化为自身的对立面)——新的肯定(否定之否定)。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事物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的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的交替,其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外部条件的既对立又统一。然而,至此,事物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揭示出来,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最一般的道路和趋势是怎样的?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内容。本文试将否定之否定规律及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态发展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反"是老子辩证法的中心,"反者道之动"是"道"的运动形式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道"的运动规律,"道"与"反"紧密相联。"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也揭示了事物相反相成、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运动规律。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先提出"反"的哲学范畴,这是中国第一个辩证法思想体系。老子的"道"论和"反者道之动"论,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运动、变化、发展三范畴的关系,作了与传统观点很不相同的解释,认为三者在外延上不是同一关系,而是构成了一个属种序列;且运动是无向的,变化是有向的,发展是定向的;主体把握它们的方式也不一样。物质世界从运动到变化到发展,和人类对三者的认识都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此关于辩证法三大规律关系的传统说法也是不准确的,应当把它们分别看作运动规律,变化规律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正> 常见的哲学教科书,在讲述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趋势和道路时,从三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了“否定”概念.这三种含义是.①作为事物内在因素的“否定”,即与肯定因素对立的否定因素.②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之环节的否定,即介于事物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之间的否定环节.③作为事物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九年初,《光明日报》相继刊登了拙文《恢复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地位》和庞长富同志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的文章以后,在该报《哲学》副刊,连续开展了辩证法有几个规律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不仅是五十年代讨论的继续,而且是当前哲学上正本清源、分清理论是非,进一步清除林彪、“四人帮”流毒,完整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现在无论是持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意见的文章,还是同意三个规律的文章,双方争论的焦点,仍然在于如何看待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问题上.就是在同意三个规律的文章中,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少的分歧.有的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对于这一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的论述也有前后矛盾的现象.这点在姚伯茂同志的《也谈辩证法规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趋势和迂回曲折的途径,它和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一样都是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